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三大指數繼續震蕩,截至收盤,滬指漲0.73%,深成指漲0.36%,創業板跌0.36%,科創50指數漲2.35%。兩市超31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731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71.83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11.45億元,深股通淨買入60.37億元。
ChatGPT概念、AIGC概念、信創、計算機應用等今日漲幅居前,其中,海天瑞聲(688787.SH)漲20%,彩訊股份(300634.SZ)漲17.12%,金山辦公(688111.SH)漲15.45%,福昕軟件(688095.SH)漲12.86%,優刻得(688158.SH)漲13.01%,同花順(300033.SZ)漲12.15%,雲從科技(688327.SH)漲8.76%,科大訊飛(002230.SZ)漲近7%。
消息面,當地時間3月16日,微軟召開了一場AI主題的發佈會,在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工具中,微軟推出全新的AI服務產品「Copilot」。中信證券認為,隨著GPT-4面市後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望推動AI領域技術棧持續向LLM 模型收斂,並通過暴力美學+工程技巧的結合不斷加速AI產業發展,幫助人類不斷逼近通用人工智能AGI。
通信設備、通信服務亦表現活躍,天孚通信(300394.SZ)漲近16%,億聯網絡(300628.SZ)漲15.85%,會暢通訊(300578.SZ)漲13.28%,夢網科技(002123.SZ)漲9.23%,太辰光(300570.SZ)漲8.37%,半導體板塊走勢強勁,其中,寒武紀(688256.SH)漲20%,龍芯中科(688047.SH)漲12.09%。
2023年以來,半導體芯片板塊表現有所回暖。一方面得益於芯片廠商持續去庫存之後,庫存增長速度開始有所放緩。另一方面,在全球宏觀經濟波動背景下,芯片產業格局或將逐漸重塑,芯片產業鏈的國產化或是大勢所趨,給國内半導體芯片產業鏈帶來的諸多成長機會。
互聯網電商、傳媒等亦走強,青木股份(301110.SZ)漲20%,若羽臣(003010.SZ)漲10%,中字頭股票、國企改革延續強勢,中工國際(002051.SZ)、中油工程(600339.SH)漲10%,光大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國有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化、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增強有助於提高資本市場對於國有企業的關注度、熟悉度和對其業績的認可度,推動國有企業的估值修復。
跌幅榜上,中藥、醫療器材是重災區,奕瑞科技(688301.SH)跌8.38%,東阿阿膠(000423.SZ)跌7.51%,西藏藥業(600211.SH)跌6.71%。飲料制造、食品加工制造等亦走勢低迷,其中,古井貢酒(000596.SZ)跌4.05%,酒鬼酒(000799.SZ)跌3.6%。整體來看,A股賺錢效應集中於數字經濟、中字頭等方向,其他板塊人氣一般。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