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防控形勢發生改變,抗原檢測將成補充手段。3月11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放開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國内新冠檢測市場迎來新的增長藍海。目前獲批上市的有南京諾唯贊(688105.SH)等10家新冠抗原產品,未來不乏將有更多新冠抗原自測產品上市。
新冠抗原居家自測放開,多家企業「榜上有名」
3月11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方案》提到,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
緊接著,3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佈通告,批準南京諾唯贊(688105.SH)、北京金沃夫、深圳華大因源、廣州萬孚生物(300482.SZ)、北京華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產品自測應用申請變更,五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緊接著,國家藥監局又批準5家新冠抗原產品的注冊申請,分别為萬泰生物(603392.SH)、熱景生物(688068.SH)、天津博奧賽斯生物、重慶明道捷測生物和北京樂普診斷。
自此,國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作為防疫的新策略,抗原自測政策放開,也為以萬孚生物為代表的生物科技企業打開增量市場。
當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常態化趨勢改變了防疫趨勢,以抗原檢測為代表的家、庭自測診斷刷新了傳統的診斷理念,提升了分級診療的效率。如何理解抗原?和我們一直採用的核算檢測有什麽區别?
對此,上海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
兩類檢測對比,抗原檢測更簡單方便,可以在家自測或者條件差一點的醫院進行,核酸檢測需要專業儀器,時間較長,結果也會更準一些,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但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用於篩查,因其快速便捷等優點,可以加快封控地區的居民大規模篩查速度,降低政府疫情防控成本,縮短相關疫情區域的隔離時間。
參考海外市場銷售情況,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出口714億元,國内抗原市場空間令人關注。目前抗原檢測產品價格、滲透率還有一定不確定性,據華西證券研報顯示,萬孚生物新冠檢測試劑在聯盟地區集團帶量採購的產品中標價為16.8元,疊加國内潛在龐大自測人群,因此在國内具有潛在的藍海空間。
抗原檢測新藍海,哪些企業受益?
國内放開新冠抗原檢測市場,產業鏈企業受益多多。光大證券認為,可以重點關注三方面的機會,第一,產業鏈上遊抗原抗體、NC膜及包材輔料等企業;第二,產品質量優秀、產能充足、獲批進度靠前的檢測企業;第三,C端合作藥店。
從中遊已獲批企業看,有萬孚生物、深圳華大因源(華大基因)、諾唯贊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而北京金沃夫和北京華科泰生物尚未上市,不過北京華科泰生物曾於2019年擬在創業板IPO。
抗原檢測放開後,包括上述企業在内的相關概念股漲勢喜人。其中萬孚生物股票於3月11日以20%的漲幅位居相關概念板塊之首。
早在2020年11月,萬孚生物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就獲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過,成為我國首次批準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檢測時間在20分鍾之内。
目前該產品已經在海外陸續通過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盧森堡、奧地利等國認證,並於2021年6月初取得歐盟CE認證,實現銷售收入,其中因為德國自測市場開放較早,公司在德國實現的新冠銷售收入佔比最大。
另一家科研試劑龍頭諾唯贊也有抗原產品獲批上市。公司對標行業巨頭賽默飛,市場競爭力不小,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的統計數據,在我國分子類生物試劑市場中,2020年公司佔有約4.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國際領先企業賽默飛、凱傑、寶生物、BioRad合計佔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
在新冠業務領域,諾唯贊主要提供新冠核酸檢測的酶原料以及新冠抗體/抗原檢測試劑盒,其中,新冠核酸檢測酶原料產品主要為公司生物試劑產品中的PCR係列、qPCR係列和逆轉錄係列。
之前,公司抗體/抗原試劑盒以海外出口為主,已取得所需的海外注冊準入,但隨著國内市場放開,公司有望獲得先發優勢。此外,公司還有一部分疫苗臨床CRO服務,承接了國家幾個新冠疫苗的臨床評價工作,曾參與康希諾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臨床2b細胞免疫評價試驗等。
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北京金沃夫生物卻頻頻上熱搜。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乳膠法)也已經於2021年11月獲批。公司人氣較旺的原因,或在於抗原產品取得先發優勢,據公開報道,金沃夫已經與國藥控股旗下國大藥房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其新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即將在國大藥房門店線下銷售,顧客也可在國大藥房關愛+小程序及美團、餓了麽等線上平台預訂購買。
新冠產品價格下降,抗原檢測成新增量
雖然國内剛剛開放抗原檢測市場,千億市場值得期待。不過鑒於國内很多企業早已未雨綢缪,手握抗原檢測產品。此外,防疫講究實效,在首批十家企業產品上市後,或將有更多企業上市。
據西南證券的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以德國為例,目前獲得德國藥監批準家用自測新冠抗原有43個批文,其中中國34個(企業30家)。
像迪安診斷、聖湘生物、明德生物、萬泰生物、東方生物、亞輝龍、熱景生物、九安醫療等數十家企業也均具備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在講究防疫效率前提下,將有更多企業產品獲批,抗原檢測市場競爭也不小。
例如,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要求各省降低公立醫院檢測價格,單人單檢每人份不超過40元,多人混檢每人份不超過10元。受醫療器械集中採購政策實施、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等因素影響,2021年部分企業出現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情況。
諾唯贊對新冠檢測相關原料與終端產品出廠價進行適度下調,致使2021年新冠相關業務(包括診斷原料及終端檢測試劑)的銷售收入實現約11.46億元,相對2020年度同期下降約3%。
但綜合來看,隨著國内開啓抗原檢測,作為被首批獲得市場準入的企業,十家企業抗原產品有望取得先發優勢,成為對衝新冠檢測產品價格下降的新增量,提振增速下滑的新冠板塊業績。
李瑩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