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間,被稱為「手套茅」的英科醫療(300677.SZ)發佈利空消息,公司實控人、多位高管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201.05萬股,佔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6.07%。
以公告日的收盤價142.65元/股粗略計算,此次減持股份的市值上限超過了30億元。
正如許多人預料的那樣,英科醫療的股價在6月2日直接吓尿了,低開17.2%並一路下挫,最終跌停。許多吃瓜群眾形容是慘吃20CM跌停板。
另外,全天的成交金額達到了39.95億元,這也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單日最高成交金額。
結合6月2日的成交金額和股價表現來看,在減持消息的刺激之下,各路資金是不計成本的瘋狂出逃。
龍虎榜也顯示,賣出金額前五的席位中有4個是機構專用席位。
A股市場每天減持的消息多了去了,何以英科醫療就慘遭天量跌停?
英科醫療上市於2017年7月,公司的業務板塊涵蓋了醫療防護、康復護理、保健理療、檢查耗材,主要包括一次性手套、輪椅、冷熱敷、電極片等產品。其中,一次性手套是其主要業務,包括PVC手套和丁腈手套。
2020年以前,該公司的業績基本在持續增長,但是規模比較小,而且2017年至2019年,其增速也在放緩。
例如,2019年的營收僅為20.83億元,同比增長10.06%,歸母淨利潤僅有1.78億元,同比下降了0.57%。
此時的英科醫療在A股市場數千家公司中只能算是平平無奇。
不過,「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句話說得好,最近兩年英科醫療所遇到的正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自新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多國受災。雖然新冠疫情算不上是什麽好風,但確實將許多醫藥醫械行業的公司送上了青雲,其中飛得最高的就是英科醫療。
2020年,該公司的營收同比暴增564.29%至138.37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了3829.56%,達到了70.07億元,一舉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股。
2021年,該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再創單季度歷史新高,一個季度差不多抵得上2020年半年的數據。
據悉,在疫情的刺激下,英科醫療的一次性手套產能由2019年的190億只增長至2020年末的360億只。
不難發現,該公司2020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增速是遠遠超過了一次性手套產能的同比增長率,這主要是因為在量漲的同時,價格也增了。
這一點反映在財報中就是毛利率和淨利率的大幅上漲。2020年之前,英科醫療的銷售毛利率大多在25%左右,而2020年、2021年一季度這個指標分别達到了69.03%、70.48%。
毫無疑問,英科醫療疫情受益股的身份和飙增的業績也讓各路資金合力掀起了一波炒作狂潮。
數據顯示,2020年年初至2021年1月25日的最巅峰,該公司的股價(前復權)累漲近37倍,期間幾乎沒有大幅度的調整,市值也一度突破了千億。
有投資者說,「都漲麻木了,反正持股就是往上漲,看都不用看」。
不僅該股遭到爆炒,發行的英科轉債同樣被炒到了天上。100元/張的英科轉債最高炒到了3618元/張,獲得了「債茅」之名。
與此同時,英科醫療的估值也一度衝到了接近140倍的高位,而歷史平均值僅為30多倍。
不過,在達到巅峰之後,該公司的股價開始了大幅下跌,從1月25日至今,其股價從最高的296.99元/股跌到了現在的114.12元/股,累跌近6成,總市值也回到了4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英科醫療趁著東風也在謀劃A+H佈局。
2月1日,該公司披露稱,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
目前,全球多款新冠疫苗已經研發成功且多個國家正在大規模接種,疫情有望逐漸得到控制。
因此,也有許多投資者表示,隨著疫情被控制,一次性手套還能賣得這麽紅火嗎?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5至2019年,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場由3859億只穩步增長至5290億只,復合年增長率為8.2%。
而疫情爆發以來,預期全球銷量將由2019年的5290億只增長至2025年的12851億只,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5.9%,幾乎翻了一倍。
在丁腈手套方面,丁腈手套增加主要來自醫療衛生係統,主要原因是滲透率提升以及人均用量的增加,此外服務業、商超和勞保渠道均有大幅增加。
開源證券認為新冠疫情將極大培養和強化醫生及消費者佩戴手套習慣,因此疫情過後部分手套增量將成為永久性需求,而根據馬來西亞手套企業賀特佳預測,新冠疫情將永久性增加1200億只丁腈手套需求。
從這些專業市場機構的觀點來看,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一次性手套行業未來幾年的增速依然是比較可觀的。
一直以來,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場競爭激烈且分散,其中丁腈手套行業進入門檻比較高,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國内僅有英科醫療、藍帆醫療等少數廠家,而PVC手套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國,分佈在河北、山東、江蘇等省份,但產量較大的廠商並不多。
行業頭部公司主要包括中國的英科醫療、藍帆醫療,及海外的頂級手套、賀特佳、科山橡膠、速伯瑪等。
而根據各家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大部分都在加碼擴大產能,這已經成為各家企業的常見做法。
英科醫療自2019年到2020年新增了約170億只的產能。目前,其在安徽淮北、山東青州及淄博建立了三個生產基地,有216條生產線。
據悉,該公司想在未來12至15個月,將一次性手套的年產能增加至約1200億只。
具體來看,英科醫療計劃擴大安徽淮北與安慶、江西九江、湖南臨湘、山東青州、河南商丘及越南的產能,上述生產基地預計完工年份在2021-2015年不等,赴港上市募集來的資金也將有一部分投入到這些生產基地的建設中。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具體到今年,英科醫療預計2021年新增產能570億只,藍帆醫療新增產能220億只,頂級手套新增產能161億只,科山橡膠新增產能40億只。
從擴產的節奏來看,英科醫療在業内算是非常激進的。
雖然一次性手套市場未來依然在增長,但是隨著新建產能不斷釋放,行業會不會存在產能過剩的可能?
疫情對一次性手套行業帶來的影響並不是一時的,身為行業龍頭的英科醫療將能長期收益,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大多數玩家瘋狂擴產疊加疫情消退的大背景下,該公司未來業績的確定性有待檢驗。
作者:雲知風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