7月13日,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公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這也意味著關於AI的監管政策正式出爐,有望規範和促進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不少機構表示樂觀,其中國泰君安指出,監管框架建立鼓勵自主創新,AI大模型及應用層有望加速落地。
7月14日,AI賽道股集體大漲,包括數據確權、AIGC概念、算力概念等紛紛上揚,資金趨之若鹜,5000多億的AI服務器龍頭工業富聯(601138.SH)漲停10%,目前已二連板,並創出歷史新高,可見市場人心所向。
AI熱度不減,行業蒸蒸日上。但事實上,「打工人」更關心的是,AI技術的狂飙,對於未來的就業市場影響幾何?哪些人能坐上這趟AI快車?哪些人的工作會被AI「幹掉」?自ChatGPT誕生以來,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就一直存在。
AI導致「失業潮」?
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引發一些擔憂。
先來看美國舊金山,這里算是全球最高AI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了,全美前20的AI公司中有11家坐落於此,該城市今年迎來了一波狂熱的投資和創業浪潮,誠如二十年前的互聯網大潮一樣。然而,舊金山市政府認為,與過去的技術熱潮不同,人工智能熱潮帶來的就業機會相對更少,因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公司擅長精簡組織並採取自動化工作。
背後的原因在於,軟件工程師,也即「碼農」,他們的工作日常已經被徹底改寫。根據全球最大代碼平台GitHub的調查,92%的軟件開發人員使用AI,使用GitHub生成式AI助手的程序員完成任務的速度提高了55%。由於生成式AI的特性,對於碼農的需求勢必逐步下降。
而且過往的互聯網浪潮,誕生出了像愛彼迎或Dropbox那樣擁有數千名員工的企業。光是這兩家上市公司,就在舊金山總共僱佣了接近1萬名員工。而現在,同樣坐落於舊金山的全球人工智能的領頭羊企業OpenAI員工總數只有大約500人左右。
有業内人士認為,由於人工智能使得運營公司變得更加容易,所以會湧現更多僱佣幾十人的小公司,而不是以前那樣,幾家大型公司僱佣大幾千人。房地產公司CBRE的研究顯示,舊金山的辦公室空置率仍超過30%,AI的技術浪潮是影響因素之一。
國内,關於AI的擔憂也一直甚嚣塵上。網易曾公佈旗下的AI Lab利用人工智能取代部分初級執行向美術工作,利用AI的方案效率普遍比傳統方案高5-10倍,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縮減。
A股的藍色光標(300058.SZ)也緊跟趨勢全面擁抱AI,公司的華東區總部曾發郵件,宣佈無期限全面停止創意設計、方案撰寫、文案撰寫、短期僱員四類相關外包支出。公司對此表示,已獲得微軟雲官方AI調用和訓練許可。廣告傳媒業本質上是内容為王,需要大量的創意人員、設計師等等,伴隨著AI技術的進步,類ChatGPT產品有望降本增效,勢必會帶來不少崗位的減員。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些低效的、重復性較高的工作崗位會被部分取代,這恐怕是未來的就業市場的一個趨勢,不過這只是硬幣的一面。
AI帶來哪些新崗位?
硬幣的另一面是,AI技術的湧現,一樣會帶來新崗位的誕生。
事實上,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大多數人並未完全意識到,它們已經改變了很多行業,從零售、物流、媒體、銀行均受益於此。但自去年底以來,隨著ChatGPT橫空出世,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尤其是AIGC相關人才。
AIGC產品經理月薪2萬元-3萬元,AIGC研究員月薪3萬元-6萬元,在各大招聘平台上隨便一搜,便能找到大量AIGC崗位。從崗位需求來看,目前AIGC領域熱招崗位以技術崗位為主,AIGC算法工程師是最多的崗位,部分算法工程師崗位月薪超過6.8萬元,可見企業求賢若渴,開出高薪狂攬人才。
揚帆出海創始人兼CEO劉武華認為,高水平的AIGC人才稀缺,特别是具備多個領域交叉能力的人才,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加入進來,相關領域的人才缺口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目前AIGC在互聯網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遊戲賽道、搜索引擎、社交媒體、電商、金融等領域,AIGC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以遊戲行業為例,在遊戲的開發、運營等環節,AI技術的滲透與日俱增,不少遊戲公司設置或增加了AIGC相關崗位。
不僅如此,Boss直聘此前在報告中表示,2023年AIGC相關領域已經開始創造新職業,例如提示詞工程師、3DAIGC算法工程師、ChatGPT優化師、ChatGPT應用師等。比如美團就推出了「對話大模型應用產品專家」崗位,要求負責美團平台的對話大模型應用平台和大模型應用產品的整體產品架構、產品設計。
除了一些大廠的崗位需求,AI領域還湧現出一些新崗位。諸如AI教育師、AI倫理師、AI藝術家等。其中,AI教育師要負責培養和提升公眾對AI技術的認知和應用能力;AI倫理師要負責制定和監督AI技術的道德和法律規範;AI藝術家要負責利用AI技術創作出具有美感和創意的藝術作品等。這些崗位都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
據統計,目前我國AI人才缺口已超過500萬人,供需比例為1:10。一分關於就業市場的調查顯示,多數高管表示,由於AI的出現,他們將僱佣更多的員工。
由此可見,即便有了AI這個工具,距離完全取代人工還很遙遠。AI是一種幫助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而不是裁員的借口。
結語——
想象哪些工作崗位將被取代,比想象哪些工作崗位將被創造出來更容易。面對新的技術革命,打工人擔心自己的飯碗很正常。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各種工具層出不窮,我們雖然在體能上遠遠輸給了機器,但我們的腦力從來沒有輸給過機器。但如果AI進一步變得更強大的話,腦力也沒有AI聰明了。
不過大眾也無需焦慮,電腦和互聯網的興起無疑淘汰了打字員和電話接線員等工作,但與此同時,它也創造了新的機會,比如網站設計師和内容創作者,人工智能大抵也一樣,經濟的蛋糕被重新分配,新的崗位會崛起。面對AI浪潮,不凡想一下阿里的那句口號,積極的擁抱變化,投身於趨勢之中,可能才是明智之舉吧。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