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港A兩地上市的疫苗股康希諾(688185.SH,06185.HK)發佈了2021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期内,該公司的營收暴增近172倍,同時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
不過,雖然2021年業績表現向好,但是在3月28日,康希諾的A股股價(以下均指前復權)低開下跌5.6%,截至收盤報收247.2元/股,而其H股的股價更是大跌了8.39%,最終報收於131.1港元/股。
新冠疫苗「出海」,康希諾營收暴增172倍
康希諾於2009年1月在天津成立,2019年3月成功在hth登录入口网页上市,隨後又在2020年8月登陸了A股科創板。公司專注創新疫苗研發,目前產品管線包括針對預防埃博拉病毒病、腦膜炎、新冠肺炎、肺炎、百白破、結核病、帶狀疱疹等12個適應症的17種創新疫苗產品。
近年來,新冠肺炎成了困擾全球的嚴峻挑戰。康希諾作為國内最早開始研發新冠疫苗的公司之一,一直廣受關注,被視為新冠疫苗「明星」企業。
目前康希諾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商品名稱:克威莎®)已經獲得境内外多個國家的緊急使用授權/附條件上市,其業績也錄得了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以前,康希諾一直未曾盈利。而在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174.82%;實現歸母淨利潤19.14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扣非淨利潤17.97億元,同比扭虧。
在2021年成功扭虧為盈後,該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
另外,根據相關規則,康希諾2021年度歸母淨利潤以及扣非淨利潤均為正,符合「上市時未盈利公司首次實現盈利」的情形,其A股股票簡稱於3月29日取消特别標識,由「康希諾-U」變更為「康希諾」,A股股票代碼則保持不變。這也意味著,康希諾是科創板首個成功「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據悉,上述報告期内的營收均為疫苗類產品銷售收入,主要為向墨西哥、巴基斯坦等海外國家供應新冠疫苗所致。
分地區來看,2021年,康希諾在境外實現營收30.57億元,佔收入的比重達到了71.1%,的確遠超境内的28.9%。另外,境外區域的毛利率為74.43%也遠高於境内的58.57%,帶動期内綜合毛利率達到69.85%。
在銷售和研發費用方面,2021年,為推進疫苗商業化進程,康希諾的銷售費用開支同比增長538.92%至1.06億元,其中64.23%均為銷售人員薪酬開支,達6797萬元。
截至2021年底,公司銷售人員232人,較上年底增加163人。
同期,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8.79億元,同比增長了105.08%。
不難發現,目前階段康希諾的研發費用要遠高於銷售費用。
股價瘋漲後迎暴跌,禮來已大筆套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康希諾2021年的業績表現非常亮眼,但是該公司最近大半年的股價表現並不好。
自上市之初到2021年6月底,該公司hth登录入口网页股價一度瘋漲超過10倍,而自那之後就開始持續下跌,至今已累跌近7成;其A股股價自上市到2021年6月底也累漲近60%,隨後也開始大跌,至今同樣累跌近70%。
而在這股價暴漲暴跌期間,康希諾的一些股東已經順利兌現收益離場了,其中禮來旗下的基金減持較多。
據悉,自去年8月中旬以來,禮來亞洲基金相關投資主體持續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康希諾股份。
例如,2021年9月30日至2022年1月21日期間,禮來亞洲基金的A股投資主體蘇州禮泰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上海禮安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合計減持了458.47萬股。
此外,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等股東同樣減持了部分持倉。
新冠疫苗「明星」能否延續業績表現?
不過,股價下跌以及禮來等一些股東減持並不代表康希諾的發展前景不好。
目前,該公司最重要的產品就是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商品名稱:克威莎®)。
據悉,當初康希諾的新冠疫苗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不過,臨床研究階段,該公司卻被國藥集團和科興生物反超,後兩者的新冠滅活疫苗分别於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2月5日獲批上市,而克威莎®獲批上市的時間是2021年2月25日。
而早期國内疫苗接種為保證安全性均採取同源接種的方式。這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
未趕上第一針的康希諾錯失了國内大部分市場,這一點也在該公司2021年的營收和利潤結構中有所反應。
好在2022年2月,國家衛健委部署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即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按照一定接種時間間隔、接種的劑次,進行接種),智飛生物旗下智飛龍科馬的重組蛋白疫苗和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可以被用於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這有望為康希諾帶來一部分國内需求,助推業績繼續增長。
而與這部分需求相比,來自海外的需求或許更加值得期待。
研究認為,攜帶各種抗原的腺病毒載體能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體液免疫或細胞免疫;由於腺病毒載體能感染呼吸道和腸道細胞,可以方便地通過粘膜進行免疫,並誘導機體產生粘膜和係統免疫應答,這對於通過呼吸道、腸道或生殖道傳播的疾病(如HIV、RSV等)的疫苗研發,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浙商證券的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全球僅9.5%的低收入國家居民接種至少1針。該券商研究機構預期2022-2023年中國新冠疫苗出口仍有提升空間。
除了基礎版的新冠疫苗外,康希諾還正在研發吸入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
該產品以康希諾的病毒載體技術為基礎,並結合其研發的通過呼吸道黏膜免疫接種技術進一步開發,採用霧化吸入的給藥方式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口腔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可以激發黏膜免疫反應,而這種免疫方式是通過肌肉注射所不能帶來的,在呼吸道黏膜組織提供了額外保護。而在呼吸道黏膜建立黏膜免疫,使分佈於呼吸道黏膜中的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比全身記憶細胞更早地遇到病原體,因此,能夠更快地抑制病毒復制,減少病毒傳播。
2021年3月,康希諾獲得該產品的臨床批件,截至2021年末,已完成臨床Ⅰ/Ⅱ期試驗。
從管線的研發進展來看,在新冠疫苗產品之外,該公司的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CRM197載體)美奈喜®(以下簡稱MCV2)和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CRM197載體)曼海欣®(以下簡稱MCV4)於2021年6月、12月分别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注冊證書》。
2021年,這兩款產品也在陸續推進於各個省份的準入工作。有望於2022年開始貢獻業績增量。
另外,13價肺炎結合疫苗也已經進入臨床三期階段,距離商業化也比較近。
結語
疫苗行業向來被視為是A股的黃金賽道,新冠疫苗則是近兩年的明星品種。序貫加強針疊加海外需求,康希諾的新冠疫苗仍將是該公司的業績支柱。而接近商業化的其他疫苗後續則有望為康希諾帶來業績增量。
作者:雲知風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