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熱點零距離】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在即 三峽能源能迎來發展新契機嗎?
原創

日期:2021年7月8日 下午2:34編輯:Sukie

兩會以來,碳中和概念持續發酵,熱議不減,但凡與之沾邊的個股都能蹭把熱度飛上天。譬如長源電力(000966.SZ)11天收獲9個漲停,華通熱力(002893.SZ)5天4漲停,此外還有次新股南網能源(003035.SZ)年初上市至今漲幅高達380%,三峽能源(600905.SH)近一個月漲幅也已突破100%。

在碳中和高景氣優質賽道下,三峽能源同時也是新能源企業領軍企業,背靠國企三峽集團這座大山,公司資金實力強,主營業務涉及風能、太陽能的開發、投資和運營,屬於風電和光伏發電行業的龍頭企業。

最大規模電力次新股

實際上,三峽能源是於6月10日登陸A股市場,首發上市募集資金達227.13億元人民幣,創下去年7月中芯國際(688981.SH)以來A股最大規模的IPO,同時也是A股電力板塊歷史以來最大規模次新股。

由於體量過大,該股上市第三天便打開一字漲停,當日成交金額高達164億元。開板之後仍舊繼續走強,並於6月底衝至8.79元高點後回落,截至7月7日收盤,該股報收於6.38元,相較於發行價,股價漲幅已超140%。

數據顯示,7月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三峽能源卻快速上漲。更厲害的是該股午後直線拉升封板,封單超55萬手,成交額超100億元,換手率超20%。

也正是如此,當天三峽能源股吧一片沸騰,還有股民直言短期會有瘋漲行情。

【熱點零距離】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在即 三峽能源能迎來發展新契機嗎?
(圖源:東財股吧)

值得注意的是,7月8日早盤,三峽能源漲幅一度超過6%。

該股受市場追捧的原因除了與碳中和概念相關,還有其低價屬性。從以往的案例來看,今年以來發行價較低的次新股上市後的表現都較為活躍,例如發行價僅為1.4元的南網能源因涉及碳中和概念,上市後一度成為漲幅超十倍的大牛股。

另外,該股短期暴漲亦釋放出的較為顯著的賺錢效應,以2.65元發行價計算,中一簽上市至今最高可賺逾5000元,目前股價雖有所下跌,但一簽仍可賺約4000元。

裝機規模高速增長 發電量再創新高

業内人士分析,三峽能源這波操作或許和近期A股碳中和概念板塊重新回歸的大環境有關。其主要消息面的刺激因素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

7月2日,三峽能源與三一重能行座談,雙方就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深度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戰略合作關係等進行深入交流。

加上次新股的概念和近期市場大環境,或許正是反映出市場的某種預期。

此外,帶動這一切的是三峽能源近年來發電裝機規模的高速增長,由2008年底的14.3萬千瓦迅速增長至2020年底的1562萬千瓦,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5.86%。碳中和目標支持下,預計公司在十四五期間將實現每年1500萬千瓦的新增裝機,復合年均增長率達 50%。

在裝機容量增速方面,三峽能源同樣跑在了行業前列。從2017年-2019年發電項目裝機規模看,三峽能源三年裝機容量復合年增速為18.3%,遠超同期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和大唐能源分别為4.87%、4.33%及4.73%的復合年增速。這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亦有剖析。(詳情查看【IPO透視】上市募資逾200億!A股新能源龍頭三峽能源優勢如何?

與此同時, 2021年1-6月三峽能源累計完成發電量超163.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完成全年計劃發電量的52%,再創歷史新高。

分產品看,上半年陸上風電完成發電量96.38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44.76%;海上風電完成發電量18.75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56.77%;光伏發電完成發電量45.98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42.26%;小水電完成發電量2.17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減少14.23%。

由此可見,公司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發電量不斷提升,亦是碳中和背景下,電力板塊或成為最大革新板塊,而風電、光伏必然迎來高速發展。此外,小水電業務發電量下降,主要係中小水電項目近幾年來水偏枯,且存在棄水限電因素的影響,設備利用小時數下降,致使發電量下降。

碳交易市場開啓 三峽能源或將優先受益

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於今年7月擇時啓動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高能耗行業有八個,包括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民航。值得一提的是,初期只包括三峽能源在内的2225家發電單位率先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第一階段只包含電力行業碳配額產品,未來正式納入後還會關注市場活躍度、碳價、CCER抵消等方面。

種種迹象表明,為達成「雙碳」目標,未來碳交易市場有望成為「大生意」。那什麽是碳交易呢?

所謂的「碳交易」,指的是碳排放配額(CEA)交易。這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所提出的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商品進行交易的市場機制。

舉例而言,假設A企業擁有碳排放配額30萬噸,但其實際排放量遠低於此,只排放了25萬噸,就可以將多餘的5萬噸碳排放配額賣給其他企業,從而幫助其他企業達到減排要求。

【熱點零距離】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在即 三峽能源能迎來發展新契機嗎?
(圖源:360圖片)

這樣一來,以發展新能源為主企業如三峽能源就具備極大的優勢,公司可以將擁有充足的碳排放配額售賣給其他企業,一來增加其他收入,二來促進新能源發展成效。

時勢造英雄,三峽能源能成為時代英雄嗎?未來公司能否夠準確把握時機,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業務,開拓市場地位,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揭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7月7日
【窺業績】上半年淨利飙增5倍,股價卻高開低走!中國中免還值得看好嗎?
7月6日
【觀察】母公司獲益堪比茅台,兆訊傳媒有多少投資價值?
7月6日
【一語道破】拒絕華為的上汽集團(600104.SH),底氣何在?
7月5日
【窺業績】上半年淨利飙增2.5倍!券商紛紛推薦!長電科技未來前景如何?
6月30日
【預見】定增份額遭知名機構搶購,匯川技術(300124.SZ)未來可期?
6月30日
【觀察】叮當快藥搶灘即時數字藥房市場,如何突圍?
6月30日
【解讀】科順股份與凱倫股份:行業高景氣度之下如何尋找優勢?
6月29日
白酒風雲錄|白酒雙雄相愛相殺:五糧液的霸主寶座如何得而復失?
6月22日
【一語道破】寶能汽車如何破解銷量低迷之困?
6月22日
【趣點】擬從金針菇跨界白酒,眾興菌業「入酒局」能否成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