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是中國足協要求遞交材料、完成俱樂部注冊的最後期限。
據傳天津津門虎(原天津泰達)已經步入俱樂部歷史的最後幾日。因為俱樂部欠債太多,泰達集團無意繼續經營,天津當地又無其他企業願意接手俱樂部,這支成立於1993年、見證了中國足球職業化的足壇老牌勁旅基本確定將湮滅在中國足球不長也不短的歷史中。
這還不是最糟的。據《足球》報消息,蘇寧隊(原江蘇蘇寧易購足球俱樂部)在主教練奧拉羅尤解約、外援相繼出走之後,其背後的蘇寧集團也在考慮低價轉讓俱樂部。若在江蘇省針對球隊問題的專項辦公會上,省政府給出的扶持方案達不到集團預期,蘇寧將宣佈「零轉讓」俱樂部,前提是買家需負擔俱樂部上賽季欠下的5億元球員薪酬。
《足球》報還指,如果蘇寧和省里無法在專項辦公會上達成一致,考慮到注冊期限將至,江蘇隊可能會出現最壞的結果:蘇寧集團就地宣佈球隊解散。
3個月前的2020年11月12日,中超聯賽決賽第二回合在蘇州奧體中心拉開最後的帷幕,江蘇蘇寧易購隊借埃德爾、特謝拉的進球,以2:1戰勝廣州恒大隊,奪得隊史首個頂級聯賽冠軍。
為慶祝球隊奪冠,蘇寧壕氣宣佈在全國各地蘇寧廣場推出多重福利折扣,送百萬元狂歡券;蘇寧置業全國在售項目千萬特惠讓利;蘇寧酒店送出餐飲、客房兌換券等禮遇。
此前在半決賽逆轉淘汰上海上港之後,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重金嘉獎了蘇寧隊全隊將士,稱「球隊全隊展現出一支衝擊冠軍球隊應有的風範,以奧拉羅尤教練團隊的出色指揮,以吳曦為代表的全體隊員展現的頑強拼搏的戰鬥精神,全體工作人員提供的堅實有力的後盾保障,讓我們創造了奇迹。」
從前為張近東掙臉的那些人兒,現在卻已各自奔天涯。
鳥儘弓藏,兔死狗烹,人走茶涼。百日之後,張近東現在正迫切要出售曾經「為蘇寧足球、為江蘇足球赢得了掌聲和榮譽」的江蘇足球俱樂部。
有球迷覺得,如果衛冕冠軍江蘇隊在下賽季開賽前被宣佈解散,將是中國足球的恥辱——不過中國足球無奇不有,球迷也習慣了。
這則「恥辱」事件的始作俑者、之前屢被傳出資金鏈要斷的蘇寧集團,無論它現在再怎麽強調自己經營健康,在外人的眼中,它都已經來到了懸崖邊。
不僅是江蘇隊,種種迹象表明,張近東連手上最值錢的資產——上市公司蘇寧易購(02024-CN)的控制權也要放棄了。
2月25日早上,深交所公告稱,蘇寧易購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根據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其股票於2月25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後復牌。
就在外界都猜測蘇寧易購的控制權可能會最終落到其大股東之一阿里巴巴(BABA-US)手上時,當日中午,謎底揭曉:
蘇寧易購宣佈收到實控人、控股股東張近東以及股東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其計劃將持有公司的股份轉讓,預計轉讓比例為20%-25%,股權受讓方屬於基礎設施等行業。根據股份轉讓比例,公司控制權可能會發生變化。
有媒體已經打聽出此次轉讓的國企出資方包括江蘇省國信投資集團、江蘇交通控股、江蘇農墾集團、南京信工投資集團等。
在此之前,市場上已經有傳言,蘇寧電器計劃出售其持有蘇寧易購19.99%的股權,買家可能是江蘇和廣州的國企,該部分股權估值大約在80-100億元之間。
目前蘇寧易購直接持股比例最高的四位股東分别是張近東、蘇寧電器、淘寶(中國)及蘇寧控股,持股比例分别是20.96%、19.99%、19.99%及3.98%。
同時,張近東還持有蘇寧電器50%的股份、蘇寧控股51%的股份,以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公司持有蘇寧控股10%股份)。算上以上間接持股,張近東最終實際持有蘇寧易購33.3%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從蘇寧易購25日公告披露情況來看,張近東和蘇寧電器都有意出售手上的持股,並導致張近東對蘇寧易購的控制權變更。如果坊間傳言屬實,蘇寧電器可能會清倉手上的持股,考慮到轉讓比例(20%-25%,蘇寧電器當前持股比例只有20%),張近東可能亦會減持手上的部分直接持股。
