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近期A股市場的妖股都有誰?
湖南發展(000722.SZ)絕對要算一個。據悉,4月22日至5月16日期間,該股在14個交易日狂收11個漲停板,股價(前復權)一路飙升,累漲超過199%。
不過,5月17日,湖南發展這只大妖股開盤不久即遭遇「跳水」並迅速吃到了跌停板。5月18日,該公司的股價再度跌停,目前的總市值為96.03億元。
而該股突然連吃跌停板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其股東趁高位減持。
5月16日盤後的公告顯示,湖南發展的股東湘投控股擬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1326.3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86%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該公司外,5月16日宣告減持的A股公司還有航天電器(002025.SZ)、安奈兒(002875.SZ)、邁信林(688685.SH)等多家A股公司。
而這些公司又只是2022年年初至今A股市場減持大軍中很小的一部分。
近940家公司的股東宣告套現,減持股份主要來源於IPO前
Wind數據顯示,將最新減持公告的發佈日期位於2022年年初至2022年5月16日作為篩選標準,A股市場合計有近940家上市公司的多位股東在此期間宣佈了減持的消息,股東類型涉及個人和各種機構,減持方式則包含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
從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來看,僅有京滬高鐵(601816.SH)的股東平安資管-建設銀行-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的減持數量上限超過10億股級别,達到了19.89億股;12位股東的減持上限處於1億股至10億股級别,涉及金風科技、江蘇有線、保力新、湯姆貓、ST獐子島等12家上市公司;384位股東的減持上限處於1000萬股至1億股區間,涉及*ST恒康、招商南油、合盛矽業、萬華化學等320家上市公司;其餘股東的減持數量均不足1000萬股,涉及上海萊士的科瑞天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石頭科技的股東王璇、牧高笛的股東徐靜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股價有高低,所以減持股份數量多並不一定代表套現的金額就大。
從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來看,佔比超過10%的合計有5位股東,涉及5家公司,分别是愛嬰室(603214.SH)、ST獐子島(002069.SZ)、ST愛迪爾(002740.SZ)、艾融軟件、中辰股份。其中,愛嬰室的股東Partners Group Harmonious Baby Limited(即合眾投資)擬減持數量上限達2401.24萬股,佔總股本的比例達16.97%;而ST獐子島的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減持數量上限為1.1億股,佔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15.46%。
此外,減持數量上限佔總股本比例位於5%-10%區間的有103位股東,涉及94家上市公司,包括三只松鼠、錦浪科技、優刻得-W、密爾克衛等公司。
而從減持股份的來源來看,這些被減持股份的來源絕大多數寫的是IPO前取得、首發前股份、首發前限售股等,即這些股東減持的股份主要來源於上市之前。這也意味著,這些被減持股份的取得成本應該是比較低的,相較而言套現獲利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從減持的目的來看,絕大多數股東給出的理由都是類似於自身資金需求這種表述,只有少部分例外,如清償債務、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等。
另外,從被減持股份的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來看,主要集中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
減持大軍中,這些情況值得關注
以上是2022年至今A股市場大致的減持情況,其中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值得一說。
其一,Wind數據顯示,有152家上市公司的209位股東擬清倉式減持(即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佔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達到100%),涉及上市公司格林精密、金種子酒、愛嬰室、中銀證券、北京君正等。
例如,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兩只資管產品新華基金——金種子1號資產管理計劃(簡稱「金種子1號」)和新華基金——金種子2號資產管理計劃(簡稱「金種子2號」),分别於2019年4月4日購買並持有金種子酒(600199.SH)非公開發行股份共計5132.74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7.8%。
其中:金種子1號持有公司股份3362.83萬股,佔總股本的5.11%;金種子2號持有公司股份1769.91萬股,佔總股本的2.69%。
5月9日的公告顯示,金種子2號的減持上限就是清倉減持。
而該公司此前因引入戰略股東華潤戰投,股價曾一路飙漲,此時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減持時機。
其二,上面說過,關於減持的目的,絕大部分股東說的都是自身資金需求,但還是有一些股東是因為其他目的而減持,其中不少被動減持的行為往往預示著上市公司的經營可能出現了問題。
例如,*ST中昌的減持原因是強制執行,保力新的減持原因是股東破產程序資產處置,*ST圍海的減持原因是司法處置。
出現類似上述減持原因的公司佔比並不高,但是一旦所持有的公司出現了這樣的減持,那麽這些公司就很可能變成投資者的「財富粉碎機」。
其三,在減持中還有一類減持比較特殊,那就是股東違規減持,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卻是監管層近期重點關注的對象。
藥明康德(603259.SH)的股東上海瀛翊投資中心在2021年違規減持,近日被證監會處以2億元罰款。據悉,此次處罰係新證券法實施以來首個因股東違規減持被處罰的案例。
其四,備受關注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一期」)已經進入了回收期,此次大基金一期也出現在了減持股東名單中,涉及半導體公司長川科技(300604.SZ)、景嘉微(300474.SZ)、萬業企業(600641.SH)、國科微(300672.SZ)。
結語
A股作為國内主要的融資市場之一,有股東減持並不稀奇。不過,對於投資者而言,股東減持基本都被視為是一個負面信號,因此相關情況值得關注,尤其是那些存在被動減持的公司。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