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寧德時代的一舉一動牽動著鋰電板塊的走向,如今寧德時代跺跺腳,整個A股都得抖三抖。近期寧德時代股價又大漲,10月19日盤中最高位置觸及614.98元/股,收盤價有些回落,報590.60元/股,總市值為1.38萬億,這一波的上漲與近期的利好動態、回復函的五問五答息息相關。
這個五問五答,信息量很大,值得細細解讀,幾乎是把寧德時代的家底、核心競爭力以及目前新能源鋰電池行業狀況、發展階段都呈現出來了。
01五問五答
2021年8月12日晚,寧德時代發出一項582億元的定增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至多發行2.33億股。這一舉動引發了監管層的注意,深交所發函問詢寧德時代此次融資的必要性,為啥要這麽多錢,是否存在過度融資,募投項目收益測算情況、對外投資情況等。
2021年10月18日,寧德時代針對深交所的問詢,一一進行了細致解答,概況起來總共有五問五答。
第一問,本次發行融資的必要性及規模合理性?補充流動資金為啥要93億元,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項目為啥要70億?有沒有過度融資?
關於本次發行發行融資的必要性與規模合理性,寧德時代的回答大意是新能源車和儲能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產業,空間大,上下遊產業鏈的投資比較高,研發投入高,花錢地方多,過去融過幾筆資金,但是錢依然不夠花,還得繼續融資。
鋰電產業本身是重資產的行業,需要借助財務槓桿來撬動,讓雪球越滾越大,因此,寧德時代深谙此理,過去在借力資本反哺自身業務確實有獨到本領,新增電池產能建設及實施涉及設計規劃、生產用地、生產流水線等一係列流程,週期較長,寧德時代往往選擇前瞻性佈局,戰略眼光高。
無論是債權融資還是股權融資,寧德時代歷經多次,債權融資主要通過銀行授信及發行債券等方式實施。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銀行借款和應付債券合計餘額分别約為 55.66億元、95.97億元、280.45億元及 323.54億元,金額逐步增長。
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資產負債率偏高,寧德時代的資產負債率從 2018 年末的 52.36%提高至 2021 年 6 月末的 63.67%。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寧德時代的銀行授信額度約為732億元,其中已使用287.73 億元。
股權融資包括 2018 年首次公開發行和 2020 年非公開發行。2018年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淨額 53.52億元,2020 年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淨額 196.18 億元,截至 2021 年 9 月 30日,第一筆已經使用完畢,第二筆已使用金額佔募集資金淨額比例為79.38%。
關於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項目為啥要70億?高研發投入其實是任何一家龍頭製造業的典型現象,寧德時代當然也不例外。
寧德時代的回答是,為了佈局成本更低的新型電池技術,比如鈉離子電池、 CTP 技術,公司正在研究下一代 CTC 技術,在電芯和底盤集成基礎上,再集成電機、電控等汽車組件,進一步降低電池製造成本,提升新能源車續航里程。
簡而言之,降成本、降能耗、提升產品競爭力,更好滿足下遊需求,這可是基業長青的關鍵啊。
這70億主要花在人才成本、機器設備兩大方面了,項目建設期限為 5 年,平均每年投入 14億元。
設備方面,需要購置相應的研發設備及軟件係統等,開展新一代動力及儲能電池關鍵材料體係研發、結構設計及智能製造、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關鍵材料及設備開發、大規模儲能係統、智慧能源網絡等,這個項目如果進展順利、成功落地,極有可能成為寧德時代新的業績增長點——「儲能、鈉離子電池、智慧能源網絡」。其實儲能已經在財報上體現出了,鈉離子電池與智慧能源網絡孩子醞釀階段。
人才方面,目前研發技術人員 7878 名,其中,擁有博士學歷的 134 名、碩士學歷的 1524 名。
本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582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以下項目:
可以看出,除了79億的研發項目,93億的流動資金,這582億的資金大部分還是用到了產能擴建方面。
也就是說,寧德時代目前依然處於「滾雪球」的階段,整個鋰電池的產業處於飛速發展時期,全球的一把椅位置雖然目前是寧德時代(市佔率30%),但是還存在未知數,需要不斷釋放新的產能,跑馬圈地,遠遠甩開老二的市佔率,才能坐實這一位置。
第二問,2018-2021上半年,為啥寧德時代的毛利率逐年下滑,存貨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卻逐年提升?這個問詢可以說是針對寧德時代盈利能力的拷問。
客觀的說,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的產業,剛剛興起的階段,毛利是偏高的,因為參與者少,供給低於需求,量少價高,但隨著參與者越來越多,供給量多了產品價格就走低,毛利就進入下滑期。
寧德時代在回復中表示,2018年-2021上半年,公司的動力電池銷售單價分别為 1.16元/Wh、0.96元/Wh、 0.89元/Wh、 0.79元/Wh,確實呈現逐年下滑,這樣就引起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毛利逐年下滑,由2018年的34.1%下滑到2021上半年的23%,如下表所示:
當然,這並非是寧德時代的自身原因,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毛利都是在下滑的。
關於存貨的疑問,2018-2021上半年,寧德時代的生產規模隨著訂單的增加而增長,相應各期末存貨賬面價值增加,存貨增長規模與業務發展規模相匹配,具體如下表所示:
對動力電池行業的來說,目前處於搶佔市場的階段,適度的存貨是明智之舉,客戶第一時間要,能夠第一時間給,增強下遊的黏性。
存貨高不可怕,其實最可怕的是產銷率低,2018 年至 2020年,寧德時代的產銷率均高於80%且逐年上升,產銷率情況良好,對當下的鋰電動力電池來說,確實是供不應求。
第三問,發行人本次發行擬募集 582億元,其中 419億元用於5個電池生產項目,投資成本與收益的測算,項目存在的風險以及是否取得相關生產資質。
通俗點來說,就是監管層在詢問寧德時代計劃投資的這5大電池生產項目,大概收益多少?有沒有啥風險?
