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數據資產入表規定剛剛落地,近日數據要素市場再傳重磅消息。消息面上,在財政部指導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制定的《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01什麽是數據要素?
在傳統經濟中,生產要素主要指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特别是大數據、AI、互聯網和物聯網、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湧現,數據已成為新型生產要素。
數據作為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其對GDP的貢獻率逐年遞增,正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2015年至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同比增長率超過15%,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首次超過50萬億元,佔GDP比重首次超過40%。
而作為人口大國,我國具有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有利於我國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02頂層設計出爐!產業化加速推進
近兩年來,我國數據要素頂層設計正逐步完善,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2022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了二十條具體發展意見,構建了關於數據要素基礎制度的完善框架。
今年3月,國家數據局正式獲批成立,標志著數據要素市場開始規範化發展。
8月21日,財政部正式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對於符合規定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數據資產,可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存貨。數據資源會計處理方式的確定,意味著數據將作為資產正式被納入會計報表,數據價值凸顯。
9月8日,又一部推動數據資產化的財會文件重磅出爐。在財政部指導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印發《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指導意見》,正式明確了數據資產將以何種價值入表,以及未來將以何種價值交易,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的價值實現。
在地方層面,北京、上海、深圳、長沙、湖北、貴州、濟南都陸續出台相關的政策文件,明確未來幾年建成千億級規模數據要素市場的目標。
在業内人士看來,數據要素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動力引擎,但整體來看,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處於初級階段,仍有需要繼續探索、細化的空間,需要更多頂層政策設計和政府層面的統籌領導。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已步入倒計時,下一步數據要素各方面制度體系和配套政策將加快出台,數據要素流通使用試點示範也將推開。
東北證券表示,隨著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各地激勵促進措施不斷出台以及上市公司的不斷努力,數據要素市場將迎來全面爆發。
根據發改委報道,據初步測算,全國企業數據要素支出規模約為3.3萬億元,再參考資產評估收費水平測算標準,假設1.2‰的計費率,則目前數據資產評估市場規模或約40億元。未來,伴隨數據要素應用加快,有望繼續高增。
03蘊含的產業投資機會
從產業鏈看,數據要素總體劃分為上遊數據提供方、中遊數據服務商和數據交易所,以及下遊數據需求方。
東方證券對數據要素的產業鏈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可分為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生態保障、數據應用七大模塊,覆蓋數據要素從產生到發生要素作用的全過程。
根據東北證券的推演,未來數據流通速度加快,受益最大的是數據供需方、空間最大的是提供各類服務的數據服務商、而目前最火熱的仍舊是數據交易所行業。
據悉,參股國内地方數據交易所/交易中心的公司主要有浙數文化(600633.SH)、廣電運通(002152.SZ)、東方國信(300166.SZ)、東華軟件(002065.SZ)、浪潮軟件(600756.SZ)等。
而國資雲作為數據要素發展的底座,在市場看來,國資雲的進一步滲透,有望實現數據的安全管控、匯聚融通,有利於數據價值挖掘,為國内重點行業數據要素發展和運營打下基礎。
眼下,國資雲市場最主要的參與方為IT基礎設施廠商、公有雲IaaS廠商、電信運營商、私/專有雲廠商四類,四類廠商基於自身優勢提供相應的產品服務。
例如,參與各地數據體系建設的本土政務IT龍頭,包括創意信息(300366.SZ)、科大訊飛(002230.SZ)、雲賽智聯(600602.SH)、數字政通(300075.SZ)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