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10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發佈《「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報告》,介紹「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下11組試驗的主要成果與經驗。報告亦闡述了金管局就「數碼港元」的最新政策立場。
金管局自2017年起對央行數碼貨幣(即「數碼港元」)開始進行研究,並以分佈式分類帳技術作為基礎。研究工作涵蓋了「數碼港元」在批發及零售層面的潛在應用場景。第二階段評估了「數碼港元」在多種零售場景中的商業可行性及可擴展性,亦將「數碼港元」與代幣化存款(即代幣化形式的商業銀行存款)進行比較,以判斷「數碼港元」在零售場景中所能發揮的獨特價值。
第二階段的11組試驗涵蓋三大主題的創新用例,包括代幣化資產結算、可編程性及離線支付。試驗結果顯示「數碼港元」及代幣化存款能夠促進具成本效益、可編程及穩健的交易,為用戶帶來好處。試驗中更發現,鑒於香港健全的銀行監管製度及全面的消費者保障,市民高度信任香港穩健的銀行體繫,因此市民對「數碼港元」與代幣化存款的接受程度相若。
由於「數碼港元」由金管局發行,不具有信貸風險,因此特别適合用於大額交易結算。金管局認為「數碼港元」現階段的需求集中於零售場景以外,因此未來將優先發展「數碼港元」應用於批發層面。有金融機構已經在一些用例中使用「數碼港元」,以支持代幣化生態繫統的發展與跨境支付場景,例如國際貿易結算。
展望未來,金管局將繼續推進政策、法律及技術等方面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香港未來可能將「數碼港元」推廣至可供個人及企業使用做好準備。相關準備工作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完成,而擴展「數碼港元」的時機將根據國際發展、最新科技發展及市場需求作出調整。
作為「數碼港元」業界論壇的主要成果之一,金管局將公佈一套共用代幣化標準,以促進數碼貨幣可編程性的廣泛應用。這些標準旨在為「數碼港元」的未來發展和應用奠定基礎,以滿足香港個人及企業的支付需求。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兩個階段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有助於金管局深入了解數碼貨幣的未來發展。我們樂見『數碼港元』已逐步被金融機構應用於更多批發層面的場景。金管局將繼續致力為未來可能擴展『數碼港元』至零售場景使用做好準備。我們衷心感謝『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所有參與者在過去三年中的積極投入和寶貴貢獻。我們期待在央行數碼貨幣與代幣化進程中,繼續與業界緊密合作。」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