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原創

日期:2021年3月3日 下午9:07作者:橘子汽水編輯:mila

你們家的坤坤,要上《天天向上》了?!

3月2日,網傳《天天向上》節目組已向幾個頂流基金經理發佈節目錄制邀請,擬邀名單包括華夏基金經理蔡向陽、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孫芳、永嬴基金經理李永興、廣發基金經理傅友興、易方達基金張坤、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招商基金經理侯昊、中歐基金經理葛蘭等等。

據悉,《天天》 節目組將從最終確認參與的基金名單中,最後再篩選出四名左右基金經理組成基金經理團。節目組這次擬邀請名單,都是市場上熱門的頂流基金經理,還要求管理基金長期業績穩定,所以基金圈的另一位「頂流」芯片博士蔡嵩松無緣此次團隊活動。

根據媒體確認,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已經拒絕了節目組的邀約,招商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都已表示不會參加節目錄制,也有其他基金公司表示已收到邀請,但還沒有答應上節目。

如果說,1月26日基金圈首個「千億基金經理」張坤全球粉絲後援會在微博成立是基金圈飯圈化的開始,那麽傳聞中《天天向上》邀請基金經理天團錄制節目,將是基金圈徹底出圈獲得全社會認可的標志。

面對粉絲的熱情簇擁,張坤說他只想純粹地做好投資。可跑步進場的90後新基民正用他們那一套在飯圈的話語,改變著基金圈原有的面貌……

諾安人VS IKUN,基金經理正式出道

在張坤成為基金圈的坤坤之前,基金圈頂流屬於諾安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芯片博士」蔡嵩松(菜經理)。

坤坤出道靠的是自己的實力,蔡經理走的則是黑紅路線。

蔡經理分别在2019年2月20日和3月14日先後接手諾安成長混合及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在蔡嵩松上任諾安成長混合經理之後,基金業績大幅轉好,按理應該受儘基民擁戴,但15歲就入讀中科大少年班、25歲就從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芯片設計專業博士畢業的蔡總豈是蓬蒿人。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芯片博士」一出山,便一改諾安成長混合上一任基金經理在計算機、通信、電子(含半導體)領域「我全都要」的投資風格,重倉股只留下半導體股,其餘通通清倉。不僅如此,蔡經理的前五大持倉芯片股還都是逼近10%的個股持倉警戒線的水平,一把梭哈,滿倉幹,絕不慫。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蔡經理說,自己要成為鋒利的矛,為基金持有人帶來豐厚的超額收益。他還說,高波動就是他投資風格的一部分,(投資諾安成長混合的投資者)無論是希望短期獲取超額收益,還是長期看好半導體行業,都必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

激進的蔡經理在去年的半導體起伏行情中,也曾輝煌過,也曾跌落谷底被千沉百踩。去年7月15日,蔡總還是上任一年半狂賺200%的投資鬼才,斬獲30天47%收益率。微博上「此生無悔入諾安,來生還做諾安人」的call聲響徹平台,讓蔡總成為基金圈頂流網紅。

41日之後,菜總的兩只基金諾安成長和諾安和鑫連續六日淨值滑坡,8月26日更是包攬市場開放式公募基金日跌幅榜的冠亞軍。

菜總和諾安成長再上熱搜,罵出來的那種。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從大氣層到地底,蔡(菜)經理在基金圈紅得燙手。

與蔡經理不同,「坤坤」張坤出圈,純靠自己的實力。1月21日,2020年公募基金四季報公佈,易方達張坤在管主動權益類基金總規模達1255.11億元,成為圈里首位千億經理。

人們驚訝地發現,低調的張坤這麽多年來一直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管理的幾只基金任職以來的回報率均超過100%。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近一年以來,張坤重倉幾只大白酒股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收益率更是一度超過100%,遠高於滬深300及同類平均收益率。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努力為基民賺錢的坤坤,試問誰能不愛呢?

「追蔡徐坤,你給他花錢。但追張坤,他給你賺錢」、「坤坤不老,藍籌到老」。1月26日,張坤全球後援會在微博成立,超話、打榜一個也不能少。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成熟穩重的張坤取代了激進冒失的菜經理,成為了基金圈新的頂流。一切,不過一眨眼的功夫。這像極了飯圈里的爬牆。

基金飯圈化的推手:跑步入場的90後基民

基金圈里埋頭賺錢、大把大把掉頭發的經理們在過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被掛在泛娛樂的微博平台、被粉絲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的待遇。

2020年,全民買基的風潮讓「基金」成為了更多普通人茶語飯後的話題。而將蔡經理和坤坤送入飯圈的,則是去年跑步入場的90後基民。他們中的很多人,本來就是從微博飯圈而來。

據MobTech研究院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基民規模呈穩步上升趨勢。僅前六個月,互聯網基民規模就新增2074.5萬,達8242萬。2019年下半年六個月,互聯網基民數量僅增加約100萬。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這些跑步入場的新基民中,18-34歲群體佔比高達60.0%。按照出生年代劃分,「90後」是無疑是新基民的主要群體。18歲以下的00後新基民佔比只有2.4%。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這些新入場90後新基民在操作上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追漲殺跌」。據天弘基金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資本研究院發佈的《基民理財心態觀察》顯示,基民中有53%對基金投資持「懶得管」心態,「愁得慌」、「穩得住」和「急得很」分别佔25%、14%、8%。

