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沪硅产业发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经初步核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11亿元,同比增长约51%;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亏损8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约74%。
对于业绩的改善,公司称主要是由于2022年1-2月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且公司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产品的产出和销量均有持续提升。
利好刺激下,3月10日,沪硅产业一度冲高大涨逾8%,截至收盘,报涨5.99%至25.5元/股,总市值达693.7亿元。
国产半导体硅片龙头,产销两旺
沪硅产业是于2015年由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一期)等出资成立,专注于8/12英寸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截至目前,沪硅产业已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厂商之一,并率先实现12英寸(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量产,打破了我国12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
产品方面,包括8英寸(200mm)及以下半导体抛光片、外延片、SOI硅片,以及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各产品均已向国内外各大晶圆制造厂批量供货。2021年上半年,8英寸及以下半导体硅片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贡献超7成营收。
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受益于2021年度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公司的产能逐步释放,因此公司销售有较大增加,从而带来的利润及利润指标均同比增幅较大。
报告期内,沪硅产业实现营收24.67亿元,同比增长36.19%;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66.58%;扣非净利润则亏损1.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了2.81亿元,实现同比减亏。
详情查阅:大基金持仓|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67%,沪硅产业(688126.SH)获大基金二期入股
来到2022年,1-2月份公司依旧表示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产品产销两旺。
然而,尤为注意的一点是,近几年来,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一直保持亏损局面,就连在前两个月的经营数据也一览可见。
不过,这里所释放一个较好的信号是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已有所收窄,侧面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得到有效释放。
国产替代正当时
实际上,近两年来半导体产业维持高景气度,主要受5G、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物联网等行业发展驱动,带动了对上游半导体硅片需求的增长。
所谓的半导体硅片也称硅晶圆,是全球90%以上半导体器件的基石性材料。
与光伏硅片不同,硅晶圆并非由单硅晶片直接切成,而是通过蒸馏和化学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再经过照相制版,研磨,抛光,切片等程序,拉出单晶硅晶棒,然后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圆。
对于半导体硅片企业而言,将半导体级多晶硅材料制造成半导体硅片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其中拉单晶便是最核心的工艺。
从竞争格局看,2020年日本信越和SUMCO市占率分别为28%、22%,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市占率15%,德国世创电子市占率11%,韩国SK Siltron市占率11%,合计总份额已达87%。
而沪硅产业是于2016年成功拉出第一根12英寸单晶硅锭,2017年打通了12英寸半导体硅片全工艺流程,2018年实现12英寸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量产,自此填补了中国大陆12英寸半导体硅片产业化的空白。
截至目前,公司已掌握大尺寸硅片相关的直拉单晶生长、磁场直拉单晶生长、热场模拟和设计、大直径硅锭线切割、外延等技术;尤其是在SOI硅片方面,拥有了SOI硅片生产领域内最全的技术,包括SIMOX、Bonding、Simbond等先进制造技术。
硬核技术支持下,公司产能迅速扩张。数据披露,2018年至2021年,公司12英寸硅片产能分别达到10万片/月,15万片/月,20万片/月,30万片/月。
相较与此,公司8英寸及以下硅片发展相对成熟。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8英寸及以下硅片产能已达40万片/月。
近期,公司50亿定增靴子落地,赢得了“国家队”的青睐,还包括备受瞩目的大基金二期入股。对于增募集50亿元,主要还是为了加码投建12英寸高端硅片研发与制造,预计于2024年达产,总规划产能将达到60万片/月。
为何公司仅仅扩产12英寸硅片呢?其实,这也正是半导体硅片产业发展的趋势指向。
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硅片不断向大尺寸的方向发展。按照尺寸类别,可分为2 英寸、3 英寸、4 英寸、6 英寸、8 英寸与12 英寸硅片,硅片直径的提升使得硅片面积呈平方级增长,为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向大尺寸演进是半导体硅片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说,硅片尺寸越大,硅片上制造的芯片数量就越多,边缘损失同时越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芯片成本。
所以,随着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有望在市场上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据全国第二大硅晶圆生产商SUMCO预计,12英寸硅片供不应求有望延续至2026年;环球晶圆也表示订单能见度到2024年,预计2022年产线继续满载且价格将提高。
后语:
作为国产的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拥有绝对的实力,身后又有大基金一期、大基金二期撑腰,放在二级市场上也是一只响当当的“明星股”,2020年上市初期一度暴涨5倍。
不过,长期走势看,自暴涨至69元/股高点以来,便持续震荡回调,近期股价有细微反弹,但距离历史高点已跌逾60%。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m.iteamtexas.com/)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