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粵港澳大灣區沿海,碧海藍天,袅袅兮秋風,「大灣區」又收獲兩個政策大禮包。
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爐。9月6日,前海也迎來「大禮包」,國務院了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有什麽重點要劃?
《方案》的序言部分,披露出了開發建設前海合作區的三大決策目標: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三是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從資本市場角度分析,《方案》的三大重點,是不可忽視的政策紅利。
一、面積擴容7倍,增強大灣區黃金軸線的「核心」。對於《方案》的實施範圍,以現有14.92平方公里的前海合作區為基礎,進一步擴展總面積至120.56平方公里,擴充幅度達7倍。
此次擴展的區域有:南側毗鄰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面積22.89平方公里;北側毗鄰的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面積29.36平方公里;機場及周邊片區,面積30.07平方公里;以及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面積23.32平方公里。
擴展面積後,該五大片區集中連片,囊括了深圳西部沿著珠江口的整個片區,而這個片區,恰恰是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軸線的「核心」,向北輻射東莞和廣州,向南輻射香港,向西輻射中山、珠海及澳門。區塊的集中連片,有利於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面積擴展地區包括了深圳的寶中、西鄉、碧海、福永、沙井及蛇口等地。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熊義剛表示,新前海是當前「雙區」建設的重要政策支點,片區擴大,相應的政策隨之完善,利好力度更大是必然的。
在《方案》中也提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業務指導和支持力度,按程序將前海合作區既有相關支持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除外)覆蓋到本方案明確的全部區域。
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與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以來,大灣區立足全局和長遠發展,區域内的各市和行政區積極展開合作與發展。
前海地利優勢明顯,可高度凝結為「依託香港、服務内地、面向世界」,所以對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與發展意義重大。「擴區」,在於成功經驗的推廣,試驗田面積的鋪開,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擴大金融開放。《方案》提到,將全面提升「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功能。《方案》指出,支持將國家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前海合作區落地實施,在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
在跨境證券投資、國際保險機構進入、粵港澳綠色金融合作以及跨境貿易金融和國際支付清算新機制等方面,《方案》都給予了明確的支持。
相關概念股異動?
《方案》指出,聚焦人工智能、健康醫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聯網、能源新材料等港澳優勢領域,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這些領域,都是科技前沿陣地,對於有科技實力的企業來說,《方案》有望推動相關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概念股聞聲上漲。9月6日-7日,同花順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分别上漲0.75%及1.77%,該板塊約90只股在9月7日當天全部飄紅,市場氛圍活躍。
此次前海合作區擴容,市場上也隨之出現了「前海概念股」,那哪些行業的企業能成為概念股?
深圳機場(000089.SZ)9月7日飙升7.93%,盤初曾一度漲停。《方案》提到,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以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支持深圳機場充分利用現有航權,不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擴大合作。支持深圳機場口岸建設整車進口口岸。
「擴大對外合作」、「建設整車進口口岸」是《方案》給予深圳機場的兩大禮包。深圳機場是中國境内第一個採用過境運輸方式的國際機場,未來有望依託擴容後的前海合作區擴大對外的經貿往來,提升航班班次。
此次前海合作區擴容的範圍主要為深圳市寶安區的沿海地區。Wind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中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共有51家,市值較高的企業包括順豐控股(002352.SZ)、立訊精密(002475.SZ)、格林美(002340.SZ)等,涉及的行業有物流、通信、電子和地產等。
當然,這些企業只是注冊地位於深圳寶安區,業務有無佈局在擴容後的前海合作區還有待考究。
而A股注冊地位於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有兩家,分别為東方嘉盛(002889.SZ)和香江控股(600162.SH),前者從事跨境電商、醫療健康等供應鏈業務,後者從事地產和商貿業務,該兩股9月7日漲幅分别為2.14%及2.6%。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了前海深港合作區的開發建設,根據財華社統計,參與前海深港合作區開發建設的上市公司超過20家,包括深圳機場、香江控股、招商蛇口(001979.SZ)和沙河股份(000014.SZ)等。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綜合利用再次列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方案》提出,集聚國際海洋創新機構,大力發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打造以海洋高端智能設備、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大數據)、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態環保等為主的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當前,隨著我國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海洋電子產品也逐漸走向遠洋、深海等環境更加複雜的應用場景,高端海洋電子產品需求正在逐步擴大。
《方案》出爐後,世界錨鏈行業内最大的、從事船用錨鏈和海洋係泊鏈的生產企業亞星錨鏈(601890.SH)於9月7日強勢漲停。資料顯示,亞星錨鏈產品60%左右出口至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規模在行業内穩居第一。
作者:遙遠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