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氫風」已至|產業發展提速,上汽集團擬分拆「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
原創

日期:2021年11月29日 上午9:38作者:一枝

上汽集團(600104.SH)也加入了「分拆上市潮」。

11月25日,上汽集團(下稱「上汽」)宣佈,擬分拆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捷氫科技」)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分拆捷氫科技獨立上市的背後,是上汽全面聚焦及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罷了。

上汽分拆背景:新能源業務分拆已成風

在新能源業務分拆已成風的當下,上汽分拆捷氫能源單獨上市,有種順勢而為之的感覺。

具體而言,隨著「雙碳」相關概念的不斷深化,相關新能源產業的不斷出台及落實,新能源已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在此背景之下,港A兩大市場新能源車相關的概念板塊均迎來前所未有高景氣度,上遊的新能源鋰、鎳、钴等原材料、中遊的新能源車的零部件及下遊的新能源車企等等,均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行情。

新能源產業景氣度持續高走,資源企業、傳統車企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企業,紛紛加快分拆旗下新能源業務單獨上市的步伐,預借資本熱度實現股權融資的同時,擴大其產業版圖。尤其是在近兩年,新能源產業投資熱度持續大熱,分拆呈現持續走高的態勢。

例如,天能動力分拆天能股份、東嶽集團分拆東嶽氫能、廈門鎢業分拆廈門鎢新、江蘇國泰分拆瑞泰新能源、比亞迪分拆比亞迪半導體、寶鋼股份分拆寶武碳業、銅陵有色分拆銅冠銅箔、紫江企業分拆紫江新材、美錦能源分拆飛馳汽車......一家接一家,多到數不過來。

不僅如此,沒有分拆計劃的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選擇擴大產能,或合作,或加速全產業鏈佈局的資本運作比比皆是,所涉及的資金有小到2-3億元新能源產能項目,大到幾百、上千億產業新能源產業基金。此外,非新能源產業鏈相關的企業也紛紛加碼佈局新能源產業,均想分羹新能源產業催生的萬億發展紅利。

誠然,新能源產業「東風」已起,想「馭風而行」或順勢而為之的企業仍不在少數,分拆、重組、收並購等資本運作的消息還會不斷的出現。

瘋口之上,豬也是可以飛的。

上汽分拆背後:大象轉身新能源,「鋰+氫」並舉

上汽不僅是國内老牌的車企,亦是國内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過去依靠燃油車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汽車王國,業務覆蓋整車、零部件、移動出行和服務、金融、國際經營五大業務板塊。

然而,隨著「雙碳」目標持續深化,上汽為了適應新賽道的競爭,也不得不加快變革,加速融入新能源車浪潮中。

雖然上汽這樣的汽車巨頭轉戰新能源車市場,沒有「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那麽遊刃有餘,但好在過去十餘年積累的技術、平台、資源等優勢在手,讓其轉型陣痛期不會持續太久。

技術方面,上汽擁有國内領先的電池、電驅、電控係統等核心技術,其自研的燃料電池係統技術性能處於領先水平。

研發投入方面,積極加快發展電動智能新技術與尋求跨界新合作的同時,上汽在新能源車領域研發投入明顯加大,自主及合資品牌雙重並舉,同步發力新能源汽車領域,以謀求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2021年前三季度,上汽研發費用為125.99億元,同比增長41.5%,約佔總收入比例為2.28%,同比上升了50個基點。2021年前三季度125.99億元研發費用近乎追上2020年全年134億元研發費用。

「氫風」已至|產業發展提速,上汽集團擬分拆「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

2021年前三季度,上汽研發費用的暴漲,主要是上汽加大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數字化等技術的研發投入。尤其是,近些年上汽在新能源車關鍵的電池零部件領域研發投入明顯加大。例如,上汽的新一代鋰電池、固態電池、IGBT電驅動模塊等關鍵技術均是其加大研發投入的產物。

隨著在新能源車領域投入加大,以及新能源技術的不斷落地,上汽的新能源車產能的逐步釋放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今年也取得不錯成績。

