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三大指數集體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1.31%,深成指跌2.18%,創業板指跌2.62%,科創50指數跌3.33%。兩市超8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219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6.41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7656萬元,深股通淨賣出5.65億元。
汽車零部件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精鍛科技(300258.SZ)漲13.04%,萬安科技(002590.SZ)漲9.97%,機器人、減速器板塊亦走強,新時達(002527.SZ)、南方精工(002553.SZ)漲10%。國金證券研報稱,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2023年會開啓新一輪上升周期。長期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爆發的重要變量,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頭推出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有望加速智能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我國是機器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已有成熟的技術、完善的產業基礎。國產化進程持續進行,有望引領「機器人+」時代。
PET銅箔板塊表現活躍,東威科技(688700.SH)漲13.89%,寶明科技(002992.SZ)、雙星新材(002585.SZ)漲10%。消息面上,雙星新材昨晚公告稱公司於2022年12月完成首條PET復合銅箔設備安裝,隨之產品送樣下遊客戶,經客戶反復測試驗證,並於近日獲得客戶的首張產品訂單。川財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為復合銅箔量產元年,行業技術逐步趨於成熟,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隨著良率的提升和工藝的成熟,復合銅箔的成本優勢凸顯,疊加其高安全性和提升能量密度等優勢,未來復合銅箔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電力股異軍突起,其中,新中港(605162.SH)、深南電A(000037.SZ)漲10%。信達證券分析指出,國内歷經多輪電力供需矛盾緊張之後,電力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改善和價值重估。在電力供需矛盾緊張的態勢下,煤電頂峰價值凸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下,電價趨勢有望穩中小幅上漲,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有望持續推廣,容量補償電價等機制有望出台。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或將持續依賴系統調節手段的豐富和投入。
跌幅榜上,熱門的AI概念板塊重挫,昆侖萬維(300418.SZ)大跌20%,中文在線(300364.SZ)、電魂網絡(603258.SH)均大跌。半導體、通信設備亦走弱,寒武紀(688256.SH)、江波龍(301308.SZ)、光迅科技(002281.SZ)均跌幅較大。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