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為動力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正在經歷一波波的漲價潮,市場報價數據從2020年7月最低不足7萬元/噸,到2021年6月突破30萬元/噸,7月突破40萬元/噸,8月已經突破45萬/噸,強勢上漲的背後邏輯是什麽?在上下遊產業鏈中所處什麽位置?市場前景多大,以及行業壁壘多高?六氟磷酸鋰的崛起能夠帶來哪些投資機會?六氟磷酸鋰概念股誰更有發展潛力?
財華社《六氟磷酸鋰》專題的第一篇文章《六氟磷酸鋰「火熱來襲」|一波波漲價潮席卷而來,誰將在浪尖起舞?》圍繞六氟磷酸鋰的價格上漲、遊產業鏈、市場前景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第二篇文章《六氟磷酸鋰「火熱來襲」|脫胎換骨的延安必康,為啥成為「新寵」》分析了一只新秀——延安必康股價大漲的原因。
第三篇文章《六氟磷酸鋰「火熱來襲」|乘風而起的永太科技,重返高景氣》,分析了永太科技連續創新高的邏輯。
第四篇文章《六氟磷酸鋰「火熱來襲」|上行週期,三美股份加速成長?》,分析了三美股份有意在六氟磷酸鋰等鋰電材料賽道轉型的動機。
在六氟磷酸鋰的賽道上,延安必康、永太科技、三美股份這些公司都是後起之秀,屬於「鋰電轉型股」;雖然天賜材料是大巨頭,但六氟磷酸鋰在其戰略上依然是自產自用為主,因此,六氟磷酸鋰在這幾家公司的營收中佔比並不高,而此文提及的天際股份與多氟多則是正規軍,根正苗紅的六氟磷酸鋰概念股。
多氟多與天際股份都是實打實的以六氟磷酸鋰為主業,但多氟多在二級市場上比天際股份略勝一籌:當天際股份30元的時候,多氟多步入40元;當天際股份40元的時候,多氟多已經踏入50元的門檻;當天際股份50元的時候,多氟多已衝破60元大關。
天際股份為啥追不上多氟多?或者說,未來有可能追的上嗎?此文將對這兩家公司進行多維度的對比,以方便大家建立更深的認知。
01創始人、背景和歷史
創業之初,在與日本的六氟磷酸鋰生產企業尋求合作受挫後,多氟多創始人李世江暗暗發誓:「一定要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六氟磷酸鋰。不僅要和日本企業競爭,還要把中國的六氟磷酸鋰賣到日本去!」
如今多氟多已在業内小有名氣,「很多第一次來多氟多的專家和投資者很驚奇,都說沒想到焦作這個地方竟然藏著一個科技這麽牛的企業。」李世江如是說。
1950年,李世江生於河南,今已71歲,李世江常開玩笑——自己是六七十歲的年齡、30歲的心態、20歲的心臟、偶爾還有點童心的人。他當過兵,2019年被表彰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1973年,李世江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他放棄了電力、郵政等在當時「肥得流油」的部門,而是進入溫縣化肥廠當起了工人,靠著實幹精神,一直幹到副廠長。
因螢石不可再生,發展氟化工不能一直開採地下螢石,獲取氟資源的其它途徑在哪?偶然的一次出差,李世江終於有了答案,他發現在磷肥生產過程中,產出大量副產品,堆積如山污染環境,這些「廢物」是氟矽酸,含有氟,李世江嗅到了商機。
1999年,李世江正式成立多氟多,2010年2010年,憑借著六氟磷酸鋰的研製成功,多氟多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我國無機氟化工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他還成為幾十項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和修訂者,還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獎。
2021年7月15日,多氟多與河南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河南理工大學新材料產業學院,目標是培養新材料領域復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李世江被選為院長。
值得一提的是,多氟多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其女李淩雲在多氟多擔任副董事長,其子李世江之子擔任總經理,而且多氟多六氟磷酸鋰的項目帶頭人正是李雲峰。
我們再來看看天際股份,公司全稱是廣東天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原本是一家電器公司,後轉型到氟化工賽道。
天際股市創始人叫吳錫盾,生於1963年,潮汕人,目前在香港定居,1994年,31歲的吳錫盾,在經歷了汕頭中馬非林廠、汕頭港務局、汕頭外輪理貨公司等國營事業單位的職場洗禮後,決定下海經商。
吳錫盾天生自帶潮汕人的敏銳的經商頭腦,有膽有識,廣東家庭喜歡炖和煲的生活習慣,以及慣於中藥養生的食療特色,這一點成為其創業契機,創立汕頭四達電器公司,這便是天際電器的前身,主營家用電器、通信設備、製冷設備,很快在廚房小家電領域構築了一定的競爭壁壘。
2011年至2014年,「天際」品牌烹調器具(電炖鍋、電炖盅)產銷量及市場佔有率已躋身行業第一,市場佔有率常達30%。2015年,天際電器成功登陸A股中小板。
2016年6月,吳錫盾選擇跨界佈局鋰電池電解液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領域,以27億元收購江蘇新泰材料科技100%股權,開啓雙主業轉型之路,進軍鋰電池原料六氟磷酸鋰的生產銷售。2017年,吳錫盾、池錦華夫婦以40億元的身家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
