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杜蘭說AI】武漢會是下一個深圳嗎?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8:29

這里是武漢,每天創造57.8億產值,每2分鐘下線1輛新能源車,全球每10片存儲芯片就有1片產自這里,但這里83所高校所培養的人才,卻正在遭遇“成長困境”。

2019 年,武漢還因“30 萬畢業生20% 外流”被笑稱“最尷尬大學城”,現在這里靠“留漢九條”,3年就留住了20萬人,高新技術從業者達到了80萬。

但打開招聘軟件一看,這里的很多崗位卻是軟件測試、數據標注、內容審核等執行類工作,說白了就是搬搬數據、給代碼挑錯,核心研發崗連15%都不到。

拿著985畢業證進了大廠,天天給深圳團隊打下手,幹滿兩年簡歷“鍍金”後,扭頭還得去上海。

就像當年 PPTV、鬥魚曾因發展土壤出走,如今仍有不少年輕人把武漢當作 “職業中轉站”。

不過武漢的“成長通道”正在變寬,現在光一個光谷,每天就誕生300家科技公司。不靠海、不沿邊,武漢正在靠高鐵+航運+空港的立體交通網,搞全球第一無二的內陸開放實驗,已經形成了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三大萬億級產業。東風、長江存儲等巨頭也開始紮堆把研發中心落戶武漢。

武漢也開始從“單純留人”轉向了“精準育才”:高層次人才落戶補貼最高50萬,還繼續強化培養集成電路等領域的人才,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都會給予企業獎勵或補貼。

對比深圳的成長軌跡,2000 年的深圳還在靠 “三來一補” 攢經驗,如今的武漢已經握著 “高校雲集”“科創走廊”“萬億產業鏈”三張好牌。但要成為下一個深圳,就必須跨過從“留住人”到“留住人才”的的轉變,讓人留下來不只是做“打工人”,而是做“創業者”。

畢竟,真正的創新高地,從來都不是靠人口堆積,而是靠人才在這里紮根,向上生長。當年的深圳抓住了給予,現在的武漢正在把一個一個缺口補上,你覺得武漢會成為下一個深圳嗎?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或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視頻

快訊

17:31
中國平安(02318.HK)首季歸母營運利潤同比增長2.4%
17:22
莎莎國際(00178.HK)料年度歸屬股東盈利約7000萬至8000萬港元
17:10
雅迪控股(01585.HK):張禕胤辭任非執行董事
17:08
新奧能源(02688.HK)一季度天然氣零售銷售量同比增長0.3%
17:04
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一季度經營溢利56.7億元
16:46
中國動向(03818.HK)第四季度Kappa品牌店舖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中高單位數下降
16:37
中國建築國際(03311.HK)一季度經營溢利及應佔合營企業盈利同比增長10.84%
16:34
比亞迪電子(00285.HK)首季母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溢利6.22億元 同比增1.92%
16:26
廣東:創新城鄉建設投融資 探索在城市開展氣、水、電、通信等地下管網綜合特許經營試點
16:21
天通股份:公司一體成型電感產品銷售規模不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