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重回C位的賈躍亭,能給法拉第未來一個未來嗎?
原創

日期:2022年9月28日 下午8:16作者:慧澤李編輯:lele

賈躍亭似乎總是可以在危機關頭,化險為夷。

9月26日晚間,FF法拉第未來發佈公告,宣佈與公司大股東FFTop(即賈躍亭掌舵的FF全球合夥人公司)就融資和董事會重組達成最終協議。

現任執行董事長SueSwenson、原董事長(現任董事)BrianKrolicki將引咎辭職。老賈與合夥人團隊重新赢得FF公司的控制權。

同時,FF獲得來自Daguan和美國ATWPartners投資機構高達1億美元融資。

隨後,久未露面的老賈在社交媒體發聲:「撥亂反正、重回正軌,這是FF又一個重大拐點。衷心感謝攜手拯救了FF的所有投資人、合夥人、公司高管和員工。」

然後,老賈強調接下來將全力衝刺FF91 Futurist的量產交付。

01重組董事會,或是一場「鬧劇」

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追溯到2020年7月,當時老賈發佈了題為《打工創業、重啓人生,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的公開信。

信中,老賈提及FF將以合夥人制度形式存在,一來是給自己的債務重組問題一個交代,

專門設立一個第三方管理的債權人信託,然後把他持有FF的絕大部分股權加入該信託,拉攏債權人加入該信託,分食該股權;二來是,為FF的IPO掃清障礙。

當時,這群合夥人有28人,構成前文提到的FFTop這一組織,該組織形成對FF的「頂層控制權」。

在這種制度下,儘管在2021年9月,老賈辭任CEO一職,轉任CPUO(首席產品&用戶體驗官),但話語權老賈其實沒有丢,哪怕他去做前台。

老賈有意讓位,是為了吸引更優質的人才進來,同時也是為了推進合作人制度的落地。

但同時,老賈也留了一手,把大量親信留在了管理層,比如外甥王佳偉等。

老賈「離開後」,弊端逐漸顯現,董事會與FFTop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今年6月,一封署名為「FF吹哨人」的匿名信被各大媒體曝光,信中稱執行董事長Sue Swenson借助内部調查不當得利,Scott Vogel兄弟也意在推動公司破產,無意落地FF91的量產。

8月末,有外媒報道稱,FF全球140多名員工集體實名,向董事會和全球股東發出請願書,請願罷免Sue Swenson的執行董事長、董事會主席兩大職務,並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其董事職務。

老賈的出手,仿佛也是順應了員工的心聲,平息了「内鬥」的風波,把Sue Swenson、Brian Krolicki以及Scott Vogel兄弟掃地出門,治好了FF的精神内耗,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果斷與智慧。

但整個事件細品後,仍然有些貓膩,這場鬧劇不能排除老賈本人自導自演的,或者說是有意把FF91不能量產的原因甩鍋給了被請出局的人——Sue Swenson、Brian Krolicki以及Scott Vogel兄弟。

讓誰走人,老賈還是說了算的,只不過有意的渲染一下這個故事,讓不知情的人誤以為FF91不能量產的原因不是老賈本人能力不行,而是出現了内鬥,有些人在作怪。

畢竟,董事會的人很清楚FF這家企業是誰說了算,如果有意内鬥,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此,真相極有可能是老賈有意策劃這起「内鬥」,讓FF91的量產計劃再一次推遲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

02量產依然遙遙無期

老賈之所以為推遲量產找理由,倒不是為了塑造個人誠實守信的企業家形象,而是為了防止下了訂單的潛在消費者流失。

FF91的訂單量第一次公開是在2021年的招股書中,當時FF91的歷史訂單量為1.4萬輛。但到了2022年一季度訂單量卻驟減為401份,二季度繼續下滑,變為399份。

此前FF計劃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FF91電動汽車的測試、驗證和認證工作,並開始量產交付。

經過重組事件後,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8-K文件中,FF明確表示,不指望在2022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開始交付其首款電動汽車FF91。

儘管這群訂單用戶都交了5萬元的訂金,但是,如有不滿是可退的。

新的量產交付時間暫未透露,在延遲交付的背景下,如何留存剩下的訂單用戶,將原本就為數不多的訂單如期轉化為實際銷量,產生實際的營收,這是擺在老賈面前的現實問題。

參照特斯拉的發展軌迹,首款高端跑車並不是其主銷產品,真正為特斯拉帶來真金白銀的還是更為親民的Model 3。

如果FF的發展戰略也是如此的話,那麽勢必也需要開拓一條更為平價、大眾化的路。

根據FF產品計劃,繼FF91之後,第二款產品FF81的兩個版本將於2023年Q2、Q3上市,之後在2024年Q4和2025年Q2,將繼續推出FF71的兩個版本。

但現實問題是,FF91一再地將量產交付的時間向後延遲,那麽後面的產品矩陣的搭建更是無稽之談了。

而FF91量產交付最大的絆腳石依然還是資金問題,這始終是老賈做夢都想解決的棘手問題。

03再獲1億融資,為啥還有投資者看好FF

但老賈總是可以在危機關頭,化險為夷,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強」。

從20多歲白手起家,到創立名噪一時的樂視帝國,再到遠飛大洋彼岸押注FF,老賈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搞到錢。

