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大行報告】羅兵咸永道:人工智能到2035年將助推全球經濟規模增長15% 全球經濟格局將重塑

日期:2025年4月30日 下午5:09

【財華社訊】4月30日,羅兵咸永道今日發布的《循變演進,價值新生》(Value in Motion)報告顯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推動全球經濟規模增長15%。這將使全球經濟的年增長率額外增加一個百分點,對全球經濟的促進作用與19世紀工業化對全球經濟增長影響的變化相當。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帶來的全球經濟增長紅利存在不確定性,其釋放程度不僅依賴技術突破,還取決於負責任的使用、清晰的治理以及社會各界(公眾和組織)的信任。在羅兵咸永道構建的情景分析模型中,在信任和合作程度較低的情況下,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較為有限,僅為8%;而在悲觀情景下,這一數字更是低至1%。

該研究發現,全球經濟正加速進入深度重組階段。在覆蓋全球的22個主要行業中,多達17個行業的企業正面臨近25年來最為嚴峻的轉型挑戰。據測算,僅在2025年就將有7.1萬億美元的企業收入進行重新分配,而這一情況甚至發生在近期全球關稅上調之前。

羅兵咸永道的研究表明,在未來十年中,各行業將以新的方式重組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形成跨越傳統行業界限的新領域。例如,電動汽車的興起正促使電力供應商、電池製造商、科技公司等進入移動出行領域,使其能夠與汽車製造商一同創造價值。

羅兵咸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Mohamed Kande)表示: 「隨著經濟結構發生轉變,價值創造將越來越多地來自於能夠突破行業壁壘、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的組織。企業決策者若能敏銳捕捉客戶需求的變化趨勢,並借助先進技術手段徹底革新企業的運營模式,將有望推動企業增長實現質的飛躍。」

氣候影響

羅兵咸永道的分析顯示,儘管人工智能有望加速經濟增長,但氣候風險中的物理風險所帶來的成本將制約經濟發展。羅兵咸永道的經濟模型表明,氣候風險中的物理風險可能使2035年的全球經濟規模比預期縮小近7%。

人工智能的普及預計將導致數據中心能耗增加。然而,適度利用人工智能來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抵消這部分增加的能耗。根據羅兵咸永道的估算, 如果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人工智能使用量可以降低0.1%的能耗強度,那麼使用人工智能所產生的額外能耗和排放就可以被抵消。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29分鐘前
【大行報告】富達國際:美科企業績前市場情緒憂樂參半 黃金成投資避風港
昨天
【大行報告】萊坊:零售地產市場在全球經濟變遷中謹慎前行
昨天
【大行報告】中泰國際:外部風險波動反復 政策底線思維下攻防平衡
前天
【大行報告】中原地產:首季二手私人住宅現樓按揭上升近三成
4月27日
【大行報告】仲量聯行:首季樓市氣氛回暖 唯租售價格續跌
4月24日
【大行報告】美聯:發展商積極「去庫存」 年內迄今一手成交4成半屬貨尾單位
4月18日
【大行報告】中泰國際4月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策略展望:政策驅動穩增長 内外承壓尋突圍
4月3日
【大行報告】景順觀點:人工智慧和科技投資機遇
4月3日
【大行報告】德勤:亞太私募股權年鑒揭示市場強勁復蘇和投資趨勢的轉變
4月3日
【大行評稅變】普來仕:「對等關稅」對亞洲市場影響幾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