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今年一季度,在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内經濟景氣度走弱下背景下,A 股市場總體表現不佳。分行業來看,有色金屬、電力設備、食品飲料、傳媒、汽車、國防軍工、電子等賽道板塊領跌;2021年大幅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等新興行業集體回落。
同花順數據顯示,從年初至4月1日,上證指數跌9.81%,深證成指跌17.7%,滬深300指數跌13.44%,科創50指數跌22.1%,創業板指數跌19.73%。
展望後市,A股市場將作何表現呢?筆者搜集了多家券商的觀點,梳理出相關的市場投資窗口、風向以及概念題材。
01市場迎來階段性修復窗口?
2022年開年以來,一波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了中國多個省市,受疫情影響,3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5%,環比下降0.7個百分點。此外,今年2月末俄烏戰爭暴發,引發全球類滞脹隱憂,A股市場雪上加霜,短期内上證指數一度下跌10%以上。
但同時,A股與上述利空消息對衝的利好信息並不少。首先是,在美國持續加息預期下,我國降息、降準的空間較大,有很強的寬松政策手段,利好股市的政策預期強烈。
另外,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積極出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縮性政策。隨後銀保監會、證監會、央行分别發聲回應支持。
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A 股市場出現較大回撤,估值大幅壓低,市場唱多聲音此起彼伏,券商機構普遍認為在持續調整後,市場將迎來階段性修復窗口,階段性反彈或很快出現。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隨著近期市場持續調整,股票資產的相對性價比已經突顯。目前大盤指數的估值已經調整至2019年底水平附近,因此在當前位置可以逐步樂觀起來。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雖然市場信心的重建以及微觀交易結構的優化仍需要時間,但在短期超賣與風暴模式之後,A股有望進入階段性的反彈。
具體到時間窗口,財信證券認為,今年A股市場大概率呈現U型走勢,預計指數仍將在低位磨底1-2個月,4月份將是A股市場的重要觀察窗口期。
上述機構表示,在美聯儲加息等負面因素逐步消退以及市場對這些因素反應鈍化後,屆時A股市場有望逐步從磨底階段開始向上修復,尤其是此前大幅回撤的創業板指和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賽道板塊。
02「穩增長」仍是市場主線
在估值大幅回撤的市場環境中,「穩增長」板塊成為市場主線。尤其是以浙江建設、寧波建工為代表的基建股備受市場關注,浙江建設在兩個月内股價漲幅逾4倍,同期寧波建工股價實現翻倍增長。
在政策層面,2021年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2022年1月降息;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5.5%的GDP預期增速目標。
財信證券稱,2022年正值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的預期較強,預計經濟增長目標短期或從調結構向穩增長傾斜。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内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增長5.5%左右,後續貨幣政策、基建和房地產都有超預期發力的可能性。
渤海證券認為,短期看,外部等風險性因素和内資避險行為,仍存在反復的可能,或推動市場底部反復過程。但從中長期看,穩增長政策推動企業景氣回升的預期相對明確,有望帶來企業盈利低點上行。市場恐慌和避險因素的宣洩過程,大概率會帶來年内的低位配置機會。
中金公司也表示,「穩增長」政策儲備空間相對充足,增長在二季度左右可能逐步改善;結構上,短期低估值「穩增長」板塊可能會有相對收益,待宏觀風險逐步平息後,高景氣的成長領域和受成本擠壓的中下遊制造業可能迎來轉機。
03機構看好哪些板塊?
談及後市投資機遇,券商機構指出,短期關注穩增長、疫情修復和困境反轉板塊,而長期看好科技成長股,如新能源、光伏、數字經濟等。
配置上,東北證券表示,關注穩增長導向同時相對低估值的建築建材、地產,盈利邊際改善的新基建、新能源、旅遊酒店旅遊酒店等。前半段關注低估值且盈利穩定方向,主要是銀行、地產、建築等價值板塊;後半段關注盈利邊際改善行業,包括新基建、超跌的高成長以及疫後修復中估值景氣度相對優勢高的通信、計算機、半導體半導體、新能源、旅遊等。
中信證券指出,「兩會」後穩增長政策進入再次發力的臨界點。配置上,建議堅持風格和行業上的均衡配置,堅守穩增長主線,圍繞「兩個低位」繼續佈局,近期重點關注鋰電、光伏、半導體、白酒、醫藥、建築等一季報超預期的品種。
浙商證券表示,結合行業景氣,建議關注四個產業方向:一是國產替代尋找優質子賽道,如半導體設備、材料、模擬設計等;二是新能源鏈走向分化,建議關注高景氣光伏;三是汽車智能化關注優質龍頭,涵蓋車載芯片、激光雷達等;四是國防裝備,建議關注内生外延雙驅動邏輯。
海通證券則表示,價值股方面,銀行地產估值低,券商潛力更大;成長方面,低碳經濟中風電、光伏、特高壓等,數字經濟中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值得關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