報告解釋,持懶得管心態的多為70後基民,他們傾向持有一只基金不進行操作超過兩年,而「急得狠」的則大部分是95後的新基民,他們一天看三次基金收益,「上秒跌,下秒割肉」成為年輕基金小白們的常態。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在B站基金UP主評論區,時有新入場的90後基金小白們「可以直接抄作業嗎」、「我能閉眼入這一只嗎」、「可以每天都出復盤,讓我照著買嗎」驚人之語。

此外,90後基民相比前輩對基金投資普遍有更強的致富欲望。根據2020年《中國股民行為報告》顯示,41.6%的90後可投資資產不足10萬,但卻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換取更多的資產增值。

天真可愛、對基金市場充滿美好願景的90後新基民將基金圈變成了飯圈之後,資本市場的血盆大口正等待著他們。

不同於見慣大風大浪、習慣被割韭菜的老基民,90後基民一旦發現被他們的愛豆基金經理套住了錢,馬上便會脫粉。於是,蔡總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菜狗。

由蔡總變菜狗,蔡嵩松們做錯了什麽?

根據天天基金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平台用戶權益類持倉平均收益為19.19%,雖然整體收益已算頗高,但仍遠不及回報超40%的權益類基金。業内人士分析,部分基民追漲殺跌、頻繁操作,可能最終導致其持倉收益縮水。

無論如何,在全民炒基、基金抱團的邏輯下,基民在2020年大體上還是過了一個肥年。但進入2021年之後,特别是開春之後,白酒、醫藥、消費等白酒板塊出現大幅回調,茅台等白馬股連續幾個交易日下挫,讓不少公募基金收益掉頭。

其中,重倉白酒的易方達中小盤基金更是大受傷害。近一個月,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累計收益率近-10%,大幅跑輸滬深300。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一個月前的張坤還是基金圈新晉的頂流「坤坤」,一個月後的他卻成為了下一個被虧錢的基民唾棄的菜經理。基金評論區里,以前叫「坤哥」的基民馬上改叫「坤狗」,質問張坤「到底會不會炒股」。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而在嘉實基金吳越的微博評論區中,已經有投資者在教基金經理炒基金:

「建議把基金里白酒去掉,太扯後腿了。」

「你這嘉實農業里的海大集團就是養豬的你搞個第一重倉股,你還說豬肉不行,你是拿投資人的錢開玩笑嗎?」

當坤坤翻臉比翻書還快地變成狗坤,蔡總變成菜狗,兢兢業業的基金經理們被捧上天後又迅速被反噬,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麽呢?

回溯易方達中小盤近三年的投資回報收益率,張坤的基金表現其實並不差。三年收益率達到155.57%,遠高於同類平均65.64%。只是進入了2021年,易方達中小盤的表現才稍遜於同行。

財華洞察|從微博應援會到《天天向上》,基金經理「出圈」無罪?

基金看的是長期收益,錯的是部分新基民憧憬著通過炒基,短期内大幅地實現資產增值。但在波詭雲谲的市場中,像去年那樣抱團收益的行情本來就很難持續。

基金經理張坤、蔡嵩松們都沒有錯,可能只是投資者對基金投資認知出現偏差罷了。

上《天天向上》的基金經理不是好經理?

因為近日基金經理被邀請參加《天天向上》的錄制,部分基民留言,誰上就清倉誰的基金。

3月3日下午,中國基金協會發佈《關於公募基金行業投教宣傳工作的倡議》,提到審慎合規開展基金投教宣傳活動,嚴禁娛樂化,不得與國家相關精神、社會公序良俗相違背,各機構不得開展、參與娛樂性質的相關活動。

公募基金的進一步出圈似乎就此話上句號。但是個人認為,基金圈的「飯圈化」趨勢並不會因此而止步。

今年以來,隨著炒基的基民越來越多,中歐基金等都在微信視頻號等平台將葛蘭等明星基金經理的工作日常做成短視頻,讓更多基民了解到明星經理們分分鍾過幾百萬流水上下的神秘工作流程。

基金公司打造明星基金經理個人IP,借此吸引更多的新基民投資——這種宣傳手段正和年輕人現在都愛的頭部帶貨主播帶貨有些類似。而讓基金圈有了飯圈化成長土壤的,其實正是現在這些因為虧了錢就爬牆的90後、00後年輕基民。

有人說,基金經理就應該好好研究投資,不應過多地抛頭露面。但如果他們潛心研究投資之餘,再適當抛頭露面讓更多投資者端正基金投資的心態,對於現在投資者虧了錢就充滿戾氣的基金圈而言,也未必是壞事。

據接近易方達的知情人士透露,「基金圈頂流」張坤自己生活中非常低調,只想純粹地做好投資。業内人士也呼籲,不要過度消費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財富市場里投資者的最大善意就是客觀、理性。

「基金飯圈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對於基金經理和基民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這種新變化。

據統計顯示,3月1日市場共發行新基金25只,其中也有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但再無1月份般超購幾百倍的「爆款基金」誕生。今年2月份,市場共成立新基金數量39只,創下40個月的新低,單月募集的資金為1499億份,環比降幅超過七成。

飯圈化的基金冷下來了。對圈里圈外的人來說,這都是好事兒。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