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聚焦|從三雄爭霸到五軍之戰:又到造車新勢力月報時,誰能笑到最後?
原創

日期:2022年3月2日 下午7:46作者:許螣垚編輯:Sukie

春天往往意味著希望,而在3月初春暖花開的日子里,新能源車的造車新勢力們,或許心情並不像室外陽光那麽明媚。

3月1日,又到了新能源車企們公佈上月車輛交付情況的日子。今年2月造車新勢力交付量均出現較大環比跌幅,無一家實現交付量破萬,排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見下表)。

財華聚焦|從三雄爭霸到五軍之戰:又到造車新勢力月報時,誰能笑到最後?

與歷史交付數據對比來看,已經連續4個月問鼎造車新勢力單月交付量第一位的小鵬汽車,交付數據在2月出現「腰斬」,排名也降到了第三位,而時隔5個月後,理想汽車則再度回歸榜首,傲視各方,但若仔細看2月份數據會發現,其實前4名的差距,並不大。

過去一提國内造車新勢力,就是「蔚、小、理」,而如今哪吒與零跑的加入,讓國内新能源賽道局勢更加紛亂。

上表中可知,2月最大的亮點是哪吒汽車,排名第二,超越小鵬和蔚來,近期意欲在香港上市且已經選定保薦人的哪吒汽車2月交付量為7117輛,但環比仍下降35.4%。

「今年哪吒汽車的交付目標為15萬輛,直營店數量將達到100家,渠道覆蓋網點將由去年的173個城市增加到250個,且將建成15家超級用戶中心。」哪吒汽車相關負責人透露了其2022年的主要計劃。此外,作為哪吒汽車高端車型的哪吒S已經完成冬季標定,將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開啓預售,今年第四季度實現交付。

在A股市場上,新能源賽道去年一片火熱,上下遊產業鏈相關公司股價上漲瘋狂,寧德時代被譽為「寧王」,鋰礦企業也是豪橫,有「鋰」走遍天下,隨著去年8月鹽湖股份的回歸,火熱的賽道炒作達到了階段性的小高潮。

而賽道火熱的背後,造車企業們卻經歷了殘酷的競爭。

現在新能源市場上有多少家中國造車新勢力?6、7年前,這個數字超過300家,可如今,有市場能見度的、穩定出貨的,不到10家。而就算頭部排名里,也已漸漸拉開差距。

曾有專家和車界大佬公開表示:「未來國產車只會存活5家車企,其餘的將全部被淘汰」。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則認為,10-20年後,當智能電動汽車迎來競爭的終局時,可能只有5張最終的「船票」。

有意思的是,現在每月一度的交付數據,已經逐漸驗證了上述觀點。

雖然頭部企業已經逐漸和後面拉開差距,但二線隊伍也在拼命追趕。截至目前,沒有人能夠確保,自己能笑到最後。

造車的背後,是人力、資金等資源的全面較量。而資源的較量,離不開融資。

2月27日,蔚來宣佈將在3月10日以介紹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屆時新勢力三雄「蔚小理」將齊聚港美股市場。此外,蔚來也已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申請以介紹方式第二上市,目前正在審核中。

而二線造車新勢力們也不甘落後,近日,二線新勢力對赴港IPO進行了集體「突圍」——合眾、零跑、威馬、高合等都陸續傳來相關信息。

為什麽選擇港交所?

2021年初以來,IPO監管政策密集出台,上交所受理科創板IPO申請的節奏有所放緩。在赴美IPO因為種種原因目前有些阻礙、國内科創板申請也不太順利的情況下,由於自身盈利問題,hth登录入口网页IPO似乎成為了二線新勢力們最後的機會。

目前國内造車新勢力們並未實現盈利。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哪吒總資產淨額38.23億元,營收16.32億元,虧損6.93億元,超過了2020年全年淨虧損13.21億元的一半。

2018年以來,零跑汽車每年虧損金額分别為3.07億元、5.88億元、13.9億元、2021年一季度虧損8.6億元。

從2017年初到2020年9月,威馬已累計虧損約114億元。2021年Q3財報數據中,威馬汽車企業優先股公司股東的虧損為15.9億元,同期相比擴張38.4%。

盈利、現金流,始終是造車新勢力們的致命缺陷。而每月的交付量,則似乎對市場按時宣告:我們還活著。

從量產、到交付、到盈利,需要很長的一個時間段,造車不是造手機,沒那麽快。2021年銷量直逼十萬輛的「蔚小理」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特斯拉在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也是直到2020年才實現盈利。

想想現在世界級的特斯拉,在前幾年不也是差點「死亡」?

2019年之前,特斯拉一度股價低迷,被市場做空,而全球低碳政策的相繼出台與國内上海工廠的落地,是特斯拉起死回生的轉機。

不過,世界級的特斯拉目前只有一個,國内的造車新勢力們仍在向前輩老大哥學習和追趕中。我們看看這兩年各車企的交付情況,新勢力「三雄」(小鵬、蔚來、理想)較為穩定、你追我趕,哪吒則是後來居上。不過特斯拉一家的交付量就能頂國内好幾家的總和,從交付量看,國内造車新勢力需要努力的道路還很長。

財華聚焦|從三雄爭霸到五軍之戰:又到造車新勢力月報時,誰能笑到最後?

與特斯拉相比,國内企業值得慶幸的是,從大環境來說,國内在新能源車產業方面政策方向明確,參與者眾多且活躍,資本市場關注度高,市場環境不錯,這也給造車新勢力特别是第二梯隊的造車企業帶來機會。

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4.8%。從5%飙升至近15%,只用了僅僅一年時間。多位業内專家預測,2022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一個陡峭的「增長曲線」。

不過,對於二線新勢力來說,即使市場時機更加成熟,順利赴港上市,但仍然難言水到渠成,或僅僅能獲得喘息機會。盈利與現金流,是内部財務風險,而技術革新與原材料價格波動,是外部風險。活下去,或是國内造車企業的首要目標。

(資料:據百川盈孚數據顯示,3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較前一日上漲1.01%至50.04萬元/噸,較去年同期漲幅達510.37%。

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2022年1月,電池級钴、硫酸鎳、碳酸鋰的價格分别上漲了119%、55%和569%。)

對比二線車企來說,一線車企們現在則更加「謙虛」,在剛剛發佈的理想Q4財報會上,CEO李想坦言:「我們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剛剛完成從0到1的驗證,其實還有很多的事情尚未完成。無論是從產品到應用,再到技術和係統層,我們有太多的工作還沒有做,這些都值得我們在接下來的五年、十年堅持去做。」

一將功成萬骨枯,哪家車企最終能突破重重阻礙,做中國的特斯拉?至少目前來看,仍然充滿懸念。

作者:許螣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3月2日
【預見】能源板塊崛起,「A+H」概念股山東墨龍受追捧?
3月1日
新經濟風雲錄|上市不融資,蔚來圖什麽?
3月1日
【IPO前哨】粉筆教育粉墨登場!卻難在扭虧的「試題」上……
3月1日
【預見】「東數西算」利好國產服務器,中科曙光「曙光將至」?
3月1日
把握市場發展機遇,保誠蓄勢待發
2月28日
財華聚焦|手持近萬億現金,巴菲特如何「妙筆生輝」?
2月28日
科技新活力|騰訊放大招?開啓淨零行動,「揮師」新能源
2月28日
新經濟風雲錄|「果鏈」重要檢測公司擬上市,思林傑首季淨利最高增9倍!
2月28日
【IPO前哨】靠疫情紅利「翻身」的雲康,下一步該怎麽走?
2月28日
佈局長遠發展 阿里巴巴策略漸見成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