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交所)注冊成立,距離9月2日宣告設立僅時隔一天。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北交所已完成工商注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為唯一股東,法定代表人徐明,注冊資本10億元。
北交所注冊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丁26號,全國股轉公司注冊地也在金陽大廈。
馬不停蹄,北交所於9月5日就首批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首批公開徵求意見的三件基本業務規則為《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簡稱《上市規則》)、《北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試行)》(簡稱《交易規則》)、《北京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規則(試行)》(簡稱《會員管理規則》),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據證監會披露,北交所業務規則起草,總體平移精選層上市、交易、轉板、退市等基礎制度,堅持合適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形成一套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差異化制度安排,探索資本市場支持服務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普惠金融之路。
第一、首批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北交所穩步起航
北交所交易規則有哪些特點?相對於精選層掛牌公司在持續監管方面有哪些調整?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官網顯示,北交所就三項基本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答記者問時披露,北交所《交易規則》整體延續精選層以連續競價為核心的交易制度,漲跌幅限制、申報規則、價格穩定機制等其他主要規定均保持不變,不改變投資者交易習慣,不增加市場負擔,體現中小企業股票交易特點,確保市場交易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與精選層交易制度相比,北交所《交易規則》做了發佈主體、體例等適應性調整,内容沒有變化。
主要内容方面,一是實行30%的價格漲跌幅限制,給予市場充分的價格博弈空間,保障價格發現效率。二是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實施臨時停牌機制,即當盤中成交價格較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時,盤中臨時停牌10分鍾,復牌時進行集合競價。三是連續競價期間,對限價申報設置基準價格±5%的申報有效價格範圍,對市價申報採取限價保護措施。四是買賣申報的最低數量為100股,每筆申報可以1股為單位遞增。五是單筆申報數量不低於10萬股或成交金額不低於100萬元的,可以進行大宗交易。同時還為引入做市機制,實行混合交易預留了制度空間。
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北交所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精選層公司比照上市公司監管,具有轉換為上市公司的良好基礎。充分考慮北交所上市公司監管的新形勢、新要求,北交所在精選層監管經驗基礎上做了以下調整:
一是公司治理標準更加優化。《上市規則》吸收借鑒上市公司治理經驗,充分考慮中小企業治理特點,增加了獨立董事應當發表意見的情形,推動獨立董事發揮更大作用;將資金佔用主體範圍擴大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緊盯「關鍵少數」;明確了不得新增影響持續經營能力的同業競爭,確保上市公司獨立性。
二是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具體。《上市規則》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對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則進行細化解釋,便於信息披露義務人準確把握;細化了自願披露、豁免披露、暫緩披露、行業和風險信息披露等具體要求,提高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了統一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和報備制度,嚴防内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三是停復牌管理更加嚴格。《上市規則》貫徹「少停、短停、分階段停」的監管原則,要求上市公司不得濫用停復牌機制,不得利用停牌替代信息保密,確保市場交易的連續性,保障投資者交易權利。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停牌時間壓縮至不超過10個交易日,籌劃其他重大事項不超過5個交易日,因特殊情形延期復牌的,連續停牌總時長不超過25個交易日。
四是主體責任更加清晰。北交所不再實行主辦券商「終身」持續督導,由保薦機構履行規定期限内的持續督導職責。這主要考慮到,北交所上市公司均來源於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上市時通過了嚴格的準入審核,並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市場檢驗,與證券交易所的實踐安排保持一致,不再實施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制度。這有利於進一步明確上市公司作為規範運作第一責任人的主體地位,增強上市公司不斷提高自身質量的内生動力;有利於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激勵中介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普惠金融投入,與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的主辦券商機制形成服務合力。需要強調的是,為確保平穩過渡,在北交所開市初期,上市公司與主辦券商已簽訂的持續督導協議應繼續執行,信息披露和日常業務仍按現行模式辦理,本所將儘快明確後續銜接安排。
第二、新三板聞風起舞,精選層「站上C位」
「北交所呼之欲出,新三板聞風起舞」。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6日,新三板共約7299家掛牌企業,其中創新層企業1250家,基礎層企業5983家,精選層企業66家。
從股價表現看,精選層相關個股漲嗨。截至9月6日收盤,精選層66只個股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漲幅前十位的分别為同輝信息、凱騰精工、五新隧裝、拾比佰、華陽變速、通易航天、殷圖網聯、常輔股份、驅動力、美之高。
第三、深化新三板改革,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
新三板的發展史
新三板起源自2006年,原是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内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稱為「新三板」。
2012年「新三板」試點範圍從中關村擴大到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和天津濱海三地,並於2013年正式擴容至全國,並成為中小型創新企業聚集地。
據公開報道顯示,自2018年啓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行動以來,累計有783家公司成為新三板掛牌公司或曾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目前在精選層掛牌的企業有6家。
截至目前,新三板中,工業、信息技術、非日常生活消費品、原材料、日常消費品行業企業的佔比較大。
在經歷六年穩步發展後,2019年10月,證監會啓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精選層,建立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等等,精選層不同於創新層和基礎層,採用連續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為30%。
2021年7月,滬深交易所發佈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轉板上市配套業務規則,做到了精選層掛牌公司向上可轉板上市,向下可調入調出,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中的重要環節。
北交所發行上市和基本交易規則沿用現行精選層體系。總體來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釋放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積極信號,有助於提振整體市場信心。
東莞證券認為,第一,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對券商投行業務以及未來市場交投提升帶來幫助,證券板塊或將受益,證券IT、創投等概念或亦受益;第二,北京證券交易所主要定位是精選層公司,精選層公司總體以制造業為主,「特精專新」屬性明顯,專精特新概念板塊或會受益。第三,利好參股新三板企業尤其是參股精選層企業的上市公司,參股公司或能夠享受到改革紅利。
為構建「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再融資制度,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做優做強,北交所奏響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過程中「新時代的強音」。
撰稿:砍柴人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