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大行報告】羅兵鹹永道:深層使命驅動的敏捷型家族企業彰顯優勢
原創

日期:2025年10月14日 下午3:00作者:一枝 編輯:Danna

財華社2025年10月14日訊,羅兵鹹永道今日發佈的《2025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顯示,儘管在市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實現雙位數增長的企業比例有所下降(從2023年的43%降至2025年的25%),但由使命驅動的敏捷型家族企業依然保持領先優勢(31%對比21%)。

這項調研與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約翰·L·沃德家族企業中心合作進行,訪問了遍佈62個國家和地區的1,325家家族企業。調研發現,雖然個位數增長的家族企業依然保持穩健(2025年為32%,2023年為28%),不過家族企業普遍傾向於採取謹慎策略。

該報告指出,面對普遍的市場波動,他們優先考慮聲譽和傳承,近四分之一(23%)的企業指出計劃在未來兩年内穩定核心業務,高於2023年的20%。

新興技術正在改變商業格局,但僅有3%的企業表示計劃對業務進行徹底重塑——儘管五分之三(61%)的企業將AI視為增長機遇。

調研強調了不確定性環境中,保持使命驅動、敏捷響應的管理對商業成功的重要性——根據聯合國估計,家族企業貢獻了全球三分之二的GDP和60%的就業機會。

羅兵鹹永道全球私人客戶主管合夥人Jonathan Flack表示:「家族企業長期以來被認為比上市公司更具韌性,但如今許多企業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供應鏈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正使家族企業傾向於謹慎行事,優先考慮聲譽和傳承。雖然增長依然穩健,但實現歷史性雙位數增長的比例已經下降。很少企業能不受此類外部衝擊的影響,不過那些由使命驅動且敏捷響應的家族企業持續優於同行,這為所有企業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啓示。然而,業務重塑的步伐仍然緩慢。隨著新興技術改變全球經濟,企業若要保持靈活應變並開辟新的增長途徑,就必須將敏捷性、創新性以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轉型計劃放在首位。

在該調查報告中,羅兵鹹永道指出,深層使命驅動的敏捷型家族企業表現優於其他家族企業過去一年,那些在應對市場變化、客戶需求和營運挑戰方面表現出更強靈活性的家族企業,更有可能取得出色的商業成果:31%的企業取得了雙位數增長,而整體樣本中這一比例僅為21%。深層使命與可持續卓越績效的關鍵因素之間也存在緊密聯繫。擁有明確使命的企業追求積極增長的可能性是其他企業的兩倍(18%對比9%),並且更可能優先考慮創新(23%對比16%)和長期目標(35%對比26%)。三分之一(33%)的使命驅動型企業積極培育實驗和創新文化,而整體樣本中這一比例僅為24%。

另外,該報告中還指出,市場波動使家族企業傾向於謹慎,儘管敏捷響應的企業表現更優

羅兵鹹永道表示,儘管使命驅動且敏捷響應的家族企業可能獲得比同行更高的回報——市場波動正使家族企業普遍傾向於謹慎。略超過三分之一(35%)的企業表示他們對長期戰略傾向於採取謹慎態度,僅有三分之一(32%)的企業表示他們正在選擇性地進行嘗試。

著眼於長期的營運轉型——僅有五分之一(21%)的企業表示正積極尋求重新思考其管理策略,而表示計劃徹底重塑業務的企業比例微乎其微,僅為3%。由於家族企業尋求規避宏觀經濟衝擊,保障業務穩定運作(78%)和維護家族傳承(77%)成為其首要長期目標——遠高於派發股息(68%)。約五分之二(43%)的企業認為負面媒體報道或公眾審查是聲譽面臨的最大風險。

此外,調查中發現,人工智能被視為增長首要優先事項羅兵鹹永道表示,家族企業在應對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的同時,他們也在尋找新的增長機遇。超過五分之三(61%)的企業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增長機遇。在與家族企業領導者的圓桌討論中,一些企業指出,儘管它們在生成式AI(GenAI)部署方面的資本投入相對較少,但客戶參與度有所提升,動態定價響應時間也有所改善。

這些企業也看到了AI帶來的產出,雖然約三分之一的非家族企業CEO報告稱生成式AI帶來了收入(29%)和盈利能力(32%)的增長,上市家族企業的回報明顯更強。根據羅兵鹹永道第28期全球CEO調研中的家族企業數據,近半數(46%)企業報告生成式AI促進了收入和盈利能力的雙增長。

新興技術是關鍵優先事項——技術進步(65%)和數字化轉型(64%)是近三分之二企業的重中之重,對於正在擴張的中型企業尤其如此。

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約翰·L·沃德家族企業中心臨床教授、執行主任Matt Allen博士表示: 「從歷史上看,家族企業在增長方式上一直被貼上保守的標簽,它們往往優先選擇關注長期業績、保護家族資產以及維護家族傳承。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本研究中實現雙位數增長的25%的家族企業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它們有這些優先考量。然而,研究結果卻出現了不同的答案。高增長的家族企業沒有回避,而正在擁抱其家族根源。這些業績優異的企業憑借著強烈的目標感、集中的所有權、長期投資方法以及對聲譽的關注而脫穎而出。如果管理得宜,家族企業不僅能夠抵禦不確定性,還能蓬勃發展。」

最後,羅兵鹹永道的研究表明,若要懷著信心地實現增長,有四個關鍵領域能讓業績優異者脫穎而出:

一、拓展企業深層使命。清晰定義的企業深層使命是一繫列推動增長能力背後的支撐力量。

二、發揮結構性敏捷優勢。業績優異的家族企業正積極利用其集中決策機製的優勢。

三、充分善用「長期資本」。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和地緣政治動蕩的時代,耐心資本已被證明是推動增長的動力源泉。

四、守護並促進企業聲譽。對於家族企業而言,聲譽既是需要守護的傳承,也是推動增長的槓桿。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4日
【大行報告】景順:黃金價格升勢仍有延續的可能
10月13日
【大行評稅變】瑞銀:料MSCI中國指數短期出現獲利回吐 未來更看好A股
10月10日
【大行報告】畢馬威:料香港2025年底重新奪回全球IPO市場排名首位
10月9日
【大行報告】貓眼研究院:2025年國慶檔總票房突破18億
10月9日
【大行報告】中指院10月樓市前瞻:國慶市場表現分化,「銀十」前景如何
10月2日
【大行報告】彭博:料2025年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財管中心
10月2日
【大行報告】Endowus智安投:美聯儲降息非關鍵 投資者勿被「高股息」誤導
9月26日
世邦魏理仕:香港住宅市場將觸底反彈,料2026年交易量穩步復蘇
9月26日
【大行報告】中泰國際:階段政策對藥企的業績面影響很小
9月23日
【大行報告】德勤:2025全年内地A股市場將穩步成長 香港將穩坐全球新股集資寶座

視頻

快訊

17:22
國辦: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繫應用和標準建設 穩妥有序拓展低空經濟等領域應用場景
17:17
國辦: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
17:15
寶龍地產(01238.HK)10月合約銷售額約7.14億元
17:11
合景泰富集團(01813.HK)10月預售額為6.21億元
17:07
新天綠色能源(00956.HK)10月完成發電量同比減少20.97%
16:58
香港金管局:10月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4260億美元
16:45
香港證監會就優化財政資源規則的中文草擬本進行諮詢
16:36
微信:下架數十部違規微短劇 持續引導微短劇類小程序規範發展
16:29
京運通:目前暫無自建或收購多晶硅生產線相關計劃
16:22
國家外匯局:10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433億美元 較9月末上升47億美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