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為今年A股最火賽道,業績能否撐起上半年股價漲幅?如今AI龍頭之一的科大訊飛(002230.SZ)公佈了2023年中報業績快報,喜憂參半,但從第二日市場反饋看,市場對訊飛是「寬容」的,股價不僅沒跌,反而還大幅上漲。訊飛這樣的賽道龍頭的表現,或許對後市如何看待AI賽道的走勢,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喜憂參半的業績快報,市場為何「寬容」?
據7月10日科大訊飛公佈的半年報業績快報顯示,科大訊飛預計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5500萬元-8000萬元,同比下降71%-80%,扣非後淨虧損2.7億元-3.3億元,然而去年同期是淨盈利2.8億元。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預計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扣非後淨利潤更是由去年同期的盈利變成今年的虧損。顯然,這樣的業績和訊飛上半年一飛衝天的股價比起來,頗具爭議。
但有意思的是,從第二日的股價表現看,市場對AI龍頭是「寬容」的。7月11日開盤,科大訊飛股價直線上漲,全天沒有明顯回撤,收漲近5%,這和滬指當日漲幅不到1%的震蕩表現對比看,訊飛當日的走勢不可謂不強。
市場為何對訊飛如此「寬容」?
僅從上半年整體業績出發,顯然這樣一份中報預告尚無法支撐起科大訊飛目前1600億元的總市值。但站在樂觀角度來看,科大訊飛Q2單季度環比營收大幅增加,以及Q2單季度扣非淨利潤為正,現金流大幅增加,多項主要財務指標良好,可視為利空出儘困境反轉的標志。
據業績快報透露,在全力加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研發投入的前提下,公司第二季度仍然實現了收入、毛利、現金流均為正向增長,並且實現了歸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現金流均為正,且歸母淨利潤和現金流均超過1億元。
公司表示,雖然Q1營業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但Q2業績大幅扭轉,預計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環比增長約70%;預計實現毛利約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環比增長約60%;此外,公司第二季度完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超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5.5億元。
這個Q2單季度數據,真的讓人驚喜。而第二季度發生了什麽?很明顯,訊飛的AI大模型產品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星火模型助力訊飛股價騰飛
在二級市場上,憑借最熱門的AI概念,科大訊飛成為今年大牛股之一。1月1日至6月20日期間,股價累計漲幅近150%,總市值最高時逼近1900億元。雖然近期有所回落,但總市值仍在1600億元左右,較年初時有翻倍增長。
而科大訊飛今年股價一飛衝天,就是乘了AI的東風。
年初隨著國外ChatGPT的火爆,國内科技巨頭也紛紛宣佈介入AI領域,發佈自己的大模型,比如百度在3月發佈了「文心一言」。科大訊飛作為科技巨頭也不甘落後。5月6日,科大訊飛正式推出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
據官方介紹,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擁有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編程能力、多模態等七大維度的能力。而6月9日,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版本升級到1.5,不僅在開放式問答方面取得突破,發佈了星火APP,大模型還對醫療診後管理平台以及工業互聯網平台進行賦能。
如今距離1.5版發佈又過去一個月了,升級後的大模型取得了哪些成果?
以賦能醫療行業為例,據科大訊飛在7月10日透露,當前,在已應用醫院服務了超60%出院患者,醫生管理效率提升10倍,患者依從性提升2.4倍,出院患者隨訪率和咨詢實時響應率達100%。
模型發佈後,生態如何,應用是否廣泛?從官方公佈的數據看,自星火大模型發佈以來,取得了頗為顯著的成果。據科大訊飛透露,目前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台已有很好的生態基礎。截至2023年6月30日,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台已聚集497.4萬開發者(去年同期343萬),近一年增長率45%;應用數172.5萬,近一年增長率13.7%。其中,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發佈後,開發者數量在兩個月内增加了85萬家。
科大訊飛作為國内AI龍頭之一,成功並不是偶然。早在2011年,訊飛便承建了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提出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2014年,訊飛推出「訊飛超腦計劃」,提出讓機器像人一樣能理解會思考,2022年又將其升級為「訊飛超腦2030計劃」,提出讓懂知識、善學習、能進化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每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機會,讓機器人走進家庭。星火認知大模型的發佈,可以說是源於其長期的核心技術帶來的「厚積薄發」。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在7月10日公佈的的投資者調研活動記錄中表示,8月15日星火認知大模型將有重大版本升級,突破代碼能力後,訊飛還會進一步面向包括央、國企在内的行業客戶提供業界領先、自主可控的私有化代碼能力平台,助力行業客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商用進度上,科大訊飛表示,「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全面開放商用時間可期,我們有信心成為第一批的廠商。」
「all in」大模型的訊飛,未來如何?
科大訊飛劉慶峰董事長曾在2023年4月20日的2022年報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對大模型帶來的人工智能產業機遇「重點方向飽和投入、絕不手軟」。而公司也表示今年下半年「會all in大模型,在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同時,會加快星火大模型的商業落地。」
「all in」大模型的訊飛,取得的成果是顯著的。公司在認知大模型核心技術的進展,得到相關部委和機構的認可。5月,訊飛被授予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評測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大模型工作組的副組長單位,參編中國信通院大模型標準體系2.0的建設;7月,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訊飛被授予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大模型專題組聯合組長單位,進一步參與大模型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那麽未來大模型可能會如何發展?對科大訊飛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華泰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大模型會大幅提高硬件產品的「思考」能力,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會提高硬件產品的「行動」能力,機器人、AR、VR、無人駕駛車等新硬件形態可能成為AI2.0時代的硬件載體。長期看來,AI2.0時代最大的投資機會在應用,而落地節奏或與行業數字化程度成正比。
對於科大訊飛,中金公司指出,公司對大模型堅定投入夯實長期生態壁壘。浙商證券指出,公司深耕人工智能技術多年,持續佈局AI+行業應用,在教育、醫療、辦公、城市等行業形成完整業務生態,在開發者生態、數據積累和模型技術等方面均具備顯著優勢。隨著訊飛星火大模型持續叠代進步,未來有望進一步賦能公司各業務場景,打開B端及C端成長空間。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