寧德時代的效益測算邏輯還是比較偏保守、謹慎的,充分考慮了公司歷史實際經營情況和未來行業發展狀況,包括 2021 年以來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公司測算使用的達產後各年度平均毛利率低於報告期内公司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毛利率,五大生產項目的收益測算如下所示:
寧德時代本次募投項目的内部收益率介於 16%~17%區間,處於同行業上市公司類似募投項目内部收益率的區間内。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這五大生產項目能夠順利投產並落地,寧德時代的營收業績將再一次插上翅膀飛一波。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類似募投項目相比,寧德時代5大電池的項目效益測算確實較為謹慎,同行業上市公司近年來類似募投項目的效益測算情況如下:
可以看出,融資(或自有資金)+擴產是當下動力電池廠商的主旋律,大家都在積極提升產能來搶佔市場。
第四問,關於寧德時代旗下公司的兩次行政處罰,第一次是子公司龍岩思康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處以罰款 32.5萬元的行政處罰;孫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因燃爆事故而受到49.98萬元罰款,監管層問詢的是整改措施以及是否屬於重大違法行為。
這個問詢是監管層針對寧德時代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的問詢。
寧德時代的答復是已經及時整改,且兩次處罰不是重大違法行為。
第五問,關於寧德時代對外投資的情況,財務性投資情況,有沒有涉足房地產公司。
通俗點來說,監管層在問詢寧德時代有沒有搞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活動,怕融資的錢用錯地方。
2021 年 6 月末,寧德時代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金額為 22.15 億元,這筆錢主要是短期理財行為,不屬於財務性投資。持有的衍生金融資產金額為 11.84億元,主要由期貨合約和遠期外匯合約構成,為減少生產經營相關原材料價格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影響,寧德時代開展了商品套期保值業務。
2021 年 6 月末,寧德時代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金額為 92.41億元,長期股權投資主要圍繞產業鏈佈局、市場拓展等開展,投資標的主要集中在鋰電設備及材料、儲能應用、車用半導體及相關領域,投資方向始終圍繞公司主業,佈局產業鏈上下遊,以保障關鍵資源供應及加強產業鏈合作和協同。
寧德時代目前共參與八只產業基金及並購基金投資,投資目的也是為了圍繞產業鏈佈局而開展的投資,其中六只基金已開展投資,其餘兩只尚未開展投資。
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寧德時代的財務性投資及類金融業務賬面金額合計17.78億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比例為 2.59%,佔比較低,不足30%。
長期股權投資當中,除小康人壽、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以及上海融和電科融資租賃公司,認定為財務性投資外,其他投資不屬於財務性投資。
關於是否涉足房地產行業,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的經營範圍中均不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類型,均未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
寧德時代畢竟是一家製造業公司,而非金融公司,我們可以看到,寧德時代的投資都是始終圍繞著自身業務相關的,屬於產業投資。
通過這五問五答,我們可以間接的發現,目前鋰電板塊仍然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離所謂的飽和期、泡沫期還尚早。
02近期的利好動態
第一件事,10月14日,一家叫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ELMS)美國商用電動汽車製造商表示,該公司已與寧德時代簽署電池供應協議,寧德時代將為ELMS提供磷酸鐵鋰電池(LFP)。供貨期限是2025年前,且雙方約定將在美國建廠。這家ELMS應該就是一家物流供貨企業,9月開始生產的小型商用電動車就採用了寧德時代供應的電池。這意味著美國市場在逐漸打開,寧德時代的全球化又邁出重要一步。
第二件事,寧德時代近期公告,擬在湖北宜昌投資不超過320億元,主要建設具備廢舊電池材料回收、磷酸鐵鋰及三元前驅體、钴酸鋰及三元正極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擬由廣東邦普、寧波邦普負責實施,建設期為6年。6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值得關注,6年挺長的,說明新能源離飽和期還尚早。
第三件事,寧德時代與中國人保財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契機是新能源車上保險困難,傳統車險並未將三電納入理賠範圍中,保險公司缺乏數據,新能源車險定價難,還存在「高保低賠」的現象,對車主是一種損害,寧德時代與人保財險在行業標準制定、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渠道和人員共享、大數據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寧德時代此舉或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車電分離模式的發展,也就是寧德時代擬推廣的電池銀行,在車電分離模式中,用戶購買新能源車電池部分的成本不用用戶承擔,而採取從電池銀行租賃的方法獲得動力電池,租金採取按揭方式支付。
寧德時代的利好不斷,而LG卻屢出幺蛾子,通用汽車近日的官方消息,已與LG就雪佛蘭BoltEV的召回問題達成協議,LG同意最高將會向通用汽車賠償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1億元)。從2019年開始,雪佛蘭BoltEV車型已經至少發生了13起自燃事件,採用的均是LG的動力電池。導致雪佛蘭起火的根本原因,是LG電池中同時存在兩種製造缺陷:負極極耳撕裂和隔膜發生褶皺。這並不是LG由於動力電池質量問題的首次賠付,今年,現代汽車因為自燃危機召回了8萬多輛電動汽車,召回成本達到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6億元)。
寧德時代超過LG並拉大差距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目前寧德時代全球市佔率已經是30.3%,不但穩居榜首且領先第二位的LG新能源近6個百分點。
如果此次582億的定增能夠順利完成,五大電池項目能夠成功落地,那麽未來的三年内,寧德時代的全球市佔率能否衝破50%,全球一把椅的位置將堅固的坐實,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命脈將掌握在中國手中,這是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看點。
作者 慧澤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