對比一下兩公司的創始人、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多氟多更加根正苗紅,很早就在根紮於氟化工領域;而天際股份是後來者,通過收購江蘇新泰,注入資本的力量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02技術路線、研發、專利與毛利空間
技術方面,多氟多採用「雙釜法」合成工藝,相比於國内外採用的「單釜法」提高了中間產物五氟化磷的利用率,原料利用率提高30%左右,成本降低20%左右,實現了「零排放」;採用真空過濾幹燥一體化的獨特工藝,與國内外其它同類技術的過濾和烘幹為兩個工段相比,縮短了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10%,保證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該技術屬於國内首創,公司對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天際股份生產的六氟磷酸鋰也是為晶體,2020年度的六氟磷酸鋰生產線技術改造已經完成,進而產能有所升級,具體如下所示:
研發方面,多氟多,2020 年研發人員數量561人,研發投入金額2.16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 5.13%;
天際股份,2020 年研發人員數量126人,研發投入金額0.29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 3.96 %。
由此看出,多氟多在研發投入方面要比天際股份更加激進,更加深入一些。
專利方面,在六氟磷酸鋰方面,多氟多2021年中報顯示已申報專利741項,授權專利521項, 其中發明專利161項。主持制、修訂了109餘項國家、行業標準,其中:電池級氟化鋰的製備方法、一種製備六氟磷酸鋰的方法、一種結晶六氟磷酸鋰的方法、一種六氟磷酸鋰幹燥方法及設備、一種動態結晶製備六氟磷酸鋰的方法和裝置、一種晶體六氟磷酸鋰的製備方法、電池級氟化鋰的製備方法等專利。其中,雙反應釜中循環反應製得高純六氟磷酸鋰,該技術屬於國内首創,公司對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天際股份在專利方面的輸出成果就有些單薄,根據2020年報披露,如下所示:
在六氟磷酸鋰產品的毛利率方面,多氟多2020年的毛利率為26.03%,2021年上半年已經大幅度提升至44.44%;天際股份2020的毛利率為19.66%,2021上半年大幅提升到55.20%的水平。
03經營業績、產能、主力資金的青睐度以及「二級市場」上的追逐
業績方面,多氟多2021年中報顯示,主營收入29.15億元,同比上升66.48%;歸母淨利潤3.08億元,同比上升1859.97%;扣非淨利潤2.88億元,同比上升1017.69%,其中,六氟磷酸鋰在多氟多的營收中佔比為46.71%,上半年滿產滿銷,產銷大概5000多噸。
天際股份2021中報顯示,主營收入7.53億元,同比上升177.75%;歸母淨利潤2.05億元,同比上升708.98%;扣非淨利潤1.98億元,同比上升614.29%。在營收與淨利潤方面,天際股份稍顯遜色,其中,六氟磷酸鋰在天際股份的營收中佔比為78.74%,這一數值比多氟多要高。具體如下表所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天際股份已經披露2021年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4.4億元-4.6億元,同比扭虧,其中第三季度預盈2.4億元-2.6億元。
現有產能方面,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鋰2021上半年出貨量5000多噸,目前具備年產1萬噸生產能力,2021年下半年達到1.5萬噸生產能力;目前天際股份的六氟磷酸鋰年設計產能8160噸,現有產能在技術改造後,產能可以達到1萬噸,2021年上半年内設計產能4080噸,實際產量4185.5噸。
擴建產能方面,多氟多7月份宣佈擬投資51.5億元,建設10萬噸六氟磷酸鋰及4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和1萬噸二氟磷酸鋰項目。預計2025年底全部建成。9月份再發公告,擬在陽泉市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六氟磷酸鋰及添加劑項目,這個公告算是一個實質性的動作,與上個公告一脈相承。目前天際股份在擴建產能方面,暫無披露。
主力資金方面,截止6月30日,持倉多氟多的基金公司有89家,天際股份為74家,主力資金持股多氟多5761萬股,持倉天際股份4159萬股,佔流通股比例分别為9.79%、10.34%,具體如下表所示:
數據顯示,多氟多受到主力資金的關注度較高。
兩家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走勢也是極為相似,2021年9月15日,多氟多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60.33元,創下今年新高;天際股份恰巧也是這一天以50.97元的收盤價創下今年新高。
天際股份能否追的上多氟多,更多的取決於產能的提升,進而帶動業績的利好。
作者 慧澤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