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電力股繼續活躍,其中,大連熱電(600719.SH)、世茂能源(605028.SH)漲10%,杭州熱電(605011.SH)、寧波能源(600982.SH)亦跟漲。近期電力板塊盤中表現強勢,股性較好的個股遭遇資金圍獵。
全球迎「大烤」,供電問題成「焦點」
今年6月以來,我國出現罕見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甚至高達40℃左右,根據中國氣象局等機構統計,今年6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預計今年盛夏(7-8月份)全國多地仍「火力全開」,高溫天氣、極端氣候持續發酵。
此外,全球範圍内,多個國家也將經歷一場高溫「烤」驗。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7月4日發佈報告確認,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後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概率達到98%。據悉,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
在此背景下,民眾用電需求激增,電網用電負荷隨之快速攀升,用電高峰有所提前。據悉,浙江電網用電負荷7月3日突破1億千瓦,較去年提早8天,破億93分鍾後,又上升至1.02億千瓦,創歷史新高,這是浙江電網歷史上迎峰度夏最早進入負荷破億階段。此前,江蘇電網用電負荷於5月29日突破1億千瓦,首次在5月份負荷破億,比去年夏季提前19天。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約13.7億千瓦,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若出現長時段大範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主要是南方、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電力行業亦頗受高層重視,為應對入夏以來的用電攀升情況,各類發電機組「馬力全開」,積極備戰度夏「大考」。
在消費旺季電力供應偏緊背景下,多地相繼發佈關於加快建設虛擬電廠政策,虛擬電廠也有望迎來建設熱潮。券商人士指出,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的背景下,虛擬電廠作為協調分佈式資源參與電力交易和需求響應的重要調節手段,受益於產業政策和電網需求不斷加碼,有望迎來行業快速發展。
電力股業績梳理
根據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A股電力板塊共有95家公司,財華社整理2023年一季度業績情況如下。
95家公司一季度共實現營收4657.94億元,其中有12家公司營收超百億元,華能國際、國電電力、華電國際等電力藍籌股營收居前。盈利方面,76家公司實現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正,佔比約8成,有10家公司歸母淨利潤超10億元,長江電力、中國廣核、中國核電等公司盈利規模居前。
此外,共有57家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正增長,佔比約6成,業績增幅最高的是京運通,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7.23億元,同比增長40.60%,實現淨利潤3.03億元,同比增長3298.13%,京運通屬於光伏設備制造企業,是我國真空晶體生長設備研發制造於一體的專業生產廠家,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矽生長爐、多晶矽鑄錠爐、單晶矽棒等。
值得關注的是,華能國際、上海電力等藍籌股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幅高達335.30%、230.64%。華能國際回應稱,業績增長的原因或離不開煤電業務的減虧增利,然後是新能源業務的增量貢獻,包括風電、光伏及海外電廠的業務增長。
總的來說,目前電力板塊業績可圈可點,火電企業的業績改善較為明顯,成本端煤炭價格的抑制也有利於進一步加速火電企業業績的修復。隨著夏季高溫來襲以及發電量穩步提升,作為「基本盤」的火電業績彈性仍有望進一步擡高。
綠電方面,運營商前兩年年受上遊組件價格的影響,裝機進度普遍不及預期,當前光伏矽片價格已處於穩定下行的階段,後續成本的回落將不斷刺激下遊運營商的裝機量提升,相關項目的推進有望帶來一定的利潤彈性空間,綠電運營商業績成長可期。
A股歷來有「冬炒煤、夏炒電」的說法,當前電力板塊估值仍然偏低,展望後市,機構表示在國内可能面臨電力供需緊缺的背景之下,電力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持續改善和價值重估。此外,「中特估」之風盛行,伴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深入,相關電力央國企的價值重估之路亦有望得到延續。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