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瑞幸咖啡:星巴克已不是敵手,讓「做空」來得更猛烈些!
原創

日期:2020年2月12日 下午5:47作者:李瑩編輯:彭尚京

既要面臨疫情洗禮,又要遭受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禍不單行。但公司股價卻頑強得經受住市場考驗,近期呈現持續上漲態勢。

瑞幸奇迹,機構做空也難撼動其股價

1月31日,瑞幸遭受渾水做空。渾水稱瑞幸運營數據造假,並且指出瑞幸慣用的「燒錢」模式存在重大缺陷。

瑞幸果斷還擊,堅決否認渾水指控。知名投行中金、瑞信也都紛紛站隊瑞幸,表示渾水報告缺乏有效證據。

渾水長達89頁之長的做空報告可謂白費力氣。瑞幸股價在做空當天下滑後,反而能在二月開始逆勢大漲。

截至2月12日發稿,瑞幸咖啡股價漲3.47%,報收38.15美元,總市值91.68億美元。

此前1月,國際投資機構Capital Research增持瑞幸咖啡約1100萬股。同月瑞幸咖啡做了新股增發,流通股股數從3.347億股,增加至7.751億股。

因此Capital Research持股比例從2019年12月31日的18%下降到9.2%。

在美國上市,瑞幸咖啡的投資人朋友圈也是高朋滿座。

除Capital Research外,全球著名基金Lone Pine、Melvin、QIA(卡塔爾政府投資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等都位列瑞幸咖啡大股東名冊。

背靠資本玩家陸正耀,瑞幸咖啡屢被質疑

兩年時間做成中國第一,被資本催熟,瑞幸咖啡的成功,也一路伴隨著很多人的質疑,尤其是背靠資本玩家陸正耀。

這位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大BOSS,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已是人儘皆知。以神州租車為例,2015年陸正耀等投資方就曾抛售大量股份套現離場。

所以很多人擔心,這個套路會不會在瑞幸身上上演。

瑞幸自2017年開設首家門店,在2年内以驚人速度完成超4500家擴張。門店數量超星巴克4100家店,成為國内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這期間質疑聲一直不斷。頻繁開店、「燒錢」獲客,這種經營模式看不到未來,上市也幾乎不可能。

未料,成立僅18個月,瑞幸就在2019年5月17日跑進美國納斯達克。公司擬股價,從18美元一路漲到最高50美元。

瑞幸也不含糊,上市之後業務量持續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瑞幸總營收29.29億元,同比增長680%,單三季度營收15.42 億元,同比增長540%。

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首次實現門店層面盈利1.86億元。規模效應下,原材料、租金運營和設備折舊成本佔門店收入比重持續下降。

歸根接地,瑞幸還是「能打」

質疑聲中,瑞幸緣何能掙脫羁絆、一路向前?

這或許還是源於其自身「能打」體質。

背靠「神州系」,雖給瑞幸帶來些負面言論,但也不可否認這些「藝高人膽大」的資本市場老司機火眼金睛找到瑞幸這根「苗子」。

核心高管團隊來自神州系,有豐富的互聯網經驗,用「數字+咖啡」模式,精算出瑞幸未來打藍圖。

瑞幸咖啡「大藍圖」吸引了眾多資本,企查查顯示,上市之前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貝萊德等資本大鳄都有參與。在美股上市又融資6.95億美元。

互聯網和資本助推,成為瑞幸能否飛速擴張的基本條件。

中國市場已是國外咖啡早已窺視的潛力市場。星巴克、COSTA們進入中國,也都經營得出色。

或許它們瞄準的是駐華的外國人和一些中國中產。但正像瑞幸咖啡創始人說得那樣,讓咖啡成為日常消費,而非彰顯身份的奢侈品。

她說的這個市場是覆蓋上班族、學生等中國最廣泛的人群,這個階層的消費實力不容小觑。

不過仍要看出,這個人群固然有一定消費能力,但長期挖掘增長潛力,仍需要進行用戶培育。

這就是瑞幸開啓「燒錢」模式,以大額補貼獲客的原因。

從客戶留存率看,續隨著瑞幸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客戶對品牌的認可,用戶留存率逐漸上升。

瑞幸咖啡:星巴克已不是敵手,讓「做空」來得更猛烈些!

不過仍要看到,本次疫情對瑞幸咖啡的影響。雖然公司有線上業務,但疫情之下,瑞幸自身人員配置,以及客戶數量都面臨挑戰。

值得稱贊的是,瑞幸咖啡在本次疫情中捐款1000萬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2月12日
群眾「抗疫」,為何康師傅「綠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