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機數控公告稱,公司擬定增募資60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年產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上機數控作為矽片產商,現進軍上遊矽料行業,垂直一體化佈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本增效,緩解供應鏈矛盾。
不過市場對此似乎並不樂觀,4月21日,上機數控開盤跳空大跌7.7%,隨後直接摁住跌停板,封單2.9億元。而就在今日早盤,某券商發佈最新研報,給予上機數控「買入」評級。
垂直一體化,佈局矽料
上機數控原主營業務為矽片切割設備等,2019年以來開始佈局矽片業務,目前已成為矽片新貴,在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等巨頭壓力下也能分得一杯羹。
然而,2020年下半年至今的產業鏈價格波動,令單一環節佈局的光伏廠商承受了極大考驗,特别是由於矽料緊缺導致漲價不斷,矽片廠商「擁矽為王」,下遊毛利受到衝擊。
在這一背景下,外購原料並非最佳方案,光伏廠商垂直一體化佈局越來越普遍,寄希望於通過延伸產業觸角平抑價格波動風險。
上機數控也在預案中提到,在光伏行業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公司向上遊延伸佈局矽料環節,可以有效解決公司高效單晶矽片產能擴張的隱憂,增強規模化效應,強化競爭優勢。
這並不是上機數控第一次跨界矽料。
兩個月前的2月24日,上機數控發佈公告稱,擬在内蒙古包頭市固陽縣投資建設進行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矽及10萬噸高純晶矽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118億元。
2021年,公司也與矽料龍頭保利協鑫能源子公司達成合作,投建30萬噸顆粒矽項目,在當時被視為顆粒矽獲得了下遊客戶的認可。
不過後來,上機數控陸續減少了其在與保利協鑫合資顆粒矽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本次新建多晶矽項目也採用改良西門子法。目前,多晶矽技術路線分為改良西門子法塊狀矽和矽烷流化床法顆粒矽。由於顆粒矽目前佔比還很小,未來在技術競爭中是否能勝出還有變數。
競爭白熱化,上機數控「預估」矽料價格將下跌70%
矽料行業的景氣度不僅吸引了上機數控這樣的公司,矽料巨頭本身也競相擴產。
1月,大全能源曾發佈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10億元,用於年產10萬噸高純矽基材料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大全能源表示,項目建成後,公司將在新疆石河子和内蒙古包頭分别運營10.5萬噸和10萬噸多晶矽產能。
去年11月,保利協鑫能源子公司江蘇中能矽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矽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矽新增2萬噸產能正式投產,標志著保利協鑫能源顆粒矽有效產能已由此前的1萬噸提升至3萬噸。
包括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公司新能產能可能在2022年落地。此外,信義光能、特變電工、合盛矽業等跨界選手也佈局矽料。
產能的急劇擴張,引發市場對於供給過剩的擔憂,矽料價格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據本次上機數控的測算,該項目正常達產後可形成年均銷售收入約34億元,年產5萬噸多晶矽項目,折算下來每噸不足7萬元,逼近歷史低位。
一般而言,多晶矽項目從開工到投產要經過18-24個月,投產後還有半年左右的爬坡期,這就意味著,上機數控本次規劃的年產5萬噸多晶矽項目至少要到2年後才能投產,也就是說,以目前矽料價格25萬噸為基準,上機數控「預估」2年後矽料價格將下跌超70%。
一家頭部矽料廠商人士表示,頭部矽料企業在6萬元/噸的價格下僅能保持微利。競爭白熱化,產能過剩的預期,這或許是上機數控股價今日跌停的原因之一。
矽片新秀,長單不斷
公司原本為光伏金剛線切片機的全球龍頭,該類設備是矽片生產環節的核心設備,可以較大幅度降低矽片生產企業成本,提高矽片品質。
後來公司抓住單晶矽向「210/182 大尺寸」升級的市場機遇,切入單晶矽片賽道,成功「彎道超車」,這也是光伏產業鏈中壁壘較高、競爭格局好、利潤比較豐厚的環節。目前公司在大尺寸矽片領域迅速形成核心競爭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後浪」。
據公告披露,僅僅在矽片業務上,公司便簽訂了總計460.34億元的銷售長單,客戶涵蓋天合光能、阿特斯、東方日升、正泰新能源、通威股份、龍恒新能源、愛旭股份等優質客戶,包括優質組件設備龍頭企業、優質電池片龍頭企業。
在手訂單源源不斷湧入,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業績支撐。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營收規模一衝而上,達30.11億元,相較2019年足足增長了2.7倍。在此期間,盈利暴增,由2019年1.8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31億元,同比增長186.72%。
2021年,根據業績快報,上機數控實現營收為109億元,同比增長262%,歸母淨利潤為16.4億元,同比增長208%,繼續保持增勢。
結語——
作為光伏產業的重要角色,上機數控近幾年來一直不斷延伸產業觸角,一路來取得了不少成績。
不過自2021年9月份以來,上機數控的股價經歷一波慘烈的調整,截至目前跌幅已超65%。與上機數控一樣,A股整個光伏行業在過去2年都歷經被高高舉起,而後重重落地的洗禮。這次估值的大撤退或許是對光伏過熱現象的預警。
就上機數控而言,2022年或將面臨包括「楊氏家族」在内的原始股東的減持。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楊建良、杭虹、楊昊、李曉東、董錫興。此5人係親屬關係。資料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 57.1%股份。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