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鋰電產業高度景氣的大背景下,國内不少廠商紛紛開始了「出海之旅」。11月8日,國内鋰電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300073.SZ)也發佈了出海建廠的公告,就此加入了「出海大軍」。
11月9日,該公司的股價(以下均指前復權)在高開後一度上漲至100.44元/股,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不過,此後其股價出現回落,截至收盤,最終上漲1.06%,報收97.6元/股,最新總市值為442.73億元。
正極材料龍頭欲「出海」
當升科技脫胎於北京北礦電子材料發展中心,原隸屬於北京礦冶研究總院。2002年成功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2008年進入動力鋰電市場。公司於2005年成為國内最早通過韓國電池企業認證的國内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此後於2009年進入日本市場。2010年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國内首家實現上市的正極材料企業。
目前從事的業務主要分為鋰電材料和智能裝備兩部分。其中,鋰電材料業務的主要產品包括多元材料(NCM523、NCA等)、钴酸鋰等正極材料以及多元前驅體等材料的技術研究和生產銷售,廣泛應用於動力電池、儲能以及消費類電子領域。
智能裝備業務的經營主體是全資子公司中鼎高科,主營精密模切設備,產品包括圓刀模切機、品檢機等,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醫療衛生、食品衛生及鋰電材料等領域。
從各項產品的收入和利潤佔比來看,多元材料是當升科技當之無愧的核心業務,其次是钴酸鋰,剩餘產品貢獻的收入和利潤佔比較低。
11月8日的公告顯示,當升科技與Finnish Minerals Group(芬蘭礦業集團,簡稱「FMG」)及其全資子公司Finnish Battery Chemicals Oy(芬蘭電池化學品有限公司,簡稱「FBC」)簽訂了投資意向書。三方同意以共同出資的方式在芬蘭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當升科技(通過其關聯實體)擬持有合資公司70%股權,FMG擬通過其全資子公司FBC持有合資公司30%股權,各方可根據項目進程分期出資。合資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正極材料的生產、銷售。
合資公司將負責當升科技歐洲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簡稱「歐洲項目」)的建設及運營。公司歐洲項目擬在芬蘭規劃建設首期年產10萬噸高鎳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其中,首期第一階段年產5萬噸高鎳正極材料產能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首期第一階段投資總額約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9億元,最終投資額以可行性研究結論為準),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資金。首期第一階段三方可根據項目進展按商定比例分階段出資,具體内容各方另行協商。
據悉,FMG是一家芬蘭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主要從事芬蘭國有礦業相關的股權投資與管理,長期從事礦業及電池行業的技術開發,並致力於發展芬蘭的鋰離子電池價值鏈。目前投資佈局的礦業所有權項目包括從事多金屬礦山和電池化學品硫酸鎳生產的子公司Terrafame Oy和從事氫氧化鋰的開發與生產的參股公司Keliber Oy等。
FBC則是FMG的全資子公司,旨在開發芬蘭鋰電池相關投資,包括與當升科技共同開發位於芬蘭科特卡市的正極材料項目。圍繞著開發芬蘭電池產業鏈的目標,該公司也正在洽談在芬蘭建立前驅體材料以及投資電池工廠的可能性。
從公告披露的信息來看,雖然是三方共同出資建設合資公司,但佔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當升科技,而合作對象是芬蘭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這對於合資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
建廠芬蘭所為何事?
事實上,當升科技並不是第一個去海外建廠的鋰電企業。據悉,包括恩捷股份、星源材質、天賜材料等在内的多家企業均表示將在歐洲進行佈局。
之所以大家紛紛湧入歐洲,主要是因為歐洲的新能源車市場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大蛋糕」,對產業鏈上的公司而言極具誘惑力。
眾所周知,歐洲、中國以及美國被認為是全球最主要的新能源車市場所在地。浙商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間,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從10萬輛攀升至136.7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5%。2020年在補貼刺激作用下,銷量更是同比2019年高增140%。其中,市場體量最大的德國、法國、英國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别達到39.5、18.5、17.5萬輛,分别同比高增263%、202%、141%。
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碳減排已經成了大勢所趨,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就是力推新能源車,減少燃油車的使用。
而相較於其餘國家和地區來說,歐洲又是比較激進的那一個。
例如,2021年4月21日,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及各成員國議會就《歐洲氣候法》達成臨時協議,規定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至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力爭2050後實現負排放。此前,歐洲各國陸續提出禁售燃油車時間規劃。
此外,歐洲許多國家還出台、升級了新能源車刺激政策,包括購車補貼、稅收減免、扶持充電樁建設等。
可以預想,在政策支持下,歐洲的新能源車市場將延續高速增長的趨勢,且仍將繼續作為全球主要的新能源車市場。
正因為如此,一些新能源車企和新能源材料生產商也紛紛湧入歐洲市場。
當升科技就在公告中稱,近年來,歐洲傳統車企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大幅增長,未來歐洲市場增長潛力巨大,與之配套的鋰電池和高端鋰電正極材料需求也將大幅提升。公司本次與芬蘭礦業集團及芬蘭電池化學品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投資建設公司歐洲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有利於公司加快推進全球產能佈局,進一步擴大公司總體產能規模,滿足海外客戶對公司產品持續增長的需求。
同時,公司與歐洲資源企業進行合作投資,有利於公司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配套歐洲本土車企及電池企業,深度融入歐洲電動汽車產業鏈,持續擴大公司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結語
受益於行業景氣度高漲,當升科技在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1.71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歸母淨利潤7.27億元,同比增長174.94%。
對比往年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已經雙雙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數據,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超出了市場預期。
如果當升科技此次能順利在芬蘭建設生產線,將有助於公司拓展歐洲市場,對公司延續業績的增長趨勢也將有所幫助。
作者:雲知風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