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師:“木雕要近百萬,石雕三四百萬,這一整棟沒有幾千萬是做不起來的”
來潮汕,除了看一場英歌舞,還要看看潮汕的建築。
前段時間親戚家喜遷新居,我去了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普寧市泥溝村。
感受了一回潮汕人的喬遷儀式,也感受到了潮汕的建築之美。
木雕生香,石雕鎮宅,嵌瓷映天光。
在門口便能看到這些精美的石雕。工匠們在花崗巖上雕出了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也雕出了美好的寓意。
進門的木雕又是另一番天地,線條是剛勁有力,圖案簡潔,卻富有張力。
周大師:“這是百鳥朝凰,代表子孫滿堂的意思,樹身用金色,鳥就用五彩,都是有一定講究的”
這位周大師,聽說祖上原是御前侍衛,後被流放到潮汕,在這兒建了潮州木雕廠,木雕工藝代代傳承下來,到他已是第四代傳人。我問他有沒有繼續傳承下去,他肯定地回答。
杜總:“後繼有人我們就放心了”
潮州木雕傳承千年,以木為紙,化木成金,雕刻出生活的美好寓意。
周大師:“瓷器,把它打碎,然後一個接一個的搞起來的”
看著屋脊的嵌瓷,是把瓷器的碎片拼成了各種各樣的形象,成為了建築上不會褪色的風采。
瓷片破碎亦可重生,不破不立,是建築藝術,也是人生的藝術。
周大師聲音:“木雕要近百萬,石雕三四百萬,這一整棟沒有幾千萬是做不起來的”
“像我們潮汕人,就比較喜歡傳承”
都說“潮汕厝,皇宮起”,當我真正觸摸到潮汕建築的雕花門樓和石雕的每處鏤空,看到了92年的潮汕老宅也是這樣的精工細作,才理解他們斥巨資建成的不只是房子,更是親情和藝術,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真正的東方美學,早就在我們祖輩的屋檐下,等了我們千年。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或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