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中药利好政策频发,中药传承、创新、中西医协调发展与走出国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处于政策红利期的中药行业也驱动二级市场中药股的大涨,成为2022年开年最为火热的板块之一。
对于中药股难得的反弹,不少投资者认为只是昙花一现,又会跌回去的。那么,此次中药政策红利带来的板块反弹的核心驱动力及投资逻辑在哪里?又有何投资机遇呢?
回顾中药10年,此波反弹并不一般
回顾过去10年,2010年以来的中药板块收益率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2014年间,中药板块始终跑赢其他医药整体指数,相对医药指数的收益率最高甚至超过35%,这一时期为中药板块近10年中最高光的时刻。
第二阶段:2015-2018年间,期间经过2015-2016年的牛熊转换,期间收益率与整体指数相当。
第三阶段:2018年以来,中药板块颓势尽显,相较于整体医疗保健指数的收益差距逐年拉大,投资者情绪基本跌至谷底。其中,以个股中国中药、华润医药、太极集团等中药股为例,股价基本盘整了近三年。这也是投资者为何对此波中药板块不看好的原因之一吧,中药股盘整的时间太久了。
除了投资情绪外,中药企业在一系列的医改之下,业绩下滑得非常明显,亦是抑制整个中药板块内在价值体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根据华安证券提取申万医疗板块与申万中药板块经营业绩对比情况来看,2018年之后,中药板块营收净利润与申万医药存背离的情况。其中净利润差距不仅出现背离,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连续三年趋于负增长的态势。
在此背景之下,在中药板块的业绩及指数遭遇长周期的戴维斯双杀。而转折点出自于2021年下半年。
2021年下半年至今,中药板块受中成药原材料价格上涨驱动,政策自上而下(从高层到地方)的多方位驱动,迎来久违的曙光。
中成药涨价方面,根据报道2021年8月份以来,菊花、进口酸枣仁等涨幅均超过50%。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中药材年底需求旺盛,中药材综合指数(综合200指数)自2021年8月至12月连涨四个月,全年涨幅达9%,超过2020年涨幅的5%。其中,槐花、甘草、附子、香附、紫菀、天花粉等品种涨价明显。
随着原材料涨价,部分头部药企发出了药品涨价通知。上市药企中,最先提价的是同仁堂(600085.SH),安宫牛黄丸2021年12月初价格提升至860元/盒,涨幅接近10%,带动同仁堂股价迭创新高。
为缓解成本上升压力,太极集团(600129.SH)近期已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上调幅度为12%。
此外,九芝堂(000989.SZ)加入涨价行列。九芝堂于1月1日向客户正式下发调价通知,将旗下包括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在内的21个品规中成药供货价或建议零售价上调,调价幅度在6%-30%不等。其中,安宫牛黄丸三个品规的涨价幅度在12%-25%之间,OTC产品营收占比最大的六味地黄丸涨价10%。
政策层面,2021年,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自2021年11月1日起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这也就意味着源于1993年的试点经过20余年终于落地。
2021年12月3日,2021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并将于2022年月1日正式启用。除了74种药品新增进入、平均降价61.71%等引人注目的信息以外,关于中药注射剂品种的政策也有所改变。
2021年12月21日,湖北省联合19省联盟组织的中成药集采开标。本次集采有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报价,其中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相较前几轮的化药集采、医保谈判,湖北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较为温和。
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对中医药支持政策已由顶层设计逐步过渡到落地执行阶段,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符合《“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到的“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迈出新步”的主要发展目标,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
中成药原材料涨价及利好政策陆续传出期间,叠加中药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普遍取得不错成绩,中药板块业绩边际改善逻辑逐步获得市场关注,板块指数及个股均迎来大涨。
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以来,中药板块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96%和20.45%。板块及个股涨幅方面,截至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7日,A股中药板块涨幅为22.38%、H股中药概念股板块涨幅为22.7%;个股方面,健民集团(600976.SH)、陇神戎发(300534.SZ)、龙津药业(002750.SZ)、同仁堂、华润三九(000999.SZ)、广誉远(600771.SH)、中国中药(00570.HK)、固生堂(02273.HK)、现代中药集团(01643.HK)等中药概念股均迎来大涨。其中,拥有重组概念的中国中药,股价更是创近3年以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政策及涨价三大利好因素能在同一时期内爆发,在近几年中药行业中是很少见到的。尤其是政策层面,利好政策远超往年。某种层面上讲,中药板块反弹并非是板块周期轮转而出现的情绪性上涨,实则是业绩及政策双向驱动。
“药效”如何,2022年可期吗?
展望2022年,集政策、基本面为一体的中药板块,依旧值得我们期待。
无论任何行业,政策支持将是行业发展的最大催化因素。中药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为中药行业带来了政策红利和新增需求。
国融证券认为,未来对于中药行业要重点关注以下三条主线:一是,新增市场即中药配方颗粒方向,相关核心企业包括:中国中药、红日药业(300026.SZ)、华润三九、天士力(600535.SH)。二是,老字号的传统品牌中药,借助于中药老字号,且群众认知度最高,存在延伸产品品类,涨价等多种预期。如:片仔癀(600436.SH)、同仁堂、云南白药(000538.SZ)、广誉远、东阿阿胶(000423.SZ)等。三是,股权激励业绩指引高的企业。2021年,中药上市公司中有15家企业实施或者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其解锁条件上利润端或者收入端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基本落在10-30%之间,参考过往增长率,增速基本上调。
华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回归中药市场本身,中药产业仍旧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也是代表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尤其是顶层设计上,我国政府也是一直在大力扶持,加上中药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之势。根据沙利文的预测,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428亿元人民币,CAGR维持在5%以上。
从上述两家券商给出的指引,中药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前景普遍获得看好态度。
前景虽可期,风险莫忽视!
由于中药板块回调的时间过长,平时遇到业绩、政策、涨价及关注度同时爆发情况十分罕见,整体板块指数、个股都出现较大反弹,甚至出现翻倍的情况。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情绪或投机成分,投资风险明显要高于其他板块。尤其是在政策红利还未逐步兑现,以及整体大市表现不好的背景之下,投资者务必留意中药板块回撤的风险。
杰西·利弗莫尔曾言:投机客的致命错误就是妄想一夜致富。他们舍弃在2-3年里让财富累积500%的机会,转而追求用2-3个月坐拥金山。即使做到,也守不住。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m.iteamtexas.com/)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