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電力(600995.SH)擬更名「南網儲能」,正式進軍儲能賽道。
有意思的是,文山電力宣佈更名之時,似乎也迎來了「改名換運」,股價一改往日下跌的頹勢,直接上演漲停板的好戲。
截至2022年9月6日收盤,文山電力喜提一字板,漲幅為9.98%,報收17.74元/股,4月27日至今,公司股價累計上漲60%,目前市值為84.89億元。
相關儲能個股也表現不俗,截至收盤,科信技術(300565.SZ)漲停20%,南都電源(300068.SZ)大漲11.75%,鵬輝能源(300438.SZ)漲9.09%。
改頭換面,轉型儲能
最近一年,在「儲能+重組」概念的驅動之下,文山電力成為電力板塊中最受歡迎的股票之一。曾在去年10月創下「十連板」的打板神話,驚豔A股市場。
具體而言,2021年10月15日,文山電力曾發佈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擬剝離原有購售電、電力設計及配售電業務,並與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等值置換。
也正是那時,文山電力復牌錄得連續10個漲停板,股價大幅拉升超150%。
交易完成後,文山電力主營業務將轉變為抽水蓄能、調峰水電和電網側獨立儲能業務的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
2022年5月,文山電力重組方案獲國資委批復。至8月11日,重組獲得證監會的無條件通過批準。
據悉,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為南方電網旗下主要從事儲能業務的公司,主營業務為抽水蓄能、調峰水電和電網側獨立儲能業務,目前已投產運營5座合計裝機容量788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並且擁有2座裝機容量合計192萬千瓦的調峰水電站和投運4座裝機容量合計30MW的電化學儲能電站。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跨越式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裝機量快速增長,由於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的特徵,調峰調頻、儲能等高質量輔助服務將成為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撐。儲能也成為資本追捧的「香饽饽」。
據國家能源局公佈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明確到 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將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將達到1.2億千瓦。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過程中,抽水蓄能發展前景廣闊。
文山電力本次資產重組,未來有望讓公司站上發展風口。重組後,南方電網將是公司的控股股東,但實控人不變,仍是國務院國資委。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重組置出資產最終作價為21億元,而置入資產最終對價156.8億元,堪稱「蛇吞象」式並購。
區域型電力企業
文山電力1997年成立,2004年於上交所上市,控股股東為雲南電網有限公司,持有其30.66%的股份。
公司主要從事購售電、發電、電力設計及配售電業務,負責文山州内文山、硯山、丘北、富寧和西疇等五個市縣的直供電服務,以及對廣西電網百色供電局、廣西德保、那坡兩縣的趸售電服務。
2015至2021年,公司總營收從19.54億元增至21.6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7%。公司屬於區域性發電企業,增長有明顯的天花板。
文山電力歸母淨利潤亦不儘如人意,2021年僅為0.16億元,創近幾年新低,公司2019年淨利潤還是3.32億元。
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能耗雙控等多重因素影響,文山電力的業績下滑明顯,顯現頹勢。2021年公司毛利率僅11.49%。
對比來看,關於此次重組置入資產,南網的調峰調頻公司2021年其營收為47.8億元,同比增速為2.8%,同期歸母淨利潤為9.8億元,同比增速8.4%,規模相比文山電力大了不少。
其中,抽水蓄能的業務營收為33.11億元,佔比近70%,毛利率高達54.41%;剩餘的調峰水電、以及電網側獨立儲能業務佔比則不大。
事實上,這並非文山電力首次啓動資產重組事宜。
早在2015至2016年,文山電力曾籌劃將雲南國際100%股權注入上市公司,並實現借殼上市。不過,該交易以終止收購而告吹。
結語——
總的來看,此次文山電力的騰籠換鳥,有望使得上市公司營收規模、造血能力將顯著提升。多家證券研究機構預測,2022年文山電力淨利潤均值為1.21億元,同比增長超6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重組也是南方電網加速推進資產證券化的重要一環。此前,在2021年,「南網系」旗下的南網能源(003035.SZ)、南網科技(688248.SH)已先後實現上市。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