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洞察|「風雨交加」中概股!監管再生突變,何以解憂?
原創

日期:2022年3月11日 下午8:39作者:一枝編輯:lele

前言:

在全球股市避險情緒升溫的當下,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市場投資情緒可能會變得恐慌,變得草木皆兵,任何的負面消息都會讓投資者心理防線徹底瓦解。

財華洞察|「風雨交加」中概股!監管再生突變,何以解憂?
圖源:百度圖庫

在3月10日晚,美股中概股(下稱「中概股」)就因漂亮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揪著所謂的「問責法案」不放。讓中概股投資者又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夜晚。熱門中概股、中概股回港概念等中概股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暴跌,創新歷史新低。

面對中概股的暴跌,國内投資者也只能默默「關燈吃面」,咽下這該死的「不情願」。並只能寄託於明天:回到一個沒有證券監管政治化、理性、追逐價值投資的「中概股」市場。

放眼當下,A股、H股及新加坡市場,或許是中概股二次上市或進行股權融資最理想的平台。

那麽,問題來了。所有中概股都可以回歸hth登录入口网页、A股及新加坡市場上市嗎?另外,大量的中概股回歸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抽血」現象,給hth登录入口网页或A股帶來流動性壓力呢?

監管頻頻施壓,中概股跌幅超六成

引發3月10日晚中概股暴跌的「外國公司問責法」,並非第一次出現。實際上,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生之後,川普就表示過要加速推動《外國公司問責法》(下稱「問責法案」)等相關法案的落實進度。

2020年12月,川普簽署了問責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當時,這個問責法案就要求,連續三年不能滿足漂亮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股票,不能在漂亮國市場交易。(這赤裸裸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針對誰,自然不用說——中概股)當時,中概股就開始面臨著退市壓力。

而引發漂亮國對中概股政策監管收緊還得追溯到去年下半年。去年,滴滴事件和教培雙減政策陸續發生之後,漂亮國對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要求達到了「史上最嚴」。

2021年7月30日,SEC主席加里·詹斯勒在SEC官網發表聲明表示,中國企業在獲準於漂亮國上市之前,將需要對其VIE結構、政府監管風險等相關信息進行更嚴格的披露,否則證券監管機構將不允許中國公司在美籌集資金。到了2021年12月,SEC完成了問責法案最終實施細則。中概股面臨的監管壓力驟增。

到了2022年3月(本周),SEC開始拿著問責法案的大棒亂揮。SEC表示,將5家中國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簡稱HFCAA)的暫定清單,包括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列入暫定清單從3月8日算起。

從2020年12月份川普簽署問責法案到今日SEC的大棒亂揮,「受傷」的熱門中概股板塊跌幅已經超六成。

據財華社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日至2022年3月10日,熱門中概股板塊累計漲跌幅為-61.30%,成為美股市場中,跌幅最大的概念股板塊之一。

財華洞察|「風雨交加」中概股!監管再生突變,何以解憂?
圖為:熱門中概股板塊日線走勢圖 圖源:富途

吹響回歸的「號角」

從去年開始,當海外「遊子」在外受到冷落或刻意針對之際,我國也積極通過出台企業境外發行和上市相關的新政,不僅完善境外上市監管制度,為企業境外上市活動設置「紅綠燈」,給中概股回歸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去年對於中概股最大利好消息,莫過於港交所修訂新規。

2021年11月19日,港交所公佈《針對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改革看法咨詢總結》(下稱「新規」),新規將於2022年1月1日實施。新規不僅降低二次上市申請門檻,還為海外市場摘牌公司提供豁免期。這進一步提升了中概股回港上市的信心和吸引力。

緊隨其後,2021年12月24日,國内證監會發佈境内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與《備案辦法》,規範中概股上市要求、存量監管及回歸過渡安排。

光大證券認為,《管理規定》和《備案辦法》對國内企業境外發行證券進行制度規範和統一,原則上堅持鼓勵境内企業境外融資,不額外設置門檻和條件,支持依法合規的境内企業利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方向上明確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政策沒有改變,有利於降低「中概股」投資的政策不確定性,利於穩定投資者對於「中概股」的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從過去一年時間里,隨著漂亮國對中概股監管持續收緊,疊加港交所再次改革為中概股回歸創造了更優的環境,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節奏是加快的。

