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A股三大指數維持震蕩格局,截至收盤,滬指跌0.13%,深成指漲0.23%,創業板指漲0.49%,兩市超2100只個股上漲。
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938億元,小幅縮量,而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37.5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19.28億元,深股通淨賣出18.29億元。
板塊方面,醫療系繼續獨樹一幟,包括芬太尼、中藥、新冠治療、仿制藥、眼科醫療、生物疫苗等板塊相繼大漲。其中,維康藥業(300878.SZ)漲停,諾誠健華-U(688428.SH)大漲16.54%,神州細胞-U(688520.SH)大漲12.19%,百濟神州-U(688235.SH)大漲11.99%,恩華藥業(002262.SZ)大漲7.25%,人福醫藥(600079.SH)大漲7.04%。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受集採預期利好政策集中釋放,貼息貸款以及醫藥板塊低配等因素影響,醫療器械和科研裝備估值逐步迎來重估。貼息貸款政策持續推進,該行預計將有2000億元以上的貼息貸款額度被用於醫療衛生領域。此外,貼息貸款打開醫療借貸經營渠口,提供增量資金渠道。
「雙11」大促臨近,物流、統一大市場等板塊亦漲幅靠前,其中,新寧物流(300013.SZ)大漲19.95%,東方嘉盛(002889.SZ)大漲10%,普路通(002769.SZ)大漲10%,物產環能(603071.SH)大漲8.92%。
此外,儲能、鈉離子電池、PVDF概念等前期賽道股漲幅可觀,其中,申菱環境(301018.SZ)大漲17.23%,新風光(688663.SH)大漲13.61%,南網科技(688248.SH)大漲11.36%,傳藝科技(002866.SZ)大漲7.08%。
2022年上半年,我國大型儲能的裝機量約為0.8GWh,在疫情的影響下,並網相對較少,預計下半年會得到改善;截止8月份,儲能的在建項目已達18.1GWh,預計這些項目年底完成並網。預計到2025年達到50GW,國内目前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滲透率較低,空間足夠大。東吳證券認為,儲能行業總體有望持續80%以上增長,長期前景樂觀。
跌幅榜上,半導體、培育鑽石、油氣開採等板塊在列,其中,中兵紅箭(000519.SZ)大跌6.87%,力量鑽石(301071.SZ)跌4.07%,長光華芯(688048.SH)大跌5.97%,中曼石油(603619.SH)跌3.82%。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