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時裝周剛過,高領毛衣就火出圈。這個冬天法國最佳流行單品似乎已經板上釘釘,非高領毛衣莫屬。凜冬將至!本輪能源危機引發歐洲市場對取暖產品需求增長,電熱毯、高領毛衣、箱包,一些原本不再劇本設定内的物品,紛紛成為外貿爆款,火上熱搜。
中國外貿出口爆品不止高領毛衣,箱包出口量也呈現反彈增長之勢,為毛衣、箱包等相關產業鏈企業帶來利好。
馬克龍「帶貨」高領毛衣
中國電熱毯出口大增的利好仍在資本市場掀起魔幻效應。賣電熱毯的彩虹集團(003023.SZ)12個交易日里,靠著133萬訂單就能讓股票實現翻倍。
繼電熱毯熱之後,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經濟部部長佈魯諾·勒梅爾身著高領毛衣現身,成功為高領毛衣帶貨。
據公開報道,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段視頻講話中,一改往日西裝配襯衫的著裝風格,身穿高領毛衣搭配西裝現身,看上去非常暖和、舒適,搭配效果出奇的好。
他的這種強烈的著裝反差引發熱議,甚至不少報道認為,馬克龍此舉是在以身作則,呼籲廣大法國人民加強物理保暖,減少冬季的能源使用,共同應對此次的歐洲能源危機。
無獨有偶。近日法國經濟部長佈魯諾·勒梅爾在自己的官方社交賬號發佈了一張自己穿著高領毛衣在辦公室工作的照片。在接受採訪時他公開表示,「你們將不會看見我再打領帶,(將會是)圓領毛衣。這非常好,可以幫助節約能源,為節能做出貢獻。」
這些法國政壇逸聞背後,折射出法國乃至整個西歐的能源問題。凜冬將至,歐洲是否能有足夠的能源滿足生產與生活需要。
相關領導人的「帶貨」可謂相當成功。在能源危機下,原本很多習慣在暖氣房生活的的歐洲民眾不得不考慮減少能源使用,取而代之採取物理禦寒方式,開始大量採購保暖衣物,更是引發高領毛衣成為熱銷單品。
法國的高領毛衣熱直接觸發中國外貿利好。
服裝是中國對歐洲出口的一大商品。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產品超過320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21%。
主要出口商品包含褲子、毛衫、大衣等。2021年歐盟從中國進口毛衫產品達到43.9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8.9%。2021年法國從中國進口毛衫6.68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4.6%。
在法國高領毛衣熱下,有報道顯示,最近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加厚夾克和高領毛衣的訂單迅速增加,其中高領毛衣搜索量就漲至13倍。
有外貿行業人士表示,早在年初,福建、廣東一些對外貿企業就預測到這波銷售熱潮。「4月就打樣提供樣品拿下單子,5、6月就開始加班加點生產,至少要2-3月的周期,現在進入的話已經來不及了。」
這位人士還透露,除了冬裝,熱銷的禦寒產品還有保暖戶外高筒靴、雪地靴等,今年訂單比較多。
受消息帶動,A股相關概念股有望受到青睐。10月13日,浪莎股份(600137.SH)在互動平台上稱,公司的保暖内衣有出口到歐洲國家,但是出口量不大。
箱包出口大漲
除了服裝利好外,海外旅遊市場恢復,箱包出口也迎來了反彈式增長。
據央視財經報道,今年浙江平湖箱包企業的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現在已經是滿負荷運轉,即便這樣企業的訂單依然排到了明年四月。
據平湖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1至8月,平湖市箱包出口量約2.5億只,自營出口額20.7億元,同比增長60.3%。
另據第一財經報道,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的政策紅利下,相關地區的訂單也在明顯增加。其中,平湖箱包對RCEP國家的出口額在2.9億元,同比增長77.65%,超過整體增速。此外,今年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的訂單增長尤為顯著。
中國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箱包,平湖是全國三大箱包生產基地之一,是「中國旅行箱包之都」,現有箱包企業400多家,產品種類從手提包、袋發展到各類皮包、袋、軟箱、拉桿箱、化妝品箱等上百個品種,主要出口美國、印度、歐盟等80多個國家及地區。
箱包出口量大增再次給行業企業帶來利好。國内主要代工企業有福建祥興、威海金猴、浙江泰普森、泉州子燕、青島捷愛斯、達派(中國)箱包、廣州市斐高箱包等。
除了電熱毯、高領毛衣、箱包外,木柴、森林雜木、木屑顆粒以及小顆木塊等木材同樣成為歐洲抵禦寒冬最要能源之一。
在此之前,財華社引述過海外媒體一篇報道:歐盟為因應俄羅斯近期切斷天然氣供應管道,宣佈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並將持續補貼燒柴相關費用,使得現在木柴、森林雜木、木屑顆粒以及小顆木塊等木材相關周邊,成了現在歐洲最常見使用的能源來源。
目前法國的木柴短缺情況正在加劇。根據當地供應商反映,自6月以來,法國當地木柴價格已經上漲了20%以上。他們警告說,今年冬天不會有足夠的木材(包括木屑顆粒、木柴等)供應到所有人。
不過,在冬天龐大的能源需求驅使下,歐洲大片的森林卻正在遭到砍伐,未來可能面臨消失的命運。
根據《橄榄油時報》(OliveOilTimes)報導,隨著俄烏戰爭情勢加劇,整個歐洲的能源供給轉向使用木材,讓歐洲許多森林被砍伐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像森林原本在芬蘭和愛沙尼亞,被視為是減少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的有利武器,但現在卻因為大量砍伐反倒成為了排放碳的元兇。
結語
不管是伐木取柴,還是政要掀起冬季「毛衣風」,背後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陷入高通脹及能源危機之後,一種「無奈」的抉擇。隨著冬天的到了,氣溫逐漸下降,今年歐洲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風險,來自歐洲各國「十八般武藝」的取暖攻略或會陸續登場,我們拭目以待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