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海辰藥業股價繼續漲停20%,報收84.04元/股,目前市值100.8億元。這已經是今年以來,該公司錄得的第11個漲停板。
自1月初以來,海辰藥業不斷創出新高,股性非常活躍,截至3月7日收盤,股價漲幅超過320%,堪稱醫藥板塊的黑馬。
筆者統計了下,2022年兩市個股漲幅排行榜(1月1日至3月7日),如果剔除剛上市不超過3個月的匯通集團,截至目前,海辰藥業漲幅暫列兩市第一名。
沾上熱門概念
資本市場從來不缺故事。一只牛股的誕生,多半牽涉一些熱門的概念,擅長講故事。
今年以來,「幽門螺桿菌」概念突然爆火,帶動海辰藥業股價大幅提升。今年年初,海辰藥業股價尚不足20元,1月11日和1月12日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上漲20%。
1月17日,海辰藥業繼續衝擊漲停,股價最高達到40.63元/股。
不過當日,海辰藥業立馬公告提示風險,稱公司注意到近期關於幽門螺桿菌相關市場熱點的討論。截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消化類產品收入佔比小於6%,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很小。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可能海辰藥業的股價可能迎來震蕩調整。但其股價自2月21開始,又陸續3個20%的漲停板,這是為何?
答案是「新冠治療藥」。
2月20日,海辰藥業披露稱,控股子公司安慶匯辰的「100噸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其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項目正在備案中。在這份公告中,「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顯然是關鍵詞。奈瑪特韋正是輝瑞新冠口服藥奈瑪特韋片/利託那韋片組合包裝(Paxlovid)的主要成分之一。
海辰藥業的這份公告,給了市場很多的遐想空間。投資者預期其切入輝瑞新冠藥的產業鏈。
奧密克戎變種肆虐蔓延下,不僅全球每日新冠確診連創新高,國内疫情也接連出現多點爆發。這背後反映出的是此前僅由疫苗接種搭建起的新冠防疫模式在面對不斷變種病毒時的不足。
很多巨頭開始陸續推出新冠治療藥物,輝瑞則是其中的領先者,其推出的Paxlovid在2021年12月份獲得FDA緊急批準,成為美國首個獲批的口服新冠藥物。據輝瑞預計,2022 Paxlovid產量大約為1.2億療程,業績預期大約在220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
不過,僅從海辰藥業當日公告來看,投資者僅僅能獲得的確切信息是,其子公司有一個與奈瑪特韋原料藥及中間體有關的項目,但至於該項目是工業生產還是學術研究項目,以及項目如何開展、具體内容為何、對海辰藥業有何影響等信息,公告表達均十分有限。
隨後,海辰藥業在2月24日回復中說出,公司與輝瑞公司新冠口服藥項目不存在直接商業合作。直接給市場澆了一盆冷水。
但海辰藥業的股價已經坐上了火箭,短期強勢不改。
業績略滑坡,創始人「起家」有故事
海辰藥業於2003年成立於南京,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制劑、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業務。產品下遊涵蓋利尿、心血管、抗感染、消化係統、免疫調節、降糖、骨科等治療領域。
其中,利尿類、抗生素類和醫藥中間體是公司三大主要業務。2020年,三大業務營收分别佔比42.44%、21.61%及10.55%。
公司創始人曹於平的發家史頗為傳奇。
1997年,曹於平毅然辭别大學講台,創辦了當時為數較少的民營藥品研究和開發科研機構――澤辰科技公司。創業初期,曹於平和幾個朋友僅憑10萬塊錢,在6年時間里研發了20餘個新藥項目。
而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俗稱「偉哥」的西地那非的成功研制。
《南京日報》曾經做過專門的報道:「美國輝瑞公司為了獨霸中國幾十億元的男性病市場,擬向我國政府申請適應症專利。一旦其申請成功,我國藥企就不能生產偉哥,不僅數10億元的市場份額要被輝瑞獨霸,而且我國數以萬計的ED患者要花百餘元才能買到一粒偉哥,‘性福’一次的成本要比國產偉哥貴5倍。為此,曹於平在自行研制合成了合格的西地那非後,聯合國内數十家藥企聯合向輝瑞提出挑戰,並最終在沒有硝煙的知識產權戰場上赢得了美國。」
靠新藥研發積累了第一桶金之後,曹於平又創辦了海辰藥業,直至2017年公司登陸A股市場。
從業績來看,海辰藥業上市以來的表現並不理想。2017~2020年,海辰藥業營業收入分别為4.55億元、7.12億元、9.25億元、7.06億元;淨利潤分别為6560.05萬元、8322.32萬元、9725.82萬元、5523.01萬元;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别為45.02%、26.86%、16.86%、-43.21%。
可以看出,海辰藥業的淨利潤增速一直在持續放緩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狀況,尤其是疫情的到來,公司業績開始走下坡路。
海辰藥業曾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各級醫療機構就醫人數下降,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隨著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主要產品醫保報銷範圍受限、國家帶量採購及省級聯動招標採購利潤空間下降等原因,導致公司產品銷量及銷售收入均有所下滑。
不過,2021年公司卻迎來反轉。1月19日,海辰藥業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8億元至2.99億元,同比增長422.09%-441.30%。
超過4倍的業績增速,在海辰藥業上市的這五年屬於頭一次。
對於全年業績突然暴增,海辰藥業也作出解釋,報告期内,公司投資項目主體高研歐進基金與非關聯第三方PAGACIIINemoHolding(HK)Limited簽訂了關於高研歐進生物的股權轉讓協議。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公司以此交易價格為客觀依據,對該金融資產期末金額進行公允價值估值確認。經測算,扣除相關稅費後,本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收益可獲得淨利潤約2.6億元。
事實上,如果剔除這筆交易的影響,2021年,海辰藥業扣非淨利潤僅2652.13萬元至3712.9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50%,仍在下滑之中。
結語——
海辰藥業作為小盤醫藥股,今年以來運氣不錯,踏準不少熱門題材,股價節節新高,大漲320%,公司漲幅高居於兩市榜首。
不過海辰藥業業績有些尷尬,似乎和如此亮眼的漲幅不大匹配,市場預期公司能切入新冠藥的黃金賽道,但後續的發展如何,還需持續跟蹤。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