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科技預言家凱文•凱利的新書《2049》太有穿透力了。說到凱文•凱利,你可能還不知道他是誰,但30年前他精準預判了大數據、雲計算的今天,現在又給25年後的世界畫了張清晰的地圖,並且書里第一句話就說了,“我相信中國將會是這個未來世界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他究竟說了什麽?我總結了六個核心預言和一個底層邏輯,不管你是科技愛好者還是職場人,這些內容都值得你留意。
六個核心預言:未來25年的世界會變成這樣
一、手機將成“上一代人的回憶”,智能眼鏡將接管我們的生活
凱文•凱利在書里第一個就給了個跟我們生活非常接近的預測:2049年,我們現在天天捧在手里的手機會被智能眼鏡徹底取代。未來不是低頭刷屏,而是擡頭戴眼鏡看世界,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將會一比一疊加。
逛街時看到一件衣服,眼鏡立刻彈出價格、評價甚至是衣服設計師的靈感筆記;路過一棟老樓,建築歷史、風格流派的信息會自動浮現在眼前。凱文•凱利說,未來給這個“鏡像世界”提供數據的公司,會成為全球最富有的企業。
二、臟活累活全都會消失,AI將創造“聞所未聞的新職業”
現在很多人擔心AI會搶工作,但凱文•凱利說這種擔心“一半對一半錯”。對的是,流水線、危險作業、重覆性勞動會被機器人全包。他舉了個極端的例子:“未來可能連農民都不需要了,機器人就能精準地給每株作物澆水施肥”。
那錯的是什麽?錯的是“沒活幹”的焦慮。AI的思維方式和人類完全不同,它會創造出無數我們現在想都想不到的職業。就像互聯網誕生前沒人知道“直播博主”“算法工程師”是什麽,未來的新職業將會從AI和人類的協作里誕生出來。
三、中層管理將成“高危群體”,企業會變成“好萊塢式的臨時團隊”
這一點其實戳中了很多職場人的心。凱文•凱利說,未來企業會越來越扁平化,這意味著中層管理者將是最危險的,因為如果你的工作核心是上傳下達、統計報表,那AI做這些會比你快10倍、準100倍。
所以,未來的公司組織將會像好萊塢拍電影那樣,為一個項目臨時組隊,項目結束就解散。“百年老店會越來越少,人人都得成為有獨特技能的獨立手藝人”。他甚至說:“未來不是‘要不要創業’,而是‘必須創業’”。所以,每個人都得學會做一個創業者。
四、中國會成“酷文化輸出大國”,在太空競賽中領跑全球
他在書里最後一章專門講了“中國的未來”,看得讓人充滿期待。凱文•凱利說,25年後的中國不僅是制造大國,更會是文化輸出巨頭,全球最好的遊戲、最酷的AR體驗、最火的音樂和藝術,都會打上“中國造”的標簽。
更猛的是太空領域:他預測中國可能在2029年實現載人登月,甚至率先登陸火星。這種對中國科技和文化的看好,在一眾西方科技預言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了。
五、百歲人生將會成真,基因科技會讓人從70歲活成50歲
在書里的生命科學章節里,凱文•凱利下了一個論斷,他說未來“活到100歲不再是夢”。AI+基因科技會讓健康管理精準到個人:通過全民基因測序,每個人都能有定制藥物和治療方案,並且他還預測中國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實現這個的國家。
試想一下,AI根據你的基因數據調整飲食、用藥,讓70歲的身體狀態活得可能和現在50歲一樣,退休年齡或許會被徹底改寫。
六、算法“黑盒”平台會大栽跟頭,“互鑒性”將成為新規則
書里提出一個很前沿的概念叫“互鑒性”,什麽意思?平台能看你的數據,你也必須能看懂平台的算法邏輯。現在很多APP的推薦算法是“黑盒”,你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刷到這條視頻、也不知道平台為什麽會推給你那個廣告。
凱文•凱利說,這種情況未來走不通了,因為“搞不清算法的平台一定會惹大麻煩”。用戶有權知道“為什麽推這個”,算法透明會成為平台生存的基本盤,越透明的平台將會吸引越多的用戶。
一個底層邏輯:保持樂觀不是天真,而是塑造未來的密碼
其實這本書里最重要的不是那些預言,而是凱文•凱利的底層思維。有人批評他“太樂觀,像盲目天真的誤導”,但塑造未來是預測未來的唯一途徑。我們想要的未來,必須先被想象出來,再堅信它能實現。所以他從不刻意制造焦慮,而是告訴你:未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主動擁抱變化。就像30年前他預言互聯網時,沒有人相信數字支付會普及成現在這樣,但你看,現在我們早就離不開用手機付錢了。所以,面對未來的這些變化,最好的策略不是焦慮,而是思考怎麽和AI協作。大變化里一定藏著大機會。未來,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類。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或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