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中國大飛機飛上「空中絲綢之路」。
在日前閉幕的東博會上,文萊簽約超20億美元的30架中國大飛機採購訂單,同時也是東博會迄今最大的貿易訂單,再次讓中國大飛機驚豔市場。
中國大飛機是自主研發並生產制造的商用飛機,目前擁有三類機型,投入運營的C919、ARJ21-700以及在研的CR929等。國内大飛機產業鏈有哪些投資機遇?
從大飛機飛向的東南亞到土豪雲集的中東,近期「一帶一路」投資熱情高漲,不僅有中東土豪來中國投資,更有中國企業出海落地沙特。
大飛機開上「空中絲綢之路」
剛剛閉幕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傳來喜訊。
在本屆盛會上,中國的智能化設備、綠色家電、綠色家居建材、照明科技產品受東盟採購商青睐。其中,文萊一舉簽下30架中國大飛機採購訂單,價值20億美元。
據悉,該訂單也成為東博會迄今最大貿易訂單。
中國大飛機文萊簽訂訂單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成果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提出的重大戰略,旨在通過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因此,「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也為中國大飛機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大飛機領域,中國企業通過技術引進和創新,不斷提升自身實力,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大飛機制造企業之一。
目前,中國已經自主研發並生產制造的商用飛機包括已經投入運營的C919、ARJ21-700以及在研的CR929等。
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時,中國也積極參與國際航空市場競爭,努力拓展海外市場。此次中國大飛機在文萊獲得訂單,就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的重要進展。
同時,文萊簽訂的大飛機訂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對於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打破雙寡頭格局,產業鏈投資機遇如何?
為什麽叫「大飛機」?
在民用領域,通常指的是起飛重量100噸左右,載客超過150人的飛機,它的制造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水平。
中國對於大飛機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期,中國開始對大飛機進行探索和研發。
1970年8月,中國開始對運10型號進行研制,這是一種擁有150座以上的幹線客機。
然而,由於研發投入較大、不具備大規模商業化運行的條件等原因,耗資5.38億元的運10計劃在1986年終止。
此後,中國也曾與外資企業合作過大飛機項目,但因種種原因也未能成功,導致大飛機項目一度陷入停滞。
21世紀以來,中國科技水平在各個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的航空工業開始重新起步。
2006年,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被確定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並被寫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這個專項的確定,標志著中國的大飛機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2008年,為實施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中國商飛公司成立。隨後,首型國產大飛機被命名為C919。
在之後的幾年里,中國不斷加大在大飛機領域的投入,並逐步實現了技術突破。
C919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並於2022年9月29日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並於同年12月9日完成了首架飛機的交付。2023年5月28日,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飛行;
此外,中國還自主研發並生產制造了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並於2016年6月28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中國還與俄羅斯聯合研制的一種寬體客機CR929,目前還處於研制階段。
如今,中國的大飛機已經逐漸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C919、ARJ21-700也在不斷拓展國際市場,並逐漸成為了中國大飛機的代表之一,並在國際競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2023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透露,截至目前,中國商飛已經交付了2架C919,訂單量已經達到1061架,後續該飛機的發展包括縮短型到加長型,覆蓋的座級會從130座到240座。
產業鏈有哪些投資機遇?
隨著國產大飛機走向海外,國產大飛機產業鏈的投資機遇也備受關注。通過C919等大型客機研制,我國商用飛機產業的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得到極大的拓展和延伸,帶動了新材料、現代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技術的集群性突破。
目前C919零部件的國内供應商以航空航天、軍工系統所屬企業為主,其中機體部分價值量佔比最大,且國產化率也最高。
其中,主機廠領域相關概念股有中航沈飛、中航西飛(000768.SZ)、洪都航空(600316.SH)、中直股份(600038.SH)等;
動力裝置領域概念股有航發動力(600893.SH)、(000738.SZ)、航發科技(600391.SH);
機載系統概念股包括中航電子(600372.SH)、中航光電(002179.SZ)、航天電器、江航裝備(688586.SH)、博雲新材(002297.SZ);
零部件加工概念股包括中航重機(600765.SH)、中航光電(002179.SZ)、愛樂達;
新材料領域概念股包括西部超導(688122.SH)、寶鈦股份(600456.SH)、中航高科(600862.SH)、光威復材(300699.SZ)、楚江新材(002171.SZ)、撫順特鋼(600399.SH)、鋼研高納(300034.SZ)等。
通過自主創新和發展,國產大飛機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和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民用航空工業體制機制的創新,撬動一個全新的萬億藍海。
根據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發佈的《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預測,2021年-2040年,為滿足運量增長和替換退役飛機需求,中國需要補充7646架民航飛機。按各類客機中的代表型號計算,中國2021-2040年民航客機市場空間可達6.75萬億元。
小結
東南亞到中東,「一帶一路」正在跨越山海,在擴大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上,不僅為國内外產業合作提供全新的機遇,還可有力促進沿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把資金流、人員流、貿易流、信息流以及文化的交流都帶動起來。
中國大飛機飛上「天空絲綢之路」只是一個縮影,未來「一帶一路」的發展碩果將更加喜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