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板塊持續反彈的號角聲中,小康股份再衝漲停!
6月2日,小康股份高開,不久後拉升漲停,在4天個交易日内錄得3個漲停,報收63.57元/股,總市值已達864.5億元。自4月底階段性低點32.70元/股算起,該股近一個多月累計最大漲幅已高達9成,幾近翻倍!
而於前一日,市場端也傳來好消息,5月份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喜得人心」,同比大增2.4倍至1.05萬輛,首次超越了其燃油車的銷量。
這其中,更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牽手華為造車後,公司的「賽力斯」品牌車型有了質的飛躍,5月份賽力斯銷量為5440輛,同比大增1616.09%,遠超市場預期。
華為「捧紅了」賽力斯?
實際上,在沒有遇到華為之前,賽力斯並不為人所知。
2019年4月,賽力斯首款高端電動車的SF5首次亮相,相較行業競爭對手的高續航能力,公司150km純電續航,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其上市售賣時間亦一直推遲至2020年7月。
數據顯示,上市當年賽力斯SF5累計銷量僅有732輛;至2021年初,銷量情況持續低迷,1至2月的銷量也總計200台不到,在新能源汽車急速興起的時代,小康股份並未借此成功突圍。
直至2021年4月,餘承東官宣華為將會在旗艦店内出售賽力斯的首款車型SF5,此舉才讓名不見經轉的新能源車賽力斯SF5徹底大火!
賽力斯官方透露,SF5華為智選版上市一周時間,便收獲了超6000筆訂單,一個月全國訂單已超一萬輛。這一數據不但超過了賽力斯此前的銷量之和,甚至還與頭部新能源汽車的訂單數量不相上下。
在「華為賣車」力捧下,賽力斯「飛上枝頭變鳳凰」!
借此勢頭,賽力斯與華為在2021年12月份迅速推出了賽力斯AITO品牌問界M5,亦是首款搭載鴻蒙OS座艙的智能汽車,已於今年3月份開啓全國交付。
據悉,問界M5從上市到交付不到三個月時間,且實現了全新品牌首月交付超3000輛,首月交付即進入20萬元以上高端新能源SUV銷量排行前五名。
另據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車企銷量排行榜上,賽力斯以一舉進入新能源銷量榜前九,排名僅次於第七名的理想。
截至5月份,據已披露數據的新能源車企銷量增速來看,賽力斯更是以超16倍的增速從眾多車企中脫穎而出。
從現有成績看,賽力斯能走到今天,與華為的鼎立支持關系極大。然而,能與華為達成合作的車企,也並非賽力斯一家。
去年,華為和北汽藍谷新能源品牌極狐聯合打造的首款車——極狐阿爾法S HI版,其憑借優秀的自動駕駛能力在上海車展上出儘了風頭。不過,該款車於今年5月初才上市,未來是否會成為攪局者呢,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憑借一己之力已將賽力斯這個遊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邊緣的玩家帶到了聚光燈下,同樣圓了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車之夢」。
躍進新能源,小康卻連年虧損!
從小康股份的發展史看,公司創始人張興海創業初期從電器簧起步,2002年進軍摩託車行業;2003年聯手東風汽車正式踏入汽車行業,2019年正式躍進新能源車領域,至今公司已擁有20餘年完整汽車製造的核心工程能力。
這一步步走來,公司轉型發展有條不紊,營收盈利也開始慢慢有了成色。不過,一切卻在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後,開始生變。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1年間,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别虧損17.29億元、18.24億元。但若看扣非淨利潤,則更為嚴重,自2018年至2021年,公司已經連續4年扣非淨利潤擴大虧損了。
而業績虧損的部門正是來自於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間,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分别虧損約9.4億元、12億元、14億元,累計虧損高達35.4億元。
從行業的角度看,近幾年來,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迎來前所未有的風口,銷量爆發一度處於井噴期,但新能源賽道的燒錢能力同樣有目共睹。
無論是蔚來200億造車門檻,還是「新兵」小米的1000億造車計劃,又或者特斯拉前後耗時16年才實現盈利,都足以看出,造新能源車前期需要大規模投入準備。
相比之下,小康股份在擁有一定產業鏈基礎、技術儲備上,其虧損也是相對較小的。
反饋至研發投入上,近年來也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至2021年,小康股份的研發投入分别為4.83億元、6.51億元、8.37億元、9.48億元,佔營收比分别為2.39%、3.59%、5.85%、5.67%。
進入2022年後,小康股份業績並沒有很大起色,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1.31億元,同比增長56%。歸母淨利潤虧損8.39億元,虧損持續擴大。
對於一季度業績的虧損,公司表示源於賽力斯加大產品研發投入、營銷渠道建設費及銷售服務費增加;以及公司研發及生產人員增加。
後語: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後起之秀,小康股份依賴長期以來汽車產業鏈技術沉澱積累,以及華為的強力背書,為旗下賽力斯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而短期以來的業績虧損同公司高額的研發投入息息相關。
未來,緊隨疫情防控漸進尾聲,提振經濟成為頭等大事,刺激汽車消費火力全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究竟能為公司赢得多少市場份額呢?還需要小康股份拿實力說話!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