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7月18日,畢馬威發佈的《資產管理和私募股權展望》報告指出,儘管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香港正透過具針對性的稅制改革、強勁的IPO市場和漸進式的虛擬資產監管,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2024年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資產總值上升13%,達到35.1萬億港元。香港積極消除現行稅制中的分歧,推動創新並響應中國內地的重大戰略部署,有效抵禦市場動蕩,並長期吸引全球資本。
近期,香港對統一基金免稅(UFE)制度進行優化,擴大豁免範圍至私人信貸等另類資產。這些優化措施確保基金實體及特殊目的實體(SPV)保持稅收中立,防止意外的稅收流失,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同時,香港在監管和支持虛擬資產行業發展方面的努力備受關注,預計2025年將成為市場增長的重要一年。隨著本地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數量的增加,以及監管機構持續為虛擬資產交易活動提供明確指引,香港在規範和合法化這一行業的進程中取得了顯著進展。
畢馬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證券和資產管理主管合夥人徐明慧表示:「香港正致力於優化UFE制度、促進活躍的IPO市場,以及建立清晰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向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發出強烈信號,展現了有效的監管支持和針對性的舉措,力求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充滿活力且具競爭力的資產管理中心,並在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中把握發展機遇。」
儘管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意向保持謹慎,但國內人民幣基金在政策支持的領域,如可再生能源和先進科技,依然活躍。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通過持續優化和放寬跨境舉措,如跨境理財通(WMC)和基金互認(MRF)安排,進一步深化本港與內地投資者的聯繫。此外,越來越多資產管理公司關注內地的養老金改革,期望藉著龐大的養老金資產池,擴大投資者基數並開創新的收入來源。
運營成本上升和多元化戰略的需求推動了行業整合,特別是專注於中國內地市場的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合併及建立合作關係擴大規模。小型企業力求提升成本效益,以便與大型企業競爭,並加大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投資,以改善客戶服務和優化投資組合管理,從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畢馬威中國亞太區資產管理稅務部主管合夥人兼香港特別行政區另類投資部主管包迪雲 (Darren Bowdern)表示:「在全球動盪的環境下,香港透過提升投資選擇和市場可及性,為投資者帶來了無可比擬的機遇。跨境資格互認的持續推進具有重大的意義,將使香港諮詢公司能夠在中國內地提供更廣泛的產品。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尋求全球投資機會,本港資產管理公司將處於一個獨特的有利位置,以服務這一新興市場。」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