2021年共有8家中概股選擇在港二次上市,與去年的9家基本持平。這8家中概股分别是百度(09888.HK)、哔哩哔哩(09626.HK)、微博(09898.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和黃醫藥(00013.HK)、攜程(09961.HK)、汽車之家(02518.HK)。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列入問責法案暫定清單的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這5家中概股,都實現了二次上市。其中,百濟神州(三地上市)和盛美半導體(盛美上海)於2021年回A上市。

中概股回歸潮及退市潮

從目前SEC大棒亂揮之下,美股的中概股投資情緒或許受到不小的打擊。中概股或許會加速回歸内地資本市場。尤其是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因hth登录入口网页在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再上市、雙重上市以及二次上市具備一定的便利性,所以是當前中概股首選的上市地。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中概股都具備二次上市的條件及基礎。從目前中概股回歸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回港二次上市或在A股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基本都是大市值、大體量的中概股企業。而小市值中概股因監管融資受限之後,多數會選擇直接退市。

據Wind數據顯示,就2021年1月至7月,選擇從美股退市並完成摘牌的企業就高達26家,較去年同期的11家,增幅1.3倍,約等同於2020年全年從美股摘牌退市企業總數。其中,不乏新浪、蛋殼公寓等知名中概股。

目前,按照hth登录入口网页新版修訂意見,對不具有WVR(同股不同權)架構而申請二次上市公司的要求最低預期市值30億港幣的市值要求。如果從市值這一條要求來看,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大多數企業市值還不滿足在港二次上市的要求。

截至2022年3月10日,納斯達克中概股(包括已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共有189家,市值低於30億港元的企業有143家;紐交所中概股(包括已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有84家,市值低於30億港元的企業有47家。納斯達克及紐交所兩市的中概股中,市值不低於30億hth登录入口网页的企業僅有83家。

隨著中概股在美國股市遭遇「冷落」,低迷的流動性、不佳融資環境及監管環境,或許會讓不少中概股選擇退出美國二級市場,尋求更加友好的股權融資市場。展望2022年,中概股回歸潮及退市潮或將因漂亮國監管收緊而加速推進。

尾語:

回到前言之問,大體量的中概股或密集回歸的中概股,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抽血」現象,給市場造成流動性衝擊呢?尤其是目前投資情緒低迷的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

實際上,與去年上半年中概股回歸不同的是,目前大多數中概股股價出現了腰斬,而且hth登录入口网页IPO破發潮不斷,中概股抽資的作用是大幅減緩。

此外,市場部分投資者認為,中概股股價暴跌及IPO破發潮,抑制部分中概股發行新股的信心,部分中概股回歸或暫不進行大規模或暫不發行新股。等待股市回暖了或自身股價表現搶眼了,中概股會在股價高位,通過增發或配售股份方式,進行股權融資。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3月11日
【中概股大盤點】《外國公司問責法》再起波瀾,中概股加速回歸?
3月10日
財華聚焦|蔚來上市首日幾乎持平,新勢力「涼了」?
3月10日
【IPO前哨】奮力「一搏」,造就樂華娛樂IPO之夢
3月10日
【市場觀潮】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新活力正「冉冉升起」
3月10日
新經濟風雲錄|潛在的光伏新勢力!海螺水泥豪擲50億入局新能源市場
3月9日
財華洞察|從蘋果的地表最強芯,聊一聊中芯國際的「芯事」!
3月9日
洞見生物醫藥|中醫藥政策暖風頻頻,投資機遇一籮筐!
3月9日
新經濟風雲錄|谷歌佈局網絡安全,國内龍頭奇安信今年如何應對?
3月9日
元宇宙視界|當教育進入「元宇宙世界」,想象空間有多大?
3月9日
鼎豐集團(06878.HK):hth登录入口网页配置價值凸顯,hth登录入口网页通「新貴」有望成「新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