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今年上半年A股行情,可謂一言難儘,自1月末(農歷新年)以來,創業板指就不斷下挫,至6月份其累計最大跌幅接近18%,深成指期間累計最大跌幅超10%,上證指數期間維持震蕩走弱的態勢,跌幅相對較小。
指數跌幅巨大,個股自然跌的稀里嘩啦,尤其是新能源賽道相關個股如邁為股份(300751.SZ)、天合光能(688599.SH),消費類藍籌中國中免(601888.SH)等等,均跌幅較大。相比之下,AI相關板塊賺錢效應凸顯,如劍橋科技(603083.SH)、中際旭創(300308.SZ)等漲幅巨大,宛如牛市。兩者對比之下,A股的行情演繹一如既往的極致,可謂「冰火兩重天」。
如此極端的行情,也導致部分前些年備受追捧的基金經理走下神壇,不少基金淨值重挫,投資者「賺錢難」現象突出,甚至有人衝進直播間大罵基金經理,當然也有重倉AI的基金經理,成為新的大咖,站到聚光燈下,資本市場總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不過,近期A股市場出現反彈迹象,新能源板塊走強,AI板塊人氣不減,萬物皆有周期,作為理性的投資人,不能一味的樂觀或悲觀,接下來的行情如何演繹,能否迎來一波上漲行情,哪些板塊蘊藏投資機遇,值得細細思考。
財華社根據近期各大券商、機構的策略分析報告,對2023年接下來的市場風格,板塊動向進行簡單的梳理總結,僅供參考。
大盤反彈契機已至,未來行情或可期?
總的來說,儘管今年大盤羸弱,宏觀復蘇進程仍充滿不確定性,但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少券商機構對接下來的行情仍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
華安證券近期表示,5月經濟數據走弱但已在市場預期中,這反而觸發MLF等利率下調,同時國常會宣佈研究提出一批政策措施推動經濟持續向好回升,市場對政策的期待正在逐步兌現。當下市場已經從前期對經濟和政策的過度悲觀預期中走出來,海内外市場風險偏好均獲得提振,因此短期内對A股可以適當樂觀一些,A股仍處於震蕩大格局下的回升行情中。
中信證券研報也認為,6月來市場主要由政策預期和中美關系主導,市場情緒和經濟預期正處於谷底,對經濟數據反應鈍化,政策落地難達激進的預期,中美關系短暫緩和,宏觀流動性環境好轉,市場正處於下半年波動區間的谷底。
民生證券相對更為樂觀,該機構近期表示,隨著風險資產的順風環境繼續得到確認,大類資產之間的預期差也在逐步收斂,人民幣匯率回到美元指數見頂回落對應的位置之後,將指示全面共振向上的行情正在到來,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進攻態勢。
整體來說,在海外經濟緩衰退、中國經濟溫和復蘇的基準判斷下,不少機構對2023下半年A股市場持中性偏積極看法,指數相比當前位置仍具備一定上行空間。
不過,在國内增長復蘇的進程中,政策的支持依然很關鍵,近日,五部門聯合啓動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就是這一政策基調落實的方向。後續如何繼續擴内需、促消費、穩增長,仍是當前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券商、機構激辯後市的投資方向
A股多數情況下為結構性行情,風格演繹較為極致,選對行業和賽道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儘管多數機構對於目前A股處於底部區間比較認同,但投資者應佈局哪些板塊,多家機構卻頗有分歧。
信創、AI板塊雖然漲幅較大,但仍有不少機構看好。中信證券近期表示,圍繞數字經濟主題和尚處於早期階段的AI產業應重點關注,特别是運營商、信創、AI芯片、服務器、光模塊等方向。另外,該機構認為,半導體設備行業年内業績有望兌現,存儲、面板等行業在2023年下半年有望迎來周期底部反轉。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應佈局產業趨勢明確的AI及數字經濟,技術創新突破和資本開支擴張帶來基礎設施端確定性高成長,以及中下遊硬件和應用協同發展,推薦服務器/算力/信創軟硬件。
但也有基金經理「唱反調」「潑冷水」。關於AI,仁橋資產創始人夏俊傑認為當下市場熱炒的算力概念可能要告一段落,因為算力雖然是AI的賣水人,但「水」能持續賣下去的邏輯,一定是「淘金者」要確實淘到金。目前看,AI概念股股價已經隱含了過於樂觀的淘金預期,風險收益比不佳。或許潛在的新應用場景和新硬件產品的革命性創新,會成為當下AI概念更具博弈價值的方向。
關於消費、醫藥等傳統白馬板塊,不少機構表示看好。華安證券研報表示,擴消費政策刺激下,食品飲料板塊有望反彈,超跌情緒釋放後可能存在預期差的醫藥生物、美容護理等亦有反彈預期。西部證券亦表示,與經濟修復相關度較高的汽車(含新能源車)、食品飲料、交運,以及醫藥中消費屬性較強的中藥、藥房、消費醫療、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不過平安基金的丁琳則認為,由於過去三年以來,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消費板塊可能表現不會太亮眼,但即使在整個的消費宏觀beta比較弱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在整個泛消費領域找到一些結構性的機會。
汽車零部件板塊也是一些機構建議的配置方向。平安基金的張淼表示,中國的零部件公司目前市值比較小,未來有望成長為比較大的公司。由於成本優勢、產業鏈管控的能力、快速的響應能力和服務意願等,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汽車零部件行業是一個有巨大潛在機會的行業。
國泰君安提到此前曾經熱門的中字頭板塊,該機構認為,受益於國有經濟改革與中國特色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專業化整合提高價值創造的「中特估+產業」值得關注。
此外,在下半年,由於CPI和PPI將見底回升,並伴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的結束和國内經濟前景的改善,百億私募和諧匯一的董事長林鵬認為順周期板塊可能更需重視(比如基礎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