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醫療研發外包(CRO)板塊大漲,走出了七連陽行情。個股看,國内CDMO龍頭的凱萊英直接跳空高開漲停,最高價達458.37元/股,與459.36元/股歷史最高價相差無幾。
截至收盤,凱萊英收報446元/股,漲逾7.03%,總市值高達1091億元。與板塊走勢一樣,短短7個交易日内,凱萊英便從每股355元低位回調大漲,累計最高漲幅近30%。
如此可見,短期内公司股價漲勢迅猛,甚至一度直逼歷史高價。對此,筆者認為與以下兩點因素相關。
一:醫療行業政策密集推廣,本土創新藥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二:公司簽下海外大訂單,累計合同金額高達4.8億美元(約30.7億人民幣)。
CRO市場迎黃金期
近幾年來,我國的醫藥產業正在由仿製為主向創新為主轉變,在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上市許可人制度(MAH)、創新藥醫保談判等係列政策的推進下,國内創新藥研發生產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伴隨創新藥研發的持續火熱,一同「捧紅」的還有CRO市場。
CRO即藥物研發外包服務,是製藥企業研發新藥的好幫手。據悉,CRO企業接受客戶(主要是醫藥企業)委託,按照行業法規以及客戶要求提供藥物從研發到上市過程中的全流程或者部分流程服務。
而凱萊英便是上遊藥物研發CRO龍頭,亦是一家全球領先、技術驅動型的CDMO企業,公司的客戶囊括全球各大醫藥巨頭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創新藥原料藥CDMO公司,約佔據1.5%的市場份額。亦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化階段化學藥物CDMO公司,約佔據22%的市場份額。
近期,伴隨醫療行業政策密集推廣,創新藥高企業備受關注。日前,《深圳經濟特區細胞和基因產業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提出鼓勵基因技術研發使用。11月15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召開,強調按照市委部署,加快推進浦東新區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
對此,不少機構表示醫療行業發展方向越發明晰,本土創新藥企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平安證券認為,2018-2021年以來,行業政策方向已經明晰,我們預計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仍處於行業政策密集推廣的階段,建議關注由創新驅動的臨床需求。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以及審批環境的改善,中國無論從藥品還是器械行業,均迎來自主創新的收獲期,同時激活了CRO、CMO等相關外包產業鏈。
浙商證券認為現在仍是本土創新藥企業快速發展時期,雖然我們看到靶點/適應症同質化明顯,但是這樣恰恰反映了熱門靶點特别強的新適應症可開發性。我們看好本土臨床CRO受益於本土創新藥高研發投入需求以及臨床試驗備案制後更多的醫療資源釋放帶來臨床CRO市場進一步擴容。
凱萊英簽下大訂單
行業發展提速,凱萊英簽下大單亦正中下懷,二級市場股價「先漲為敬」。
11月16日,凱萊英披露了一份日常經營重大合同公告。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 Asymchem,Inc 和吉林凱萊英醫藥化學有限公司與美國大型製藥公司就已合作的一款小分子化學創新藥物 CDMO 服務簽訂新一批《供貨合同》。截至該合同簽署日,該產品CDMO服務累計合同金額為4.8億美元,合同週期2021-2022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6.38:1匯率(截至11月16日)計算的話,該筆訂單金額達30.62億元人民幣。那麽,30億元訂單對凱萊英來說意味著什麽?
據凱萊英披露,公司近三年與該美國大型製藥公司均有往來合作。自2018年至2020年間,凱萊英來自該客戶的收入分别為1.85億元、2.49億元、6.38億元,依次佔據當年營業收入比例的10.07%、10.11%、20.25%。
可以見得,凱萊英與該客戶的合作規模在逐年擴大,而本次的合作金額之大,亦接近於202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總和31.50億元。
此外,根據中報披露,按2020年銷售額排名的全球前20大製藥公司中,公司現已與15家建立了合作,並連續服務其中的8家公司超過10年。所以,本次合同簽訂亦顯示公司對大客戶服務粘性持續,不斷鞏固小分子CDMO業務領先優勢。
業績增長提速?
據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披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23億元,同比增長40.34%;實現歸屬淨利潤6.95億元,同比增長37.26%,業績穩步增長。
單季度看,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63億元,同比增長42.34%;實現歸母淨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39.30%。其中,公司單季度存貨與合同負債分别為10.83億元與2.05億元,較2020年底分别增長49.11%與126.15%,均顯示公司在手未完成訂單的大幅增加,業績有望進一步釋放成長。
訂單在手,公司加速擴張產能。截至2021上半年公司反應釜體積近3000立方米,而2021年下半年公司預計將在天津、敦化等地區釋放產能1390立方米,2022年在敦化、鎮江等地新增產能1500立方米,屆時公司總產能將達到近6000平米。
此外,公司小分子業務勢頭強勁,新興業務多點開花。當前,公司在化學大分子、寡核苷酸、多肽、脂質高分子以及製劑CDMO領域公司快速拓展,2021年10月又通過收購醫普科諾加碼臨床CRO業務,將打開業務成長天花板。
國金證券表示,2021年是一個產能釋放較多的年份,預計全年新產能釋放55%左右,考慮到大訂單的平均執行週期,產能釋放到業績釋放是一個平穩的過程,看好未來4-6個季度,新產能釋放帶來的訂單承接和業績釋放的逐漸提速。
後語
據公司股東數據披露,高瓴資本在今年第二季度減持220.26萬股,佔原股數的近50%,減持後持股比例為0.95%,位居公司第六大流通股股東。而繼三季度,高瓴資本則直接退出了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這意味著,高瓴已連續兩個季度對凱萊英進行減持操作。
另一方面,第三季度凱萊英卻獲得了基金公司增持。具體來看,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基金新進買入312萬股,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增持298萬股,廣發醫療保健基金也增持41.69萬股至25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1日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舉行上市聆訊,對凱萊英的hth登录入口网页發行上市申請進行審議,近期公司或將在香港實現二次上市。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