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神」巴菲特的旗艦伯克希爾(BRK.US)宣佈,四月初以來陸續加倉個人電腦及打印機供應商惠普(HPQ.US)。
從伯克希爾公佈的文件來看,2022年4月4日至4月6日,已累計買入1113.4萬股惠普,均價介於34.88美元至36.43美元。
Whalewisdom的數據顯示,蘋果公司(AAPL.US)仍是巴菲特的心頭至愛,持股價值1575億美元,相當於蘋果已發行股份數的5.44%(2021年12月31日數據),佔伯克希爾持倉的46.28%。
惠普剛剛進入伯克希爾的投資組合就已成為第11大持倉股,僅次於能源股雪佛龍(OVX.US)和西方石油(OXY.US),持倉量為1.21億股,價值42.22億美元,在伯克希爾美股投資組合的佔比為1.24%。
不過,相對於市值僅422億美元的惠普來說,伯克希爾的持倉已相當於其已發行股份數的11.4825%。因此,在發佈有關公告後,惠普的股價大漲14.75%,至40.06美元。換言之一日之内,股神就賺了6.23億美元。
蘋果在2016年第1季進入伯克希爾投資組合的時候,均價只有37.32美元,與現在的172.14美元簡直天差地别。那麽惠普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蘋果?我們不妨來逐一分析伯克希爾可能看上惠普的理由。
盈利能力優於同行
惠普為全球領先的個人電腦及周邊設備、圖像和打印產品,以及關聯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主要面向消費者、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包括公共事業單位、健康和教育機構客戶。
該公司有三個呈報部門:個人係統、打印和企業投資。
個人係統分部提供個人電腦、工作站、客戶終端機、商用移動設備、POS(銷售終端)係統、顯示器和周邊設備、軟件、支持與服務等,競爭對手包括聯想、戴爾、華為、Acer(宏基)、華碩、蘋果、東芝、微軟和三星等。
打印分部提供消費者用和商業用打印機硬件、耗材和解決方案,競爭對手包括佳能、利盟國際、施樂、精工愛普生、理光和兄弟工業株式會社。
企業投資包括HP Labs(惠普實驗室)和特定的商業孵化及投資項目。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的12個月,惠普的個人係統收入同比增長13.21%,至449.52億美元,佔總收入的69.29%;而打印機業務收入則按年增長10.88%,至199.15億美元,佔總收入的30.70%。
相對來說,打印機業務的經營利潤率要優於個人係統,前者截至2022年1月末12個月的經營利潤率為7.34%,後者為17.66%。
惠普主要採用外包生產,也就是說自己不生產,交給外部的廠商生產,這也是目前眾多辦公設備和個人電腦品牌的經營模式。
就個人係統業務而言,惠普的經營利潤率要優於戴爾(DELL.US)的4.60%,所以在加入利潤率較高的打印機業務後,惠普的整體經營利潤率達到了8.23%。
從下表可見,惠普的研發投入相對規模稍微高於戴爾,但營銷和行政效率優於戴爾,這是其經營利潤率更為理想的原因。
就打印機而言,佳能(CAJ.US)截至2021年末12個月的經營利潤率為8.02%,遠低於惠普的打印機業務經營利潤率17.66%,從下表數據可以看出,佳能的營銷及行政投入巨大,佔了總收入的30.13%,研發佔比也達到了8.18%,遠高於惠普的整體投入,這或是其盈利能力較低的原因。
從數據比較可得,不論是對標個人電腦的同行戴爾還是打印機業務競爭對手佳能,惠普的盈利能力都更為優越。
而且估值相對同行低,見下表,雖然惠普的盈利能力更為優勝,但市盈率估值要低於戴爾和佳能。
輕資產經營模式讓惠普更靈活
惠普主要通過外包生產其設計的產品,以節省時間和提供更佳的成本效率,而且該公司能夠通過多個外包商來確保供應鏈的靈活性。
這種方式的優勢是輕資產經營,惠普不需要購置工廠設備等耗資甚巨、佔用大量資源的資產,也無需僱佣大批工人確保生產流程順暢,這就節省了大筆經營支出和資本支出。
而且能夠通過JIT(Just In Time)模式將庫存壓力轉移給供應商,降低相應的運營成本和潛在風險,也能為其釋放龐大的流動性(將在下文提到)。
截至2022年1月31日,惠普的資產總值只有389.12億美元,卻能產生收入648.68億美元,也就是說每1元資產的投入就能產生一年1.67美元的收入。
其資產當中,物業和設備的資產總值僅為26.19億美元,比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低,相當於總資產的6.73%,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佔比都達到8.72%。現金資產能產生利息收入,而物業和設備等損耗型資產一般僅產生維護成本,這就是重資產和輕資產的優劣勢區别。
向供應商或債權人借流動性
正如前文所述,外判模式讓惠普免卻了持有大量庫存的煩惱。
截至2021年10月末,惠普的存貨周轉期為53天,應收賬周轉日為30天,也就是說,平均53天賣出產品,30天收到貨款,合共83天。
但惠普對供應商明顯具有強大的議價力,應付賬周轉期達到108天,也就是說,惠普有108天的付款寬限期,收到貨款發了貨之後還可以多緩個25天再付款給供應商,這無疑為它提供多25天的資金使用期,擁有更大的資金調用靈活性。
龐大的應付賬款正是其負債較高的原因,所以惠普的股東應佔權益為負數,但這並非其財務狀況不理想,而只是因為它擁有較長的付款期,意味著惠普有能力用供應商/債權人所提供的延長貨款期限為其爭取到財務靈活性,用以回饋股東——儘管其股東應佔權益為負數。
回購力度甚至優於蘋果
產業和財務優勢讓惠普騰出空來回饋股東。
截至10月末的2021財年,惠普向股東回饋72億美元,相當於其當前市值422億美元的17.1%,包括63億美元股份回購和9億美元現金股息。截至2021年10月31日,惠普還有64億美元的回購授權額度,該公司表示將繼續在2022財年回購至少40億美元股份,這相當於其當前市值的10%。
一直以來,惠普在派息和回購股份方面都不遺餘力,見下表。
或許,這正是精於算計投資回報的伯克希爾選擇惠普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9月25日,蘋果回購了859.71億美元股份,支付了144.67億美元股息,合共1004.38億美元,相當於其當前市值的3.58%。
而在2021年12月25日,蘋果授權了一項3150億美元的普通股回購計劃,到2021年12月25日,已使用了2745億美元的額度,相當於其當前市值28092億美元9.77%。
也就是說,若蘋果完成回購計劃並注銷股份,其現有股東的權益或可提升9.77%。惠普的道理一樣,股息加回購(假設注銷),惠普可為股東帶來17%以上的權益升級。
當然,從創新力、盈利能力來看,惠普與蘋果相距甚遠,而且就個人係統產品和打印機的置換需求來看,未必比得上蘋果產品快速叠代所帶來的需求驅動來得利落。但是惠普的優勢勝在完善而成熟的產業鏈,優越的議價力,這為其回饋股東提供了底氣,尤其在美國收緊貨幣政策之時,資金成本增加,惠普所得到的利息價值也更具吸引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