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通報,12月2日,全國31省份新確診16例均為境外輸入,沒有新增本土病例;上海新增兩例境外輸入疑似病例。12月2日7時至12月3日7時,内蒙古自治區報告滿洲里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均為之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12月3日,深圳疫情最新消息指出,深圳新增1例與香港輸入病例關聯的無症狀感染者。據悉,該無症狀感染者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筍崗街道筍崗村146棟,被判定為此前一日確診的港籍貨車司機陳某的密切接觸者。在此事發生之後深圳羅湖區筍崗已經連夜開展了核酸檢測。因此,在國内零星確診病例的情況下,秋冬疫情防控防護的措施絲毫不能松懈。
近日疫苗進展持續迎來好消息。孫春蘭、王勇在京調研表示,做好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嚴格按照質量監管、生物安全等法規、程序和要求,健全疫苗全流程追溯體系,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要研究製定疫苗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明確人群範圍、接種順序和時間考慮,提前組織疾控機構和基層接種單位的人員培訓。隨著疫苗的進展,普及工作越來越近,相關公司產業鏈即將受益。
另外,據英國昨日官方消息,政府已接受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局的建議,批準使用輝瑞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的新冠疫苗。該疫苗將從下週開始在全英國提供。受此消息影響,輝瑞週三漲3.53%、BioNTech大漲6.21%。
此外,臨近年底,醫藥行業迎來兩件大事,醫保目錄談判、注射劑國家集採相繼開啓。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國家醫保談判已在眼前。按照國家藥監局此前公佈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時間表來看,11月份為醫保談判和競價階段,12月醫保談判結果將正式公佈。
據統計,近年來醫保談判的降價幅度越來越大,從降價的趨勢來看,高達60%。2019年11月,國家醫保局表示參與談判的150個藥品中,97個藥品談判成功。其中70個為新增藥品,平均降幅為60.7%;27個為續約品種,價格平均降幅為26.4%。醫保目錄調整預計2021年起正式執行,重點產品的降價幅度將是市場近期的重要情緒指標。隨著2021年的臨近,醫藥行業將迎來估值切換,高景氣業績快增長的子板塊將受到更多的關注。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上半年醫藥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快,因而多只醫藥股均出現漲幅遙遙領先的行情。但從8月初開始,醫藥板塊開始連續走弱,不管是醫藥,還是醫療器械板塊或個股都出現較大的回調。
最近一個月,因降價預期,淨值防禦能力表現最差的就是醫藥主題基金。上半年一直「霸屏」主動偏股型基金排行榜上遊的醫藥主題基金,目前已不在榜單前列,前7個月份額淨值增長率超100%的一只醫藥主題基金已滑落到百名開外。而醫藥主題基金在第四季度面臨的下跌風險,從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的變化中已可管中窺豹。
事實上,自三季度以來,基金醫藥持倉已經陸續降低。年底業績真空期,疊加近期藥品、器械集採;醫藥目錄談判等政策壓制,整體市場對醫藥情緒較為悲觀。此前,上個月生物醫藥行業指數下跌超6%,同期滬深300收益率則上漲近6%,醫藥板塊跑輸滬深300超12%,位列28個子行業最末位,板塊整體回調明顯。
據持倉數據統計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兩大醫藥龍頭的股份分别為472.87萬股和2.23億股,而今相較於二季度分别被減持了230.83萬股和4300萬股;持有長春高新的基金產品數量從473只下降到278只,持有恒瑞醫藥的基金數量也從600只下降到454只。與此同時,A股的生物醫藥指數,自八月初至今已下跌超過30%,集採對醫藥股的負面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市場調整所消化。而經過4個月的調整後,醫藥板塊調整使估值壓力逐步釋放。
醫藥行業也被稱為永遠的朝陽行業,從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投資回報是非常好的,無論在中國市場還是美股市場,醫藥都是牛股頻出的行業。隨著老齡化的到來,未來十年是中國醫療股投資的黃金時代,甚至比過去十年更加好。而創新藥的黃金二十年剛剛開始,在創新藥領域,未來5年,中國的創新藥投資仍然會非常景氣,業内認為會有一批批中國公司能夠站上世界的舞台,走向全球市場。
渤海證券分析也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漸落地,醫藥行業的不確定性將逐漸消除,投資者可逢低對醫藥行業進行戰略配置。同時,隨著2021年的臨近,醫藥行業將迎來估值切換,高景氣業績增長快的子板塊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建議關注疫苗、創新藥及創新器械等三方面。此外,疫苗的調整已經充分,投資者可適當給予積極預期,比如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和沃森生物。同時,疫情後週期公共衛生補短板勢在必行,新一輪醫療器械採購週期即將展開,具有顯著臨床價值的醫療設備及生產企業有望受益,比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安圖生物等。另外,創新和消費升級仍舊是人口老齡化的永恒熱點,建議持續關注創新藥研發龍頭恒瑞醫藥以創新產業鏈上的藥明康德、泰格醫藥。
進入12月份以來,隨著醫保目錄談判落地,醫藥行業的階段性不確定性消除,12月迎來開門紅,醫藥醫療板塊出現反彈拉升的行情,多只相關概念股還紛紛集體上漲。
12月1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創業板指漲近2%,醫藥醫療板塊強勢領漲。其中,醫療行業板塊漲超2%,正川股份(603976-CN)、康泰醫學(300869-CN)、藥石科技(300725-CN)等漲幅居前。
12月3日,生物疫苗和醫藥醫療板塊再度大幅反彈領漲兩市,板塊指數漲逾2%,個股多數大漲。截至午間,山河藥輔(300452-CN)大漲20%漲停,通化金馬(000766-CN)、葫蘆娃(605199-CN)、正川股份(603976-CN)、貴州三力(603439-CN)、西藏藥業(600211-CN)、龍津藥業(002750-CN)等多股漲停,紫鑫藥業(002118-CN)、康泰醫學(300869-CN)漲超8%,智飛生物(300122-CN)、貝達藥業(300558-CN)等個股漲7%,普洛藥業(000739-CN)、山東藥玻(600529-CN)、藥石科技(300725-CN)、華蘭生物(002007-CN)、復星醫藥(600196-CN)等多股跟漲逾5%。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