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時任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曾對“共同富裕”這一概念反覆強調。1990年 12月,他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
最近一次的中央會議對於共同富裕的概念進行了進一步詳盡的探討。轉移支付、稅收改革和慈善捐贈均在會議中成為討論的焦點。在決策層對互聯網獨角獸公司劍指更高維度監管的背景下,許多公司紛紛選擇慨慷解囊,擴大捐款規模,幫助偏遠和欠發達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然而,波詭雲譎的市場驚濤將中國許多科網巨頭卷入史詩級的波動,也在投資者群體中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惑,導致一些外國投資者動身出走,退避三舍。不過我們遠沒有如此悲觀,我們堅信目前山窮水覆的行情正在修覆,終將迎來柳暗花明的前景。
早在2016年11月和2017年11月, 我們分別撰寫了兩篇深度報告,重點關注收入和財富分配的不平等現象,並探討當時這一分配不均的現狀將如何導致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以及其他未來很可能日漸矚目的社會問題(請參閱“價格的革命”20161114和“破譯低通脹的密碼”20171114)。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是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被重新定義的一年。自那以後,中國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之間的比率在持續攀升十多年後終於趨穩。換言之,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從那時起停止了惡化。
另外一種審視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觀察中國社會信心的變化,我們在這里以消費者信心為代表,並將其與房地產業主和開發商的估值進行比較。
如圖所示,中國社會信心自2016年減弱後,於2017年開始回升,此後保持一路走高的態勢。與此同時,一個密切相關的指標-房地產業主和開發商的估值-也在同步攀升。視覺上,現階段這兩項指標都處在2017年之前的時期無法與其等量齊觀的較高水平。也就是說,正如數據所示,共同富裕促進了社會信心。自2017年重新定義社會主要矛盾以來,中國已經開始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進,而非今時今日才有所行動。這是一個已經持續數年的進程,亦可以從數據中一覽了然。而業主和開發商估值的並行上升也可以被視為一項指標,表明社會信心正從實現“共同富裕”的努力中得到提升。
如果是這樣,為什麽市場突然對“共同富裕”報以如此關注?
我們認為這個概念被外國投資者誤解了。由於以在美國上市、在香港上市以及在A股上市的中國公司為代表的“中國市場”不止一個,我們可以通過對比這些不同公司群體的指數表現來判斷那部分投資者對於“共同富裕”存在誤解。
我們比較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KWEB.US)、MSCI中國科技100指數、MSCI中國指數、創業板(中國的納斯達克)和納斯達克100指數(NDX)。我們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表現存在顯著的差異——創業板和納斯達克100指數處於高位,並在續創新高,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和MSCI中國指數則表現不佳。由於中國創業板主要由國內投資者交易,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則由許多海外投資者持有,這些指數表現的分化表明,中國近期利好於未來長期遠景的發展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海外投資者的誤解。有些人甚至草率地宣稱中國“不可投資”。恕我直言,我們並不同意。
我們是市場上最早指出科技股估值在今年2月泡沫化的分析師之一,並向投資者警示了泡沫即將破裂的風險(《展望2021:價值王者歸來》,20201120)。現在,根據不同的指數計算,中國的科技股調整幅度從50%到遠超60%不等,它們的估值也變得比以前合理多了。共同富裕並不是非自願地重新分配人們現有的已經積累了的財富。它更多的是要通過一個更加公平的過程,讓更多為中華民族偉大覆興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人一起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有很多,比如資本利得稅和未來的一些其他形式的再分配/轉移支付。從不同投資者群體持有的指數之間表現的差異可以看出,對於中國倡導的“共同富裕”這個概念,海外與國內投資者的理解截然不同。很顯然,未來國內投資者將是中國實現“共同富裕”這一偉大目標更大的贏家。難怪在中國離岸市場動蕩之際,A股市場的指數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我們認為,在上周的拋售之後,恒生指數已經到達了一個重要的低點,如圖表3所示。雖然未來恒指仍有可能出現第二個卻更高的低點,但是長線投資者應該開始關注恒指的長期投資價值,並懷著這個大局觀相應地布局。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策略師洪灝)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