屆時,蘇寧易購控制權就將易主。按公司最新回應,蘇寧易購或將轉身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蘇寧易購即將「去蘇寧化」,或者說正在脫離張近東的控制。若失去對公司控制權後,張近東將會淪為蘇寧易購下一任實控人的「高級打工仔」。
張近東從老板委身為打工仔,著實令人唏噓。但蘇寧易購當前的資金面狀況,的確是讓張近東有些無能為力。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蘇寧易購有貨幣資金308億元,對應的短期有息債務(包括短期借款281億元、應付票據248億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動負債46億元及若幹應付短期債券)合共超過570億元
而根據中報披露,公司的貨幣資金中還包含171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保函保證金及短期借款質押物,其所有權受限。故此,蘇寧實際可用的資金估計並不到200億元。
蘇寧易購巨大的資金缺口令張近東顯得有些抓襟見肘。
過去六年,蘇寧易購的經營現金流和扣非歸母淨利潤一直為負數,公司最終只能通過出售資產實現盈利。
2014年,蘇寧易購出售11家門店,實現營業外收入24.75億元;2015年,蘇寧再出售14家門店及PPTV,實現營業外收入及投資收益13.88億元及14.47億元;2016年,出售北京京朝子公司及六處倉儲物業實現收益18億元;2018年剝離蘇寧小店及增資擴股蘇寧金服,獲得超過180億的收入。
這其中,不少交易的對手方就是張近東家族旗下公司,如2018年蘇寧易購將虧損的蘇寧小店全部股權賣給Suning Smart Life Holding Limited,實現約34億元賬面利潤。而Suning Smart Life Holding Limited的實控人是張近東的兒子張康陽。
2020年8月,蘇寧易購將孫公司安慶蘇寧悅城置業出讓給蘇寧置業。蘇寧置業由張近東、張康陽父子持有93.5%的股份(蘇寧置業同時也持有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全部股份)。
當蘇寧集團的資金也出現了問題,張近東就很難再為蘇寧易購找到「接盤俠」。
不巧的是,外界的擔憂一語成谶。
去年12月,外界有傳蘇寧集團的資金鏈已經斷裂,集團在渤海銀行的貸款已經違約,民生、建設銀行已經抽貸。蘇寧正通過民間借貸籌集資金,多家銀行已飛到北京開會討論蘇寧的風險化解方案。
雖然蘇寧官方緊急澄清消息不實,但幾日之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管理係統的消息顯示,蘇寧控股集團三大主要股東已經於12月4日將蘇寧控股全部股權質押給淘寶(中國)軟件公司。集團三大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分别持股51%、39%、10%,共質押10億元,與蘇寧控股集團的注冊資本相同。
張近東和張康陽的all in式股票質押融資正正說明了蘇寧集團的資金面的確非常緊張。
蘇寧易購的情況也相似。張近東目前在公司持股有21%已質押,蘇寧電器則有近50%被質押。從去年2月至今一年内,蘇寧易購質押比例呈上升趨勢。
蘇寧易購缺錢,地主蘇寧控股集團也沒有餘糧了。這時候,張近東只能放手。
對於蘇寧易購而言,引入國資能補充公司的資金實力,對其未來經營構成利好。2月25日,張近東哥哥張桂平旗下的蘇寧環球(00718-CN)盤中一度錄得漲停,證明市場對國資入主蘇寧易購,還是較為看好的。
但對於張近東而言,失去對上市公司蘇寧易購的控制權,就像看著自己養大的白菜被外來的野豬拱走,無論怎麽說他也會心有不甘。
歷史像是給張老板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在張近東決定斷舍離蘇寧易購十幾日前,他在零售行業的老對手黃光裕也在2月16日正式刑滿獲釋。
回顧歷史,兩人早年的創業經歷竟是那麽相似,張近東和黃光裕過去都是那麽的風光。
1990年,改革開放的春風讓「家電」這一過去的奢侈品進入了長三角的南京更多普通家庭。這一年,27歲的張近東放棄了自己在南京鼓樓區區屬企業的鐵飯碗,在海寧路租下了200平米的門店,僱上10多位員工——蘇寧交家電公司正式開業。他在業界首次建立起「配送、安裝、維修」的一體化服務體係,組建專業安裝隊伍,為顧客免費安裝空調。
兩年之後,張近東的蘇寧就憑借著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優勢,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大空調品牌春蘭空調的第一銷售大戶。 三年内,蘇寧以單一空調品牌做到年銷售3億元的規模。
