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概念股反彈延續。
7月20日,潤和軟件(300339.SZ)繼續高開高走,大幅上漲11.03%,2天内漲幅高達33%,目前報收23.45元/股,市值為186.8億元。
在龍頭股的標桿效應下,常山北明,九聯科技、恒為科技、誠邁科技、拓維信息等「鴻蒙概念股」股價紛紛上揚,賺錢效應凸顯。
鴻蒙3.0即將發佈,國產操作系統正當時
消息面,7月18日,華為正式官宣將舉行全場景新品發佈會,屆時將發佈「鴻蒙3.0」及多款智能終端新品。
鴻蒙,也即HarmonyOS,是國產操作系統先進龍頭,鴻蒙OS是華為公司開發的一款基於微内核、耗時10年、4000多名研發人員投入開發、面向5G物聯網、面向全場景的分佈式操作系統。
和安卓、iOS相比,鴻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不僅是一個手機操作系統,更是一個面向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手機、電視、平板、汽車等終端只要搭載鴻蒙系統,軟件在不同平台之間都可以適配,不再需要單獨開發。通信專家項立剛把鴻蒙稱為「下一代操作系統」。
鴻蒙的佈局已經多時。去年的6月2日晚,華為舉辦發佈會,正式發佈新一代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2以及多款搭載該系統的產品,並宣佈「百」款手機設備將陸續啓動鴻蒙操作系統升級。彼時,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手機已經變成面向市場的正式產品。
也正是去年6月份前後,潤和軟件開啓了一輪暴力上漲,從底部算起,總漲幅接近4倍,市場資金瘋狂追捧,並帶領鴻蒙軟件板塊集體暴動。
本次是去年發佈鴻蒙2.0之後又一次重磅升級,剔除了2.0臃腫的部分,在交互設計、多設備互聯互通、性能、用戶關懷等方面帶來提升。據悉首批會有Mate、P系列至少13款機型升級,會進一步提高系統流暢性。截至目前,鴻蒙用戶量已超2億。
除了智能手機外,智能汽車是鴻蒙開辟的「新戰場」。AITO品牌問界M5是首款搭載HarmonyOS智能座艙的汽車。而AITO 品牌旗下第二款新車 AITO 問界M7也於7月正式上市,也將採用鴻蒙OS智能座艙系統。
此外,鴻蒙將更加重視B端應用,有望開啓商業應用新篇章,目前已經擁有大量生態合作夥伴。
其中,潤和軟件成立了開源鴻蒙的創新軍團,將面向金融、能源、地產、家居、教育等行業定制化地開發開源鴻蒙的發行版。這也是為何公司屢屢成為鴻蒙板塊龍頭的重要原因。
營收趨穩,盈利欠佳
雖然潤和軟件的股性活躍,但業績表現卻算不上亮眼。
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59億元,同比增長11.23%;實現歸母淨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5.4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8257.36萬元,同比減少17.69%。
扣非後淨利潤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或是人員規模增加以及薪酬水平提升,導致人力成本增加。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職工薪酬同比增加2.35億元,同比增長17.15%;管理費用為2.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39%。
員工規模擴張,研發投入也在相應增加,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為2.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具體的研發投向包括潤和智能終端鴻蒙版操作系統V1.0項目、IoT&AI人工智能能力平台項目、開源鴻蒙瘦終端開發平台Neptune項目等。
不過,作為項目制軟件公司的弊端,潤和軟件的現金流量情況顯得緊繃,2021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1.46億元,同比減少15.53%;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059.67萬元,同比減少123.73%。
對於潤和軟件的現金回血情況,業内人士表示,新冠疫情反復使得短期軟件企業的收入確認和回款將有所延後,而潤和軟件的客戶覆蓋群體較多,部分中小規模客戶的現金支付有所受阻。
梳理過往,公司利潤表現起伏較大。2019年公司業績「暴雷」,扣非淨利潤巨虧18.24億元,背後的原因和公司曾經巨額並購導致的商譽減值有關。
結語——
潤和軟件曾因「鴻蒙概念股」遭瘋狂炒作,之後留下一地雞毛。自去年7月16日股價高點以來,公司股價持續下挫,截至今年4月末一度下跌超70%,近兩日才錄得較大反彈。
從產業層面看,鴻蒙確實有望引領國產軟件邁向新台階,以鴻蒙為支點,國產軟件有望徹底擺脫對國外基礎軟件的依賴。伴隨整個生態逐步推進,潤和軟件能否在產業鏈中分得一杯羹,值得關注。
不過也有業内人士表示,鴻蒙B端生態的搭建,任重而道遠,短期業績釋放不明顯。
此外,C端生態方面,Android 和 Apple iOS 將保持其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中絕對的領先地位。蘋果的 iOS的保有量將呈現更高的增長。鴻蒙操作系統的初期表現令人鼓舞,但考慮到華為智能手機業務的不斷下滑,鴻蒙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潛力有限。
因此,在這樣分歧聲中,潤和股份股價還能堅挺多久呢?我們且看且行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