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A股服裝家紡板塊迎來異動。
早盤,同花順服裝家紡板塊指數一度拉升逾2.3%。其中,夢潔股份(002397.SZ)和龍頭股份(600630.SH)強勢漲停,太平鳥(603877.SH)、搜於特(002503.SZ)和紅豆股份(600400.SH)等股也收漲逾3%。
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中,服裝概念股恒富控股(00643.HK)飙升12.12%,波司登(03998.HK)和安踏(02020.HK)等股亦有不錯的表現。
對於服裝板塊異動的原因,與一則重磅消息有關。
出口美國關稅有望下調
近日,有關美國或將於近日宣佈調整對華關稅的新聞頻頻被媒體報道。
有報道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將於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到期。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很快宣佈取消部分對華加徵關稅。
其實,取消關稅的消息此前已多次引發服裝家紡板塊的上漲。
據悉,當前美國正面臨40年來最高水平的通貨膨脹,同時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而控制通脹的有效手段,就包括下調對華加徵的關稅。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6月發表的報告,取消特朗普時代的一系列關稅可以降低美國通貨膨脹率1.3個百分點。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出於對控制通貨膨脹的考慮,與居民生活高度相關的服裝、家具、燈具、自行車等消費品有望率先獲得關稅下調或者取消。而我國出口美國的服飾、汽車、化妝品的關稅水平與國際相比仍偏高。
光大證券認為,若美國降低對我國服裝等出口商品的關稅,將有利於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提升我國紡織制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對美市場量價齊降局面或將改善
美國市場,是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出海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縱觀全球服裝市場,從海外主要國家來看,美國依然是服裝消費需求的主要地區,佔據海外5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能否在美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對我國本土服裝企業出海之路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2015年以來,我國每年向美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金額達到數百億美元,穩居美國服裝進口頭號位置。
自2019年起,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美國市場遇冷。
當年,美國對中國進口的服裝產品在正常關稅的基礎上加徵了7.5%的關稅。關稅加徵後,我國出口美國的紡織服裝產品增長開始出現疲弱,佔美國進口總額的比重也因此明顯下滑。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9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金額同比下降9.6%至283.1億美元,到2020年進一步下降至234.3億美元。
因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美國市場關稅提升,越南等國趁勢加大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力度,從而不斷擠壓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在今年前4月,美國來自中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的進口金額比重為22.28%,已不到1/4,比重較加徵關稅前的2018年下降了近12個百分點。
雖然出口美國市場的規模提振乏力,但存在巨大機遇的美國市場依然是我國出海企業的第一目標市場。我國不少出口美國的紡織服裝企業為保量,只能通過犧牲利潤的方式降低產品單價,以鞏固市場份額。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單價從2019年的每平方米2.25美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88美元左右,降幅達16%,遠高於所有服裝進口價格3%的平均降幅。
由此,我國服裝企業這幾年來在美國市場面臨著量價齊降的尷尬局面,從而拖累了企業整體經營業績的增長。
以國内的貼身内衣龍頭企業維珍妮(02199.HK)為例,在未受關稅影響的2018財年,維珍妮來自美國市場的營收為31.64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53.91%,美國市場是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但隨著2019年出口美國面臨著突然而來的關稅衝擊,維珍妮在美國市場的營收逐年出現下降,到了2021財年降至27.54億元,佔總營收比重下降至46.09%。
為抵消美國市場方面的不利影響,維珍妮不得不將大部分出口至美國的訂單轉至越南生產,並相應調整深圳廠房的定位。
因此,若美國此次將對華服裝進口關稅下調或取消,對我國出口型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將結束這幾年來產品出口美國市場量價齊跌的局面。特别是對那些在美國市場收入比重較高的企業來說,將大大提振企業產品的出口量,更關鍵的是,企業也將無需再走「低價走量」的老路,「走量」的勇氣也會更加堅定。
此外,最近兩年,我國海外紡織品服裝訂單向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孟加拉等國轉移十分明顯,導致我國出口訂單明顯減少。後續若美國對華取消關稅,將有利於訂單回流,本土企業有望奪回近幾年的失地。
服飾出海,企業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長期以來,中國的服裝出口多以加工或者代工貼牌為主,服裝附加值低、利潤低,也難以有自主服裝品牌輸出。
但近幾年來,我國本土服裝品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目共睹,如李寧(02331.HK)率先掀起了國潮之風,國貨品牌在海外市場打響了號角。
在這種背景下,不少迷信國外大牌的消費者逐漸成為了國貨的迷弟迷妹,國貨的「真香」定律越來越靈。
國貨崛起並非偶然,除了「國潮」文化成為國貨走出去的重要推手外,其背後的供應鏈基礎、文化自信、電商渠道催化等多重因素為國產品牌出海奠定了基礎。
本土服裝品牌出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内服裝高速增長期已過,因此實現「全球化分散佈局、產業鏈一體化配合以及管理能力輸出」成為很多優質頭部企業共同的目標。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優質的供應鏈資源在逆全球化、疫情常態化、原材料大幅波動、勞動力成本不可逆上升的外部環境下更加稀缺,全球龍頭品牌更重視與龍頭優質供應商的合作,好公司的訂單確定性強。
進入2022年,在疫情常態化下,儘管市場依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全球服裝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中國有著強大的服裝供應鏈體系,服裝品類更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品類,把握出海機會正當時。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