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全球海運係統或遭遇65年最大危機,上市公司有人歡喜有人愁!
原創

日期:2021年8月20日 下午7:35作者:許螣垚編輯:lala

據央視財經18日報道,全球海運係統或面臨65年來最大危機,該媒體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353艘集裝箱貨輪正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外排隊,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集裝箱供應不足,極度緊缺,航運公司就會將運費提高4到10倍。今年前7個月,中美貿易達到2.62萬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8.9%,推動中美航運價格大幅上漲。

中遠海控(601919.SH01919.HK)前期受益於波羅的海指數(BDI)走強,今年以來股價最高漲幅超300%,是市場當中和航運指數關聯最為密切的品種之一。公司是集裝箱航運、幹散貨航運、碼頭和集裝箱租賃一體化的航運龍頭,公司業績和BDI指數表現具有一定正相關性。筆者在8月11日文章中有過投資邏輯的分析,詳見文章《中遠海控半年淨利同比增32倍,集裝箱還能「瘋狂」多久?》。文章發佈後第二天8月12日早盤,航運概念板塊集體走強,中遠海控股價放量上行,當日最高漲幅突破8%,成交額超63億。

8月18日,中遠海控發生了14筆大宗交易,總成交3950萬股,成交金額8.18億元,成交均價20.71元。當日收盤報價21.13元,漲幅2.57%,成交金額45.74億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額佔當日成交金額17.89%,折價1.98%。

美銀證券近日發佈研究報告稱,重申中遠海控(01919.HK)「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8.53港元升至19.25港元,調升2021-22年盈利預測200億元人民幣,以反映最新的集裝箱市場。

該研報指出,公司初步業績已披露上半年純利達370億元人民幣,故在看到未來數週的費率展望後,相信高峰期仍然未到,因物流瓶頸及強勁的需求似乎將持續至明年農歷新年,因此相信盈利有望再提升,同時有望重新派息。

除美銀外,交銀國際也表示繼續維持對中遠海控(01919.HK)的買入評級。

不過,WCI綜合集裝箱運費基準指數的五週平均漲幅已放緩至約1.4個百分點。分析人士認為,集裝箱運費上漲速度正在放緩,表明供應鏈某些元素的壓力可能在緩和。這或許是中遠海控股價近日震蕩的原因之一。

海運價格的暴漲已經超出了不少外貿廠商的預期,雖然價格暴漲讓中遠海控這樣的航運龍頭受益,但有些外貿公司卻因海運成本上升而毛利承壓。

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預警相關風險。奧馬電器(002668.SZ)提示稱,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爆發影響,全球海運物流受阻。疫情造成海運物流價格幾何式增長,國内港口集裝箱緊缺,運輸週期變長。公司面臨運輸成本上升及不能及時出貨的風險。

福田汽車(600166.SH)則在半年報中坦言:目前國際海運市場存在運費高和海運資源短缺問題,短期内不會消退,國際和國家層面宏觀調控無法影響到壟斷型船運市場,出口貿易總額和出口貿易量在大幅上漲;長期來看,運費高和海運資源短缺問題將是所有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雷曼光電(300162.SZ)在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内公司面臨上遊原料大幅漲價、美元匯率明顯下跌,海運價格巨幅上漲、且6月中下旬因疫情影響導致港口外運受阻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公司LED照明全資子公司拓享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接單額較上年同期明顯增長,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外運港口運輸受阻及海運費用大幅上漲,導致LED照明業務的部分產品出貨受阻。

泰和科技(300801.SZ)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毛利潤、淨利潤有所下滑,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海運費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上半年海運費為1131.71元/噸,同比上漲184.78%,而產品均價上漲幅度僅為6%。

作者:許螣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8月20日
財華洞察|市值超越京東、拼多多,「東南亞小騰訊」Sea何以脫穎而出?
8月20日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恒安國際難擋價格戰衝擊?
8月20日
聚焦糖尿病賽道:華領醫藥(02552.HK)將撼動千億糖尿病市場?
8月19日
財華聚焦|亞洲公司市值一哥易主,誰在悄然崛起?
8月19日
【車企動態】新能源轉型路上的「趕路人」,吉利汽車能否迎頭而上?
8月19日
財華洞察|騰訊:王者的榮耀主要靠投資?
8月19日
【窺業績】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3成,361度前景向好?
8月19日
中通快遞第二季市佔率提高,利潤反降低,接下來要搞地產?
8月18日
中國「芯」時代之光刻機:「光刻巨人」阿斯麥的崛起之路
8月17日
高瓴630億美股持倉大曝光!哪些中概股值得關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