張近東說,「只要你充實準備,機遇從來不會負你。」
更早的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身揣著4000元,從家鄉汕頭一路北上來到内蒙古一帶做貿易。一年之後來到北京,在珠市口經營一家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電器店。1987年,黃光裕的電器店正式以「國美電器」的招牌經營。
當時國内流通領域商品比較稀缺,家電市場幾乎都是賣方市場。80年代中期家電市場幾乎都是外國品牌。
黃光裕的國美就此順應著時代發展的趨勢,在行内同樣開了諸多先河,包括90年推出包銷制、91年在《北京晚報》登出商品報價廣告、93年在北京開設分店、96年國美家電產品由單純經營進口商品轉向國產與合資品牌為主、99年國美門店從北京向全國擴張。
2006年,國美全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200億,在家電零售業高居第一,黃光裕的個人財富也達到430億。2004年、2005年、2008年,黃光裕三次登頂「中國首富」。
之後便是大家熟知黃的锒铛入獄。
時過境遷,互聯網的滾滾紅塵將曾經站在時代潮頭的黃光裕和張近東攜裹在身後。到了2021年,黃光裕和張近東各自的國美和蘇寧都有些落寞。
好勝的黃光裕在刑滿釋放後的第一次國美高管會議上提出,要用18個月的時間,讓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未來的國美將繼續深入推動「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延展和升級,以用戶思維、平台思維、科技思維為引領,以「真」「快」「樂」為經營要素,推動線上「真快樂」、線下「國美家」、國美電器、真選開放供應鏈等共享平台全方位升級。
「真快樂」由原國美APP於今年1月12日更名而來。根據簡介,真快樂是娛樂化社交化的購物APP。
在黃光裕出獄後,國美終於將經營重心放到線上流量的獲取上。
在高管會上,黃光裕特别提到,公司要正道直行,塑造健康肌體,聚焦長遠發展,以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為用戶、合作夥伴和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與洗心革面、躊躇滿志的黃光裕相比,張近東則低調得多。
2015年8月,當時還叫蘇寧雲商的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子公司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以283億元人民幣認購蘇寧雲商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份,佔蘇寧股本總額的19.99%。
然而自此之後,大開大合的蘇寧易購經營成績並不理想。
在今年的集團新春團拜講話中,張近東提出蘇寧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業務變革,加快開放賦能、優化店面結構、推動大快消供應鏈融合、推進物流網絡調整;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在確定的事情上,聚焦家電、自主產品、低效業務調整以及各類費用控制四個利潤點,強化易購主站、零售雲、B2B平台、貓寧四個規模增長源。
2021年,蘇寧將實現從商業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轉變,從零售商向零售服務商升級。
簡而言之,蘇寧今年的經營目標將是「瘦身」,並尋求盈利。過去蘇寧集團四處擴張經營策略將成「過去式」。
在傳出要轉手國米、江蘇隊俱樂部,以及最近出售在蘇寧易購的股權之後,同樣是年少春風得意的張近東卻選擇了和誓要東山再起的黃光裕截然不同的韬光養晦之路。
歷史從來充滿了未知,就像三個月前在中超賽場風光奪冠的江蘇蘇寧易購此刻卻很可能會解散。對於蘇寧易購和張近東雙方而言,分開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黃光裕向左,張近東向右,人來了又去,只有中國的商場始終精彩。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