2021年1-10月,上汽新能源車累計銷售55.6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87.6%。其中,10月整體批售7.7萬輛,同比增長58%,終端交付8.2萬輛,同比增長131.2%,創歷史新高;分品牌看,MGHS插電混動、MGZSEV、Ei5等中高端新能源車型銷量也有1.5萬輛,整體銷量升勢明顯。

在純電動汽車銷量有所起色之際,上汽終究放不下對燃料電池的熱愛。2021年上汽明顯加快了燃料電池項目投產。據上汽財報披露,2021年上半年,國内首個全面覆蓋膜電極、電堆、電池係統的車規級氫燃料電池製造基地將建成投產,未來可形成萬台套燃料電池電堆的年產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該燃料電池項目正是此次分拆上市的捷氫科技公司旗下上海的新園區。如今捷氫科技新園區已經投產,意味著上汽擬在氫燃料汽車領域謀求新的增長曲線。

捷氫科技成色幾何

捷氫科技成立於2018年,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堆、係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及工程技術服務。目前,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係統的產品開發,功率涵蓋6kW~230kW,並廣泛應用於乘用車、輕型客車、城市客車、公路客車、輕中重型卡車、機車、叉車、拖車等諸多領域,並可擴展應用於分佈式發電、熱電聯供和船舶、航空等非車用領域。

背靠上汽這個大樹,捷氫科技發展的很快,短短3年時間不到,在氫燃料電池領域就有多項突破性進展,甚至被傳出有與氫燃料電池老大哥豐田一較高下的技術能力。

2021年10月份,捷氫科技推出了捷氫啓源M4H燃料電池電堆。M4G是捷氫科技自主開發的全新一代大功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採用低電阻、高耐腐蝕性的金屬雙極板及適用於高溫、無外增濕的高穩定性自制膜電極,額定功率可達163kW,體積功率密度4.2kW/L。同時具備優異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支持-30℃快速低溫啓動。

「氫風」已至|產業發展提速,上汽集團擬分拆「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

搭載M4H電堆的捷氫啓源係列燃料電池係統,電堆功率、電堆功率密度、係統功率等核心技術指標,市場認為該產品有對標豐田的水平。

「氫風」已至|產業發展提速,上汽集團擬分拆「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

雖然捷氫科技在氫燃料電動領域頗有建樹,但從業績表現來看,卻不儘如人意,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

據上汽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捷氫科技營收分别為0元、1.12億元、2.47億元,淨利潤分别為虧損516.7萬元、虧損3,370萬元及虧損9,305.8萬元。三年時間里,捷氫科技累計淨虧損約1.32億元。

「氫風」已至|產業發展提速,上汽集團擬分拆「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

從業績表現來看,分拆尚處於虧損階段的捷氫科技上市,可幫助捷氫科技拓寬自身融資渠道,降低資產負債率,加速氫燃料電池業務發展步伐,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及造血能力。此外,從長遠發展來看,在氫燃料電池行業投資熱度不斷提升的當下,借助資本的力量,增加在氫燃料電池領域商業版圖,即提升了捷氫科技在氫燃料電池市場佔有率,間接輔助上汽集團構建一個跨時代的「新能源汽車帝國」。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1月26日
【市場觀潮】碳酸鋰又雙叒叕漲了!相關概念股集體翻紅
11月26日
【焦點】一字板漲停!提前鎖定8億元大單,豐元股份加速成長?
11月26日
【行業一線】風電板塊拉升,多只概念股創歷史新高!
11月26日
【預見】光威復材(300699.SZ)再遭多位股東減持,9倍大牛股未來前景如何?
11月26日
【一語道破】恒順醋業高管變局:老將辭任,有何玄機?
11月26日
進軍元宇宙!欲豪擲10億?藍色光標(300058.SZ)近一個月大漲近5成
11月26日
【熱點零距離】5天4板!進軍鋰電領域,「調轉舵頭」的鞍重股份有看頭?
11月26日
眺望「鋰電隔膜」|轉身的星源材質,能否開啓新「星」程?
11月25日
【行業一線】特高壓板塊活躍!行業建設提速,龍頭個股站上風口?
11月25日
【熱點零距離】連收11個漲停板!股價累漲超2.1倍!鎮洋發展來頭不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