比如,老賈的同鄉融創老板孫宏斌曾在樂視危機時刻,闊手150億挺身而出;

再到後來的恒大、美國頂級銀行、珠海國資等也都對老賈做出肯定性的投資。

儘管自造車以來,FF已經經歷十餘輪、超50億美元的融資歷程,但眼下的FF還是缺錢。

在量產交付之前,FF是沒有自我造血能力的,而造車創業燒錢實在是太快,這不,同樣定位豪華車市場的保時捷近期也啓動了IPO。何況FF的首款車是超級豪華車,其燒錢的程度就好比是個無底洞。

那麽,FF賬上有多少錢呢?

在二季度財務報告中,截至2022年8月9日,FF的現金餘額為5220萬美元,限制現金為160萬美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FF負債總額約為2.87億美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負債總額約為3.4億美元。

在二季度財報中,FF獲得了5200萬美元新融資,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前面的5220萬美元的現金餘額正是這筆新融資帶來的。如果沒有這筆融資,FF的賬上就剩下20萬美元了,後果不堪設想。

在財報中,FF表示,2022下半年期間,預計還需約3.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99億元)的現金來推出FF91。

資金顯然是不夠的,不僅如此,燒錢的步伐還在繼續,虧損依然在持續。

在二季度財務報告中,FF虧損達到1.3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擴大389%;淨虧損達到1.42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擴大168%。

官方對此回應稱,營業虧損增加的原因工程、設計和測試方面的支出增加,此外還需要更多勞動力來推進FF91。

因此,老賈不得不為融資繼續講故事,四處奔走。

幸運的是,老賈這次又得大佬相助,9月26日,FF宣佈將獲得1億美元融資,來自Daguan和美國ATW Partners投資機構。

同時,為了節約現金和減少開支,FF打算實施一系列成本削減措施,包括裁員和延遲付款等。

儘管造車前期,老賈從國内得到不少融資,但後來漸漸的很難再從國内得到資金援助了,後期的幾輪融資都是來自美國當地的機構。

下周回國成笑柄,量產交付屢延遲,身負這樣標簽的老賈為啥還能被投資者看好呢?

難道是看好其二級市場的表現嗎?顯然不是,至少目前不是。

FF從2021年7月22日登陸納斯達克,已經過去一年多,其股價從最高點14.82美元/股暴跌到最近的0.89美元/股,市值蒸發近94%。

或許是因為FF真的處於量產前夕了,已經是萬事俱備了,只差資金推進了;

或許是看中了FF理念超前的合夥人組織架構,老賈應該不會損害後面投資者的利益;

也或許更多的還是看好老賈本人吧,畢竟當年樂視帝國的輝煌,印證了老賈的能力不凡。

不管怎樣,這些投資者相信老賈能把車造好,只是需要再給他一些時間。

伴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100萬輛整車下線,比亞迪、廣汽埃安的異軍突起,蔚小理、哪吒、零跑的奮起直追,以及華為、小米等大廠的高調入局,留給老賈的時間還多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8日
三連板!匯通能源「賣殼」引發的資本狂歡?
9月28日
兩日股價累漲14%!海吉亞醫療(06078.HK)為何被易方達基金舉牌?
9月28日
【熱點】3連板!公元股份(002641.SZ)股價上漲有何「秘法」?
9月27日
【IPO前哨】一體化能力欠缺,格派鎳钴擬上市尋擴張
9月27日
無懼關注函!乘「鈉離子電池」東風,同興環保斬獲7天6板
9月27日
【焦點】又投30億!拓普集團不斷加碼汽車零部件,意欲何為?
9月27日
【財華洞察】碳中和及物聯網雙風口之下,威勝控股估值卻很尷尬
9月27日
斬獲4天3板!歐洲「買爆中國電熱毯」,彩虹集團赢麻了?
9月27日
單日逆市大漲12.6%!股價翻近6倍,「大牛股」英傑電氣有何魅力?
9月26日
20%漲停,同飛股份一馬當先,引領「儲能」板塊反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