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節後A股的第一個交易日,中藥板塊表現活躍,個股紛紛大漲,其中,江中藥業(600750.SH)、葵花藥業(002737.SZ)、華潤三九(000999.SZ)、太極集團(600129.SH)、昆藥集團(600422.SH)、九芝堂(000989.SZ)均漲10%,同仁堂(600085.SH)漲7.84%,以嶺藥業(002603.SZ)漲4.54%。
值得關注的是,中藥板塊並非近期才開始表現,自2021年年末開始,不少個股就走勢強勁,股價不斷震蕩攀升,目前不少公司已經悄悄地創出了歷史新高,如江中藥業、華潤三九、太極集團等。中藥板塊的投資模式,再也不是過往的遊資炒作模式,而是徹底向機構的價值投資模式逐步轉變。
業績亮眼
之所以中藥板塊如此受資金追捧,源於行業的基本面確實過硬。前段時間,中藥個股的一季度陸續披露,業績表現靓麗。
筆者根據同花順問財數據,梳理A股中藥板塊的75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25家,佔比約為33%。其中,白雲山以216.29億元的成績位列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雲南白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太極集團。
其中,共66家公司的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實現盈利,佔比接近9成,有58家公司歸母淨利潤錄得正增長,佔比約為77%。業績實現翻倍增長的個股有13只,太極集團以991.16%的業績增速位列中藥「業績增速王」,其主要受銷售收入增長及毛利率提升所致。此外,吉林敖東、生物谷、隴神戎發、嘉應制藥、康恩貝等股業績增速也相對居前。
有機構認為,目前中藥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整體仍處於被低估狀態,在業績的支撐下,中藥板塊有望迎來中長期佈局機會,行業存在較大估值提升空間。
中藥站上政策的風口
自2021年以來,高層就連續發佈了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中醫藥振興等相關政策,作為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瑰寶,中藥近年來越發受到重視
2022年3月,國務院發佈《「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目標和主要任務。2022年10月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十四五」中醫藥人才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總數要突破100萬人,全國中藥師要達到15萬人。
今年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促進中藥材種業發展,著力改善中醫藥發展條件,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與科研水平,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4月份,《「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於公佈,方案提出「加大中醫藥文化活動和產品供給」等12項重點任務。
此外,2023年3月份,全國中成藥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全國中成藥採購聯盟集中採購文件(徵求意見稿)》,這也意味著全國範圍内的中成藥帶量採購正快速推進。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慢性病患者基數不斷擴大,對中成藥的剛性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此,國家一方面通過集採從採購端降低中成藥的價格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醫保目錄動態調整,讓更多的創新中成藥進入醫保目錄,從支付端減輕患者的費用。
近些年的政策,從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和審評審批,中藥市場管理、人才培養再到中藥集採、醫保報銷的大力推進,可以說全面覆蓋中藥產業鏈各個環節,多方舉措之下,中藥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展望後市,中信證券表示,受益於消費升級和政策扶持,整體中醫藥行業需求仍持續向好,中藥板塊行情具備可持續性。天風證券近日研報指出,從2023年策略上來看,中藥將演繹三個階段的交易機會——業績穩定、估值修復、估值擴張。以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為切入點,其在醫藥行業演繹路徑之一便是中醫藥。中藥板塊有望進入估值擴張階段。整體看好中藥板塊機會,業績趨勢向好,估值有望從修復到擴張。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