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春節不同,2021年春節期間蔬菜價格持續上揚,讓不少市民驚歎「菜都吃不起了」!
從基礎經濟學角度來看,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往往與供求存在莫大關係。那麽,從供求關係如何看待此波蔬菜價格走勢? 蔬菜市場增量空間又如何呢?二級市場相關投資標的有哪些企業?
2020年蔬菜價格走勢與往年相比,依然呈現季節性「V」型規律,但價格波動幅度要超往年。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物流供應鏈遇阻明顯,蔬菜從生產到銷售成本有所增加,各地區蔬菜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據公開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蔬菜批發均價為5.29元/千克,同比增長14.4%;蔬菜價格批發指數(總指數)更是在一季度走出近7年的新高192點。
2020年二季度,隨著我國疫情防疫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蔬菜供應的增加,以及春節後是蔬菜的傳統淡季,蔬菜批發價格及指數開始從3月初開始下行。其中蔬菜價格指數在5月份跌幅超5成,至84點。但是,蔬菜價格下行很快出現大幅度觸底反彈的情況。受南方地區經歷暴雨及洪水的影響,以及河北、山東等蔬菜種植大省遭遇冰雹及大雪「突襲」,蔬菜供應出現偏緊情況,蔬菜價格開始觸底反彈。
2020年三季度,作為蔬菜傳統旺季,年内蔬菜價格迎來全面的漲價潮。受6月暴雨持續影響,加之7-8月長江中下遊地區經歷強降雨,造成蔬菜減產,導致「北菜南運」的情況時有發生,蔬菜價格因成本等因素持續被推高,反彈力度超往年。2020年第三季度,蔬菜批發價格指數漲幅為8.77%。其中,8月底蔬菜批發指數環比增長29.4%。
2020年四季度,蔬菜的傳統淡季。其中,10月至11月中旬是蔬菜批發價及指數下行最主要月份。到了12月份,全國進入冬季蔬菜供應模式,生產、運輸成本進一步增加,蔬菜批發價格開始上行,重新站上5元/公斤的節點。
2021年首2月,蔬菜價格指數再創新高。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01日至2月10日,蔬菜批發價格指數一路高歌猛進,區間累計漲幅為15.76%,而且指數於2月10日,突破200點大關,至203點,創出近7年的新高。
此外,蔬菜批發價格從2020年12月底的5.05元/公斤漲至2021年2月10日的6.41元/公斤,漲幅為26.9%。其中,6.41元/公斤的價格創出了近7年的新高。此波,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因天氣原因所致。首先,12月中旬至1月我國連續出現多次強寒潮天氣,南方產區地區出現冬季蔬菜上市期推遲的情況,疊加北方疫情防疫工作收緊,運輸等成本因素加大,以及春節消費高峰的來臨,蔬菜批發價格扶搖直上,進而推高終端蔬菜價格,導致老百姓感覺「菜比去年貴」的原因所在。
但是,現階段蔬菜價格上漲勢頭或近尾聲,老百姓「賣菜貴」的情況將有所緩解。首先,春節尾聲將近,蔬菜逐步轉入傳統淡季;其次,政府部門正著力從加強生產調度、強化產銷銜接等方面採取積極措施,蔬菜市場供應有望進一步釋放,蔬菜價格有望出現下行的情況。
既然產品存在價格波動,自然而言就存在投資機會。
蔬菜是人類日常飲食的必需品。而我國人口眾多,且海外市場對中國蔬菜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支撐我國蔬菜行業的發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蔬菜市場總銷量7.02億噸,2015年至201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2%。預計2024年中國蔬菜市場總銷量將增至7.86億噸,2019年至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3%。
若按照現階段蔬菜批發價格6.41元/公斤簡單的換算,7.86億噸蔬菜市場銷量對應的市場規模將達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蔬菜行業未來增量空間足夠大,但目前蔬菜行業競爭格局依舊是「多、散、亂、小」。而且與海外大型果蔬供應商相比,整體實力及抗風險能力較弱,沒有形成真正與外資企業抗衡的龍頭型企業。
據了解,蔬菜產業鏈可以分為農資研發與生產、種植(包括盆栽和地面種植)、批發零售幾大環節,每個環節呈現不同特點且競爭對手眾多。就拿我國蔬菜大省山東省來講,2019年山東省就單單盆栽蔬菜這一小環節,參與者有500多家,前五大企業市場份額不到20%。
受蔬菜行業競爭格局影響,多數蔬菜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上市,例如,伊禾農品(430225-CN)業務主要涵蓋水果、蔬菜農產品的種苗培育與篩選,果蔬產品初加工、流通服務與銷售,同時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支持及指導。目前已形成以山東滕州馬鈴薯,新疆阿克蘇、陝西洛川、山東栖霞蘋果,江西贛南臍橙等蔬果產品為核心的產品體係;亞雄農業(871720-CN)作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要業務以蔬菜種植、採購和銷售為主,近些年發展重心向鮮椒醬產業傾斜。
而A股市場涉足蔬菜領域雖有不少企業,但還沒有一家企業在蔬菜行業形成全產業鏈閉環且形成可觀的經營效益。例如,被冠以果蔬龍頭的宏輝果蔬(603336-CN),主要業務僅覆蓋種植管理、採後收購、加工包裝、冷鏈運輸及倉儲環節。目前,旗下主要產品包括約46個品類的水果以及約43個品類的蔬菜。
此外,未上市的蔬菜供應商也有不少。例如,山東省著名商標,壽光市大型的蔬菜產品出口、内銷龍頭企業之一的壽光市世紀三元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集菜果種苗繁育/基地生產種植深加工出口技術研發推廣於一體企業集團——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整體而言,與海外大型果蔬供應商相比,我國果蔬供應商無論是在企業管理、業務開拓,全產業鏈佈局還是品牌建設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導致現階段二級市場找不出一家與外資企業抗衡的龍頭型企業。
展望後市,隨著我國全面加大建設蔬菜全產業鏈標準,逐步形成全國蔬菜質量標準體係,打造質量安全源頭控制模式,並在全國普及推廣應用,推動蔬菜優質化品牌化發展的同時,新三板上市的蔬菜種植公司及未上市蔬菜供應商的核心業務能力越來越強,通過轉板或IPO等方式登陸二級市場的企業有望進一步增加。屆時,二級市場與蔬菜板塊相關的投資決策運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等專業性資訊全面鋪開,投資者的投資機遇也將在比較及對比分